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自从2000年苏浙吉三省高考首次实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以来,文科综合卷在高考改革进程中至今已经走过了五个春秋,并被大部分省市采用。笔者拟对近五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中的历史选择题进行一番比较,谈谈近五年来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的命制变化特征,以及对高三历史备考复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2003年秋季高考,除辽宁、江苏外,全国其余省、市、区均继续采用本地区2002年秋季“3+X”高考选用的科目设置方案。北京、上海各自自主命题,其中北京实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上海在自主命题、选用“3+文理大综合+1”模式的同时,为满足部分考生的特殊需要还开考了高考全国卷“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高考全国卷“3+文理大综合”;广东、河南继续采用“3+大综合+1”;广西2003年高考是在2002年该自治区高考科目组合的基础上略有调整。除以上省、市、区外,全国其余省、市、自治区均实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高考模式。本文试以2003…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今年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深入进行,除港、澳、台之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今年都实施了“3 x”改革方案,其中广东、河南、广西、江苏、上海实施“3 文理综合”模式,北京、河北、湖北等26个省、市、自治区实施高考全国卷“3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因此全国卷“3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使用人数最多,影响最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对2 0 0 3年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简称“中考”)综合文科卷的历史试题作案例分析,同时针对综合文科卷及其历史试题的整体状况作简要评述,以供参考。不当之处,祈望指正。一、试卷概况与特征从手头资料看,2 0 0 3年中考的综合文科试卷来自全国2 4个命题单位,涉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四川、贵州、吉林、青海等9省,其中省级试卷2份,地区级2 2份(可参见表一)。无论从所涉省份还是采样数量来说,都超出了2 0 0 2年(7省、1 8份)。综合文科卷及其历史试题的基本状况和特征是:1 .文科合卷是主流目前的综合文科试卷本质上仍是文科…  相似文献   

5.
闽、皖、辽、浙四省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除辽宁省采用全国新课标卷外,其余三省均为自主命题。纵观四卷,题型结构稳定,考点分布合理,整体难度适中。试卷沿袭了往年高考地理命题的基本特色,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较好地落实了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相似文献   

6.
充分肯定世界上各种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重视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是近几年历史高考的显著特色。如2004年全国卷Ⅳ文科综合“历史上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主题选择题(16—19题),上海历史高考卷37“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题;2005年全国卷Ⅲ文科综合“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经常见到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主题选择题(12—15题),北京文科综合卷“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主题选择题(12—14题);2006年全国卷Ⅰ文科综合37“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题(详见后面相关例题)都体现了这一点。这样的命题思路跟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讲的精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中国考试》2000,(8):8-41
本期刊登的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包括:"3 2"考试全国卷8科,"3 2"考试形式中按照新课程命题的试卷7科(英语使用全国卷);参加"3 X"考试改革的浙江、江苏、吉林3省的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试卷、山西省按新课程命题的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试卷共4份(上述4省的语、数、外分别与"3 2"中的语、数、外卷相同);广东省的文、理跨学科大综合1份,共计试卷20份。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了。教育改革、考试改革在过去的一年里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即将进入高三学习的同学和教师尤为关注在这个大背景下制作的近5套全国统一考试试卷,是很正常的。在这里,我们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套汇编起来,既为方便您查阅、参考,使您对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所带来的高考试卷变化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是为了您更方便的使用这本杂志。因为在此后的各期里,我们将有针对性地、重点对2000年试题、试卷作分析、研究、辅导、指导。明年初,我们还将及时刊登2001年春季高考试卷、2001年全国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题,为您随时了解有关信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一、2005年高考试题(湖南卷)之欣赏 2005年的湖南卷。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四种(其中数学含文史和理工农医二种)由全省统一命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采用全国统一考试题.纵观2005年高考试题(湖南卷),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在2001年的文科综合卷中,第38题无论是命题特点,还是考生答题的典型失误,无一不给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以诸多的启示。本文试以江苏等省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及江苏省考生的答题为例,就有关内容作一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全国共有16个省份实行新课程高考,与历史相关的有8套文综卷、3套历史卷和1套大综合卷。其中黑龙江、吉林、宁夏、辽宁、陕西和湖南六省使用新课程全国卷(以下简称全国卷),北京、山东、广东、天津、安徽、福建、浙江都是地方命题的文综卷。此外上海、海南和江苏各有一套历史卷。上海还有一套文理科综合卷。  相似文献   

