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虽然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然而,一些学校说一套、做一套,校本教育科研还是停留在表面,"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抓起分数来可以不要",使校本教育科研没能真正深入人心,不少教师从未真正尝到其中的乐趣,校本科研在不少学校还是徒有虚名。  相似文献   

2.
20多年教育科研实践和教育科研管理的经验使我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研应坚持科学的科研路线和正确的科研方向,从“经典”走向“通俗”,才能真正实现“科研兴师”和“科研兴校”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我从教30年。我的成长之路,得益于教育研究与实践,得益于《人民教育》。回首来路,满怀感激。因为,我的成长之路,一路上有你——《人民教育》。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之本.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现代化人才,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走科研兴校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实践中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引领开展观察,加强文本的写作训练,提升文本表达能力,是书法教育科研走出困境的突围之路。持续加强领导力和科研制度的执行力,提高书法教师的自助力,是书法教育科研的敞亮之旅。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研如何走近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与教育实践相互促进,如何服务教育决策和教育创新?这些都是困扰教育管理者的现实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难题,教育科研才能走出唯理论的"灰色"地带,转化为实际的教育生产力。多年来,吴江市注重教育科研创新,走出了一条草根化、多元化、特色化的科研发展之路,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科研文化,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进了吴江市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本期特辟专栏,试图通过介绍理念与做法,解读内涵与特色,呈现亮点与典型,勾勒吴江市教育科研的大体轮廓,推介吴江市教育科研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引发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个人课题”引领我走上开满鲜花的教育科研之路。我的教育教学生活也从2008年开始慢慢改变。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着“空泛”、“功能放大”、“教条”、“崇洋”、“标新立异”等病状 ,这些现象妨碍了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只有克服上述病状 ,我国的教育理论才能走上真正的繁荣之路  相似文献   

9.
校本教育科研要走出镜花水月、虚无缥缈的局面,真正向科研要效率、向科研要质量,发挥出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就必须凸显三性,即:群众性、田野性、草根性。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研并非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自身的“缺陷”以及学校教育科研的“形式化”是导致科研无效和教师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文章在阐释和分析了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论证了教育科研对教师减负的意义,提出了有效落实教育科研、真正实现教师“减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06年的百年老校。虽然地处偏僻的农村集镇,却依靠一群普普通通的教师,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师"之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被领导及同行们誉称为"马小现象"。马塘小学的教育科研,起步较早,措施笃实,参与面广,成果丰硕。在争奇斗艳的教科研百花园中,马小以其"双百"教科研特色和"烛光"科研精神,开出了一朵农村教育科研的奇葩——"苏北小教之花"。本期推出解读马小的一组文章,旨在帮助我们走近马小,更好地了解马小人心中共同的精神家园,探索"马小现象"的所来之径。  相似文献   

12.
赵清正 《江苏教育》2005,(3A):39-40
20多年教育科研实践和教育科研管理的经验使我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研应坚持科学的科研路线和正确的科研方向,从“经典”走向“通俗”,才能真正实现“科研兴师”和“科研兴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我的阵地,也是我的舞台。在这个阵地上,我坚守着执著的信念;在这个舞台上,我努力成就学生的梦想。回首28年的教育生涯,艰辛与欢乐同在,遗憾与收获并存。这28年的教育历程,既是我的成长与发展之路,也是我的探索与提高之路,更是我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创造  相似文献   

14.
<正>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诚然,每一个孩子的人生,本应有无限种可能,而教育要做的,就是去鼓励、去激发、去引导。其实,真正美好的教育,就是为了让生命更加美好,就是无限地创造可能。教育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可以增长知识,形成品格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天津教育》2011,(8):10-11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汇森中学坚持走优质教育和特色教育发展之路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呼唤政府下大力气,振兴教育事业。江苏省丹阳市在面对城乡小学教育的"逆流"中树立改革的大旗,采取宣传引导中推进"教育均衡"、政策干预中实现"教育优质"、行为实施中展现"魅力教师"等措施。让教育从均衡走向优质进而走进魅力,丹阳的教育真正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真理与科学是教育理所应当的追求,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校育人还是学术研究,伪科学现象暗潮涌动,常表现出伪理论伪科研伪文化伪实践伪经验等经过粉饰的科学,这不仅浪费教育资源,异化教育本质,扭曲育人理念,更严重的危害在于大大阻碍了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真正构建。因此,摒弃教育伪科学,回归教育原点,已经成为学科发展不得不为的学术要务。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历经"争牌子"、"升牌子"、"保牌子"、"创牌子"的磨练,"牌子"意识越来越强。而在高等教育的新一轮改革中,高职院校要把高职教育办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类型",彰显出"高职"的鲜明特色,就必须将"牌子"意识转化为"品牌"优势,自觉从实现形式到本质内容进行不断探索并实践真正的高职办学模式,走"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好文章是“做”出来的。这里所说的“做”,就是实践,就是多思,就是寻找科学的依据。理由如下:(1)做,可以“做”出“火花”。只要做一个教育教学研究的有心人,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心研究,就会有真实的事实感受和独到的认识与见解。这些见解就可能成为一篇好文章的立意。(2)做,可以“做”出细节。教师要善于观察、收集、积累第一手材料,特别是实施某种变量后所引起的变化。这些细节往往是文章最有用的论据。(3)做,可以“做”出信度。教师在教育研究中要学会运用科学量表进行教育测量,对结果作出定性分析,得出形成性结论。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20.
一所拥有真正特色的学校,就是一所个性化的学校。十年来,江阴市环南路小学以日记教育课题研究为抓手,走个性化办学的特色建设之路。日记教育以关注和促进儿童心灵成长为核心,以儿童化的日记和相关的教育活动为平台,以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和研究促进儿童心灵成长的小学日记教育的理念和新的操作方式,引导学生扎实认真写日记,把写日记作为一种习惯持之以恒地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