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明白如画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所选教学形式要积极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让学生有所得。为此,我积极倡导课前自主预习既定目标,课堂上以达成预习目标为主抓手,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的教学方式。真正落实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学辩式"课堂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学中,要注重预习,让学生先学后辩;要让学生研读课文,在疑中生辩;教师要恰当点拨,让学生在辩中深究。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3.
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开启"学的课堂"的钥匙,推行预习导学,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就是把语文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课前抢跑,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兴趣十足,学生带着收获进课堂,效率很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参与者、体验者和收获者。  相似文献   

4.
精讲·多学     
"语文课堂如何不拽着学生走"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永恒目标。这个目标是语文课堂的正向指引,也是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的有效体现。其实质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我的地盘我做主"。要实现不拽着学生走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精讲",引导学生"多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学生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而且对激发语文课堂活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注意对学生预习环节的指导,并做好检查督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只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我们就一定能做到减负增效,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如何激活小学语文课堂合作探究的主动性,是我这几年来一直研究的一项课题。这期间,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于是这几年来,我抓住“做”,将激活小学语文课堂合作探究主动性,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践行,逐步形成了语文课堂的第一步——预习交流与检测。那么如何走好这第一步,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呢?鼓励自主预习,落实交流检测,让预习有效是关键。鼓励自主预习,让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预习方法,养成自觉自主的预习习惯;落实交流检测,让学生的预习成果得以在课堂呈现,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只有有效预习,让学生先自己去收集积累、去探索发现,这样语文课堂的“教”与“学”才能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8.
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只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我们就一定能做到减负增效,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倡导"在自我预习基础上,鼓励互动交流"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了语文教学主体性和开放性理念,彰显了对学生语文认知学习需求的尊重与建构多元化学习模式的有效融合。让语文课堂动起来,关键要给学生搭建自由表演的舞台,让他们在自由探学和积极表达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出万紫千红的绚丽"花朵"。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积蓄"质疑"学生作为阅读的"旁观者"不能知晓文字的言外之意是正常的。所以,透过静态教材文  相似文献   

10.
巧用"五学"(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而且能让学生会学、乐学,能让学生真正"学进去"并且能够"讲出来"。正如中国著名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巧用"五学",学生自主预习、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逐渐养成,课堂上学得轻松、愉快,提高了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了"要我学"为"我要学";巧用"五学",学生学得扎实,学得透彻,产生了良好效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阅读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王晓媚 《陕西教育》2011,(10):55-55
在教学中我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老师。我不喜欢语文。”“老师,我不爱上语文课。”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使学生从心底喜欢学语文呢  相似文献   

12.
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伴随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现在的教育理念也不同于之前,要求让学生重视预习,在学生全面预习之后,教师再开展全面教学。在此种教学方式下,会构建全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思维,教师应该真正着眼于“学”,着力于“让”,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策略一:预习三件事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注意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强调,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的表演,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建构的一种学习活动。因此,"预习三件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让学生在上课前对要学习的课文做好预习和准备,这是开展良好语文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策略一:预习三件事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注意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强调,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的表演,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建构的一种学习活动。因此,预习三件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让课堂真正走向高效?有人认为是老师学会放手,学会退后,让学于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同时顺学而导。这是以“让学”为主旨的教学思考,无疑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发挥其积极的价值。但同时,课堂教学形式是丰富的,教学过程本身也充满动态性和未知性,笔者以为,高效的课堂除了要“让学”,还要“为学”,这才能发挥教学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8.
徐金琪 《考试周刊》2011,(13):56-57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只有"让学",才能为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阅读创造机会和平台。只有"语感"没有"让学"只能是"假语感",只有真正的"让学",才能让语感教学回归本真,语文课堂才能有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9.
预习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组织教学至关重要的前期铺垫。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必先燃起预习之火。教师可运用负载问题的预习方式、提出问题的预习方式、亲临场景的预习方式,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教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预习指导]自主选择顺学而导学生的发展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生的,课堂教学要找到学生发展的"基点"。要掌握学生的"已知",了解学生的"欲知"。而让学生发展起点清晰化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预习"——真正的教学应该从"预习"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