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作文教学中批改和评讲是极其重要的。具体而有效、得法而有创造性的评语 ,可提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下面仅就作文评语的艺术性 ,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用艺术的评语批改作文 ,本身就是一次作文教学指导。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大教学论》的副标题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通的艺术”。教学方法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成的。在作文教学中 ,运用艺术的评语评改作文 ,一改过去“语言通顺 ,结构完整 ,中心突出”的评语模式 ,采用简洁、艺术的评语 ,指导启发 ,其实也是教师在向学生作示范 ,如观察…  相似文献   

2.
1.用第二人称写评语心理学中有一种“自己人”效应,它告诉我们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或评价,你必须与对方保持“同体观”关系。作文评语用“你”字开头,放下“架子”,与学生处在同一位置上。2.倡导谈心式人文化评语对于学生习作中的问题,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作文评语中说教者的形象,用商量、询问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平等、耐心的心灵交流,让学生在充满人性化的氛围中感受教师对他的关爱,引起对问题的思考,求得上进。3.评语不能太笼统,要具体化“不够具体”“不够生动”“中心不够突出”等空洞、放之四海皆用的程式化批注,使…  相似文献   

3.
学生互写作文评语 ,既是一项语文实践活动 ,同时也是学生交流思想感情的形式。学生由互相评改作文进而可以达到心灵的沟通。因此 ,学生互评作文不仅是写作能力的训练 ,而且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指导学生互评作文要把握好两个层面。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不正确 ,书写格式不妥当 ,均属技术性层面 ,教师对此项批改应有严格细致的规定。笔者每次把作文本发下去 ,即要求学生改好这一层面的内容 ,并作好批注。批注一般要写一年 ,以引起学生对最基础的知识的持久的注意。写评语 ,是作文互评的第二个层面。我对学生写作文评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评…  相似文献   

4.
《河北教育》2007,(12):11-12
案例中两个教师的评改,呈现出了作文评改“从老到新”的实际走向:由精批细改型(教师2评语)到鼓励性作文评语型(教师评语)。两者各有所短,前者由于“专业术语”多,有固定的套路,评语大而空,学生不喜欢看;后者对学生的“表扬”多,学生很喜欢,但这样的评语和作文本身并无多大关系,除了鼓励外对提高其作文水平没有实质性的帮助。那么,如何才能使作文评改既让教师省时省力,又能行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提高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提倡”出发去探索科学而实用的评改方法,从而夯实习作评改之路。  相似文献   

5.
有些教师不爱写作文评语,认为作文是“写”出来的,而不是“评”出来的,若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来讲,也不无道理。可是,没有评语,作文的优劣表现在哪里?再者,每次只给个分数,对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无影响?集体的评讲能完全代替个体的指导吗?作文评语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那么怎样写好作文评语呢?一、尊重、宽容,评出希望学生的习作无论好坏,都是他们辛劳的结晶,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特别是那些所谓的“跑题”之作,更不能一棍打死,一律示以零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则能改,善莫大焉”,也许这个错误的纠正需要很长时间,若以宽容之心去鼓励,也…  相似文献   

6.
“多就少改”是目前批改作文所遵循的重要原则。《汉语大字典》对“就”的解释是:“迁就,依从。”“改”在这里不仅指狭义上的修改,还包括广义上的批注、评语。其含义是教师批改作文时要尽可能少改,最大程度尊重学生的原作。人们普遍认为,改得多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相反,多鼓励、肯定、赞赏则能调动积极性,激发兴趣。正因为这样,“多就少改”被许多语文教学论著所采用,成为教师批改作文所遵循的重要原则,很少受到怀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种颇具新意的《小学生素质综合报告册》(以下简称《报告册》)正迅速在许多学校推广使用,与传统的《小学生成绩通知书》比较,《报告册》有众多改革之处,用“班主任寄语”取代“班主任评语”,即是其中一个耀眼的亮点。“班主任寄语”乃是对“班主任评语”的继承和发展,由“评语”到“寄语”,虽只一字之变,但却堪称点睛之笔。一般而言,“评语”只注重学生的过去,是班主任以旁观者的身分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所作的主观性裁判;“寄语”则着眼于学生将来,是教师对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期待与厚望;“评语”重点在评;“寄语”目的…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不仅要重视作前的审题指导,更要重视作后评改。以前我搞作文教学,常为作文批改犯愁,每次作文交上来,都要逐本一字一句修改,批阅一次要耗费大量时间,但收获甚微。究其原因,一是在作文讲评课上,只把少数有代表性的作文用以范读、评讲,可大部分学生对此则漠不关心,有的甚至连自己作文中老师的修改、评语不看一眼就装进书包。二是近几年诸如《小学同步作文》、《作文精选》、《小学优秀作文选》等名目繁多的“范文”随处可见,学生抄袭作文现象严重。而作文评讲课上,教师往往只给那些“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作文唱赞歌,绝大部分学生则“望…  相似文献   

