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友记》,在美国是最受欢迎的电视连续剧之一,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六个生活在纽约一间公寓里的好朋友,自他们认识开始,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其中包括它们在一起的生活,冲突,麻烦,幸福,友情和爱情等。这部电视剧以友情和爱情为主线,使用了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反映出了当今美国人对友情和爱情的态度。在不断的笑声中,它让我们看到了美国人和我们一样普通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因为情感、原则、利益、地位等问题产生矛盾、闹出笑话,同时,亲情、友情、爱情也在这里升华。《老友记》无形中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面镜子,让我们了解美国人的爱情观友谊观。  相似文献   

2.
经常听营养专家说“你吃什么就成为什么样子(You are wha tyou eat)”。细想想的确没错,入嘴的东西会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我们所吃的也反映了我们自己,不论是人还是文化。老移民们告诉我,初到美国想了解美国人和美国文化,首先得认识美国的食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美国人的某些生存理念,基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借鉴美国人思考问题的方法,扬长避短,更新我们的观念,拓展我们的思路,谋求我们的发展。 一、开发创造力.培养竞争意识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他们的历史实际上是由各种移民群体共同努力建设的一个独特的国家的过程,这里有黑、白、黄、棕各种肤色的人。这些移民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活力,促进了美国的繁荣。 在美国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工作狂。美国人从拓荒伊始维持生活的最低保障到对生活的高质量需求,靠的是勤奋工作。他们有着极强的创造力,其结果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益,也…  相似文献   

4.
国内媒体上经常有这样一些消息,每当美国公民对政府某项政策提出批评时,往往理直气壮地说这是花我们纳税人的钱。开始不知道美国人究竟纳多少税,为什么总以纳税人自居。到了美国才知道美国的税的确很重,很多税都是个人交纳的,于是理解了纳税人的含义。只要在美国境内有经济收入和支出,无论你是本国人还是外来者,都要纳税。  相似文献   

5.
温斯坦是美国路特杰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教育学系的教授,哈佛大学博士。这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赠给我的,近日翻看,第一页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们这里正有无数的人对课堂管理头痛不已,美国教师难道就轻松吗?我想,瞧瞧美国学者是如何看待课堂管理的。了解一下美国教师的课堂管理经验和教训,应该对我们的课堂管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水影儿 《教师博览》2008,(10):54-55
在美国,洋“雷锋”很常见。究其原因,和宗教教育应该有些关系。美国总统布什曾说:“美国是一个祷告的国家。我们祷告的时候所听到的声音,是上帝要求我们爱人如己的呼召。愿我们都来回应这个呼召,伸出我们的手去喂饱饥饿的人,一起爱护贫穷的寡妇和孤儿。”  相似文献   

7.
近百年来,美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发明创造,大到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小到白炽灯、电脑全部出自美国人的手中。从昨天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到今天的地球首富比尔&;#183;盖茨,这个世界被美国人的创造力大大地改变了面貌。然而当我们为世界科技的领跑人——美国人的创造力赞叹不已的同时,却不得不被他们拙劣的数学水平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8.
去年,美国曾播放了一部《红色角落》的影片,讲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之行过程中,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无非是反映中国人的野蛮,不讲法律,丑化中国人的形象,不能不说这是美国人对中国的歪曲,误导美国观众。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自身有着很多优势。我国的媒体对美国的报道,历来是客观的,该褒则褒,该贬则贬,我们中国人对美国有着正确的认识。反过来,美国对中国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据报道,不少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知之甚少,甚至还有一些人以为中国人都是清朝梳着大辫子的人。这固然和一些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的宣传有关,西方媒体自诩“新…  相似文献   

9.
吴娇 《函授教育》2001,(2):49-50
《走遍美国》以其感人的情节,妙趣横生的对白早已风靡全球,也作为教材进人了许多大学的课堂。这部教材不仅使我们领略到纯正当代的美国口语,也使我们对美国文化及中美文化间的差别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大家好,我们是白炽灯,很多人认为,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是白炽灯的发明人。嗯,这么说没有错。但是,如果认真考究起来,嗨,牵扯的人可就多了。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交流消除误解●孙夜晓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相当多的美国人,甚至知识阶层对中国了解得并不多,并且有许多误解,而我们国内有些人对美国的看法也不尽正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美国标榜新闻自由公正,其实这只是宣传而已,新闻作为上层...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美国教育与20世纪美国的“恐外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美国教育与20世纪美国的“恐外症”钱皓,刘进当我们谈及美国人时,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即:大部分美国人习惯于用本国的社会价值观去衡量和分析外部世界的文比、思想及观点。在美国,有许多短语来描述这类人,其中有一句最生动、最富有说服力。它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3.
因为公司外派工作的需要,我们在美国住过不算长也不算短的两年时间。感受美国,成了那段时间里我们有意无意的生活内容。美国究竟是什么样子?可以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视角,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感受。在此,我们愿意把我们眼中看到的美国和心中感受的美国告诉给大家。 一、感受大洋彼岸的商业 商业就像一面镜子,直截了当  相似文献   

14.
沈宁 《学习之友》2006,(1):52-52
我所了解的美国人都一样,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永远以自己最出色的面貌出现在别人面前。美国人天天早上洗澡弄头发,而不是晚上临睡前洗澡。谈话谈到伤心处忍不住要流泪,会说“对不起”,转过头去不让人看见。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眼泪鼻涕,哈欠连天,当然表现人的虚弱和丑陋,美国人绝不肯让别人看到这些。我们中国电影电视,挺高大的男人,动不动就满脸泪水。带病上班,领导还会表扬一番。美国人不一样,他们觉得,看着我受罪的模样,他们心里也难过,  相似文献   

15.
汉学流行,美国也不例外,美国通行的教科书里有很多涉及中国的内容,中国历史人物自然会出现其中。不过,美国人的选择有点出乎我们意料。  相似文献   

16.
薛绪国 《英语辅导》2002,(11):29-29
当我们到美国旅游或阅读美国书刊或同美国人交谈时,常常会遇到美国社会上某些常用词语,这些词语如果不正确地理解和掌握,便会闹出笑话。下面简单介绍一些美国人生活中常用词语的涵义和译法。  相似文献   

17.
某杂志2006年第12期曾摘录美国《中小学生守则》,将其与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生守则进行了对比,读后让人感慨万分:“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在美国社会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和实施,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仍然任重道远。美国的中小学生守则,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简单而又实在:说它简单,总共有12条209字;实在,表现为用有限的篇幅涵盖课堂内外的所有要求;再者,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性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夏日是户外烧烤、棒球和游泳池的天下。不管外面是如何地骄阳似火夏天都是美国人享受户外时光的季节。那么当温度一路飙升,汗如雨下之时美国人喝什么来浇灭喉中之火呢?让我们来看一些流行的饮料吧。  相似文献   

19.
超级香肠机     
《好同学》2004,(1)
有一个美国人和德国人在一起,互相吹牛、抬扛。美国人说:“我们美国人很聪明,发明了一种制造香肠的机器!这种机  相似文献   

20.
补白     
许朝军 《学习之友》2012,(11):29-29
好的制度是能够容忍矛盾、容忍冲突的制度。美国打伊拉克的时候,几百万人上街。我们要反问一句,其在战争状态下几百万人上街,没有人觉得这个社会要天下大乱了;为什么我们在和平时期,几十个农民工上街讨要被拖欠的工资,就如临大敌了呢?说明我们这个制度太脆弱。首先得让我们的制度能够坚强起来,能够容纳矛盾、容纳冲突,有一点这样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