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动态·资讯     
《新闻界》2004,(6)
把舆论监督作为权力运行机制重要建设内容中央提出10条意见继舆论监督作为党内监督的一种正式形式在《党内监督条例》中高调推出后,中央有关主管部门正在加紧调研,征集多方面意见,探讨如何开展舆论监督性报道。中央要求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在十六大报告中已有明确的表述。把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写进统一全党意志的纲领性文件中,体现了中央对舆论监督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又体现在两届政府的两个《政府工作报告》中,上届政府在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支持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作为我国目前四大监督机制(其他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党风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文明、富强、民主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舆论监督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单位的重要职责,有没有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搞得好不好,是检验一个新闻单位有没有战斗力,有没有权威性的重要标志。作为新闻单位,开展正常的和正确的舆论监督,是其神圣的职责,是新闻工作的属性决定的,理应得到各级党委、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欢迎。  相似文献   

3.
依法开展新闻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的使命和功能之一。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指出:"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述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时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强调了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并为新闻单位开展舆论监督指明了方向。实践告诉我们,正确实施舆论监督,必须增强大局观念,从维护大局稳定、推动大局工作  相似文献   

5.
赵浩嵩 《视听界》2012,(5):92-94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权力制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正确认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和作用(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社会监测和社会控制职能。新闻舆论监督反映时弊,反映公众对问题、事态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我国,作为权力制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可见我们党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新闻监督是舆论监督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在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中,新闻记者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坚持"帮忙不添乱"的原则,注意策略和方法,讲究批评艺术。  相似文献   

8.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权力制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9.
邱玮 《视听纵横》2001,(4):21-21
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的基本功能之一,正确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舆论单位和新闻工作的崇高职责和神圣权利。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我们党和国家整个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职业化的舆论监督,通过新闻传播者以新闻的形式将社会舆论在新闻媒介上代言出来,它构成了目前舆论监督的主体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今天,批评人民群众和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现象.揭露少数党政机关及个别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已成为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任务。那么,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就在于这种批评,这种揭露吗?就笔者看来.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更在于批评和揭露的同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引导是新闻舆论监督的起落点,起…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开展舆论监督存在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监督,已逐步成为我国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形式。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十分重视。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12.
郅琳 《新闻采编》2006,(2):24-26
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不仅与党内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一起,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而且是几大监督中最特殊的一种监督形式。它不具有司法监督中所具有的强制力和约束力,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又是一种最具威力的监督;它不象党内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那样特定化、具体化,但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和民主监督一样是一种软监督,但它本质上是群众监督。它具有其他监督手段不具备的特点,有着别的监督手段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能发挥的作用。新闻媒体通过正当舆论监督,把一…  相似文献   

13.
主旋律宣传中的舆论监督包廷怀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开展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职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同志往往将...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能,作为现阶段对社会运行中偏差行为的一种制衡与纠错机制,以其显著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我国的改革进程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新闻媒介,作为舆论监督不可或缺的“利器”,在目前中央领导大力支持、普通群众寄予厚望的良好外部环境中,更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一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5.
岳有仁 《视听界》2000,(2):24-24,30
一段时间来,中央几位主要领导先后视察了有关新闻单位,对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视和寄予的厚望。在实行舆论监督的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有针砭时弊、鞭挞丑恶的勇气和激情,还要有维护党和政府形象、遵循新闻规律所需的责任和理性。要使这两者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须注意把握好五个问题: 1.把握好导向。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利的制约机制。——把党内监督、法  相似文献   

16.
今年,新闻舆论监督环境发生了可喜的改变:一是深圳市已将法规草案《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列入人大立法规划,其中为发挥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特别规定了新闻单位记者进行舆论监督的四项具体权利: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人身安全保障权,并规定任何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无过错合理怀疑权对新闻记者是一项新的权利,是舆论监督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一旦该条例通过,必将对全国立法产生深远影响,从更高层次法律上确立舆论监督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法制环境。二是通过了《党内监督条例》,这是一部党内大法,它规定:每个党员都必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要同任何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作斗争。《党内监督条例》赋予舆论监督以特有的地位,正式载明: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  相似文献   

17.
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是中宣部确定的今年新闻宣传工作的三大工程。 正确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旨在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是新闻界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党的新闻媒体增强权威性和吸引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由于正确的舆论监督工作发挥了扶正祛邪、扬善抑恶的积极作用,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受到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现阶段,作为权力制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就我国现阶段而言,舆论监督存在疲软乏力、监督失当、实施困难等主要问题,以及越位、缺位、错位等各方面的不足。新闻舆论监督缺位的原因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监视和督促。近年来.舆论监督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才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力。”党的十五大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在论述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时,把开展舆论监督,作为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的内容之一加以强调,要求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这是新闻监督的法律和政治依据。近些年来,正是舆论监督对端正党风、匡正时弊、严肃法纪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舆论监督.也成为新闻宣传中最受关注的内…  相似文献   

20.
(一 )尽管中国的新闻改革仍在途中 ,但当前 ,应该说是新闻舆论监督环境日益趋好的时期。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中央领导同志对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在不断地加以重视和肯定。早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就有这样的表述 :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国务院总理朱基在1998年10月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指出 ,舆论监督对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赠给《焦点访谈》的四句勉励之辞“舆论监督 ,群众喉舌 ,政府镜鉴 ,改革尖兵”在新闻界内传为佳话。同年4月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