9.
给学生作文下评语,是每位语文教师份内的事。但长期以来,作文评语程序化、公式化,如“文章构思新颖,选材详略恰当,语言生动流畅,主题鲜明突出”等,外加上“但是……”如此评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评语是教师批改作文后写下来的评论,是教师对学生作文从内容到形式作出的整体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就一篇作文所进行的心理沟通,也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呼唤。可是长期以来,很多语文教师只把眼睛盯在作文评改方式上,如学生互评,教师阅评等,而对作文评语的内容则重视研究得不够,致使一些诸如“中心不突出”、“内容不具体”等空洞,程式化的评语得以长期出现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可想而知,这种千篇一律、学生读之生厌的评语,能对学生作文起到多大作用?那么,如何写作文评语呢?我的做法是:一、带一点商榷。所谓商榷就是要求教师用启发的方式和…  相似文献   

11.
教师费好大的劲为学生作文写的评语,学生却很少看,这也是不能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为什么对教师的评语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或夸奖过头,或指责过多,或评语笼统不明等。那么如何写好作文评语,使之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一、写评语要讲艺术  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较成功的作文,往往夸奖过头。如“词汇丰富”、“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情节动人”……这些夸奖之词如多次重现,毫无新意,学生反生厌烦之感,当然不会认真对待。另一方面,对较差的作文,教师往往责怪过多。如…  相似文献   

12.
张志智 《时代教育》2006,(12):120-120
作文评改历来是教育工作者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小学生作文自评自改是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一条好路子,它打破了传统作文评改模式,取代了教师“全批全改”的全承包制度,有利于改变学生“坐等分数、读评语、听讲评”的被列习惯,能唤起、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批改能力和写作水评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3.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是沟通学生写作和教师讲评的关节。作文批改得法,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情感,快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一、针对性。是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对需要说明的问题用直观规范的符号标注明了,或在眉批、总批中直接鲜明地指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的明确作文中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如给作文能力差的学生评改作文时,评语要轻评重改,要浅显易懂;而对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评语要轻改重评,要有启发性。既要负责任,又要“不负责任”。对一些“琐屑问题”,随着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他们会逐渐自己克服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2008,(5):64-64
2008年2月22目的《中国教育报》刊发了上海师范大学李白坚教授的《快乐大作文:学生在体验中亲历生活》一文。文章提出“前作文”和“后作文”的概念,认为,自古及今,教师习惯奉行的一直是学生开始提笔之“后”的作文教学,即出题后的审题、口头或书面批改、作文评讲。  相似文献   

15.
作文评价是围绕一定的目标要素,用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习作效果进行评判的过程,是对学生作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一环,是作文指导的延续和探索,是作文批改的巩固和提高。因此,教师必须重视作文的评价工作,当好“事后诸葛亮”。评价如果是用文字评价的叫评语,用语言评价的叫评讲。无论是评语还是评讲,都要注意一定的方式方略,才能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杨启锋 《山东教育》2014,(10):35-35
作文评语是师生进行写作沟通和交流的重要载体。但现行的作文评语专注于学生习作结果等级的呈现,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没有充分向学生开放,被封闭起来,进而疏远了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距离。很多语文教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给学生作文下的评语,常常被学生“熟视无睹”,甚至看也不看。只能躺在习作里“睡大觉”,孩子们也无法从评语中获取写作的“养分”,导致作文评价的作用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老师普遍都有这样一种感受:教学任务重,作文批改累,分身乏术。多数学生对老师呕心沥血、精批细改的作文并不“领情”,只粗略看看分数和评语就闲置一旁,只有少数学生会仔细揣摩和领会评语,或者更少学生能根据评语修改重写。诚如叶圣陶先生曾痛心地说:“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这可以说是对传统作文教学弊端的深刻反思。困则思变,窘则求法。其实,做一个懒教师,学会放手,组建学习小组,倡导互评式作文教学,未尝不是一个策略。许多可贵经验告诉我们,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评、互评作文,有序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探索作文教学的一条有益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生“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我们倡导小组型互评式作文教学,以此促进作文教学实效提高。  相似文献   

18.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从内容到形式作出的整体评价,是师生就作文所进行的心理沟通,也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呼唤。初中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他们不喜欢教师那种盛气凌人的说教,希望和老师平等地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如果教师能“俯下身子”和学生交流,他们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在写作文评语时,要尽量将情感因素融入其中,写出有情感、有指导性的评语。一、重视作文评语的鼓励性作用好的评语如一把钥匙,将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写些鼓励性评语,这样会感染学生,使之努力向上并带来新…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题目教师出,文章教师批,优劣教师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借学生的手,书教师之心”,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自主精神被遏制。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保守的、教条的作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是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写评语也有一个“文道结合”的问题,不能重“文”轻“道”。而通常我们写评语,往往只注重篇章结构、语修逻文,而容易疏忽评语的德育功能。我认为,作文评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方面,要富含能激发学生开拓的思路之动力,这种动力可以是出自学生的写作内容,经教师强化和渲染后反馈回去;另一方面,要力求做到笔蕴真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文评语的德育功能。怎样充分发挥作文评语的德育功能呢?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