11.
王叶军 《历史学习》2003,(10):26-28
历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有“一幅古代到现实高度浓缩的历史画卷”之美誉,其“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弘扬时代主旋律,凸现活的历史教育”、“强调学以致用,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命题理念、命题的角度与技术乃至于命题的知识载体都起到了引领全国高考与中学历史教育的潮流。纵览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第37题(长城题)借鉴了2001年上海卷37题(燕王夫人墓题)和2002年上海卷28题(秦砖·汉瓦与东汉·画像石题)而且与2003年上海卷第28题(唐代妇女三彩陶俑照片)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上海高考卷的特色。其一,命题立意现代化1.以考…  相似文献   

12.
“芒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在“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变革中,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出乎老师和考生意料。这体现了高考命题反猜题,考能力,回归历史学科本来面目的特点,跟平时模拟试题大量考热点问题路数大不一样,热点很少涉及,或是隐性涉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王如辉 《中学文科》2005,(10):51-51
2005年全国高考已结束,翻看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黑龙江、吉林、广西卷),我们发现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与“3+2”历史单科考试相比较,文科综合卷历史学科的试题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从命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看,高考文科综合命题均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另一方面,从命题的内容和形式看,综合卷考查的知识,不再顾及知识考查的覆盖面。据统计:综合卷中实际考查的一级标题的覆盖率仅为44%,  相似文献   

15.
一、试题内容比较分析 目前,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多采用政治、历史、地理三门课程合卷考试的方式。本文所比较的6个省市地理课程没有采取单独命题构成一张完整地理试卷,都是采用文综合卷。地理试卷分值均为100分,其中除辽宁省用全国新课标卷外,其它五个省份都是自主命题。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是一门依据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并借助教学材料阐释历史概念(包含历史人物、历史观象)及历史发展阶段的人文基础学科.历史阐释就是学生运用多种技能和思维形式解释历史概念的过程,它是中学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说到底就是由历史概念体系构成的.因此,历史概念教学作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越来越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如2001年文科综合卷中的"宋代教育"、"兼容并包"、"门户开放"等;2002年文科综合卷中的"欧洲联盟"、"联合国"、"工业革命"、"丝绸之路"、"<清明上河图>"等.实践证明,没有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及灵活运用,是难以达到高考要求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由政治、历史、地理“三分天下”,其中第一卷为客观性的选择题,第二卷以主观性的材料型问答题为主。考后,据师生反映及阅卷情况看,文科综合题较难,体现了选择性考试试题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的宗旨。江苏省文科综合阅卷点千份试卷抽样调查的结果是:  相似文献   

18.
2000年科综合卷是中国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产物,撩开其神秘的面纱后,好评如潮,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特别是历史试题,我认为它代表着当今历史试题的最高水平,至少也是第一流的。然而它毕竟只是我国高考改革中的一个新的起点,研究它并对它提点建议,对2001年科综合卷历史试题做点变化上的预测,可能会对广大的教师、学生,甚至是命题工作、历史教学有点帮助。  相似文献   

19.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简称理综卷)共有两套全国卷,其中卷一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等使用,卷二供山东、河南等省使用。现对这两套试卷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夏季高考有11个省市自行组织命题。这样,北京、天津、湘鄂渝、江苏等省市文科综合卷纷纷“粉墨登场”,进一步打破了全国高考使用一张试卷的格局,可谓“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本文试就这些试题(不包括上海高考历史卷)作一综合简要分析,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