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产生反感,他就会厌学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对该学科失去信心.严重的可能会放弃该学科的学习,严重影响总体成绩,甚至造成终身遗憾,如果学生热爱这位老师。他们就会克服厌学情绪,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成绩自然会进步,而数学教学在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其原因是:数学学习战线长,学生从学的老师多.又加上在小学五、六年级学习算术应用题时就出现了第一次两极分化,在初中学习平面几何时又出现了第二次两极分化,部分学生感到学数学困难,对自己的数学能力缺乏信心,有恐惧感。至此.我想呼唤同仁们一定要想法让学生“爱上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你”呢?我认为我们数学教师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广仓 《教育文汇》2010,(12):25-26
如果在你的课堂上,有学生在搞恶作剧,你会怎么办?恐怕有些老师会大发雷霆,大声训斥学生一番。 一次,一位语文老师在引用一句名言时,不知是他忘记了该名言的出处,还是故意想让同学们猜一猜,于是就问:“这是谁的名言呢?”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是一门极具活力的学科,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会听到有学生抱怨:"上语文课真无聊。"也常会听到有的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说:"这节课上得死气沉沉,学生怎么就没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也曾深刻地指出"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由厌学语文变为乐学语文已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课改的春风,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小学高年级是阅读启蒙阶段,就犹如小树苗,要想长为参天大树,必须获取"阳光"和"雨露"。而"阳光"和"雨露"的获取,仅仅靠老师课堂上的传授是不足的,更重要的途径是靠学生自己去阅读、领悟。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领略阅读的魅力,彰显阅读的风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提升。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这是小学语文老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文本主要从阅读指导和拓展阅读评价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刚入学的小朋友一接触到拼音会觉得很好奇,张大了嘴巴跟着老师读"a、o、e".但在短暂的兴趣过后,马上就流露出烦躁、不耐烦的厌学情绪.不是孩子们懒惰,而是处在这个阶段的学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然.如果此时批评甚至责怪学生,就会导致他们对拼音产生厌恶感,再也不愿意去碰了.那么,怎样让学生爱上拼音呢?我结合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课上课下不断地摸索,终于发现了一些小妙招.  相似文献   

6.
学习离不开兴趣,如果教师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就会获得知识或技能。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有了兴趣,就会从中体验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并为之奋斗。作为教师,应力求让你的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美,一想到语文课就会产生愉悦感,愿意与教师合作交流等。如果学生一上语文课就如同受煎熬与折磨,见到语文老师就害怕,见到语文书就恨之入骨甚至想着这门课就极度害怕,那还不如不上。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大学科,它包含了人文、地理、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但是,许多学生觉得语文知识太细碎,想学好很难;许多老师认为语文课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很枯燥,想教好也很难,这样就造成了老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78):53-54
现在的教育社会许多人都不重视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水平,他们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因为只有让他们对语文阅读感兴趣,他们才会去主动地学习。要想让小学生对语文的阅读产生兴趣,那必须也需要语文老师的引导以及使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前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从而达到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主动去做阅读训练的目的。如果语文老师不对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那么学生也只会觉得每天的语文课都是很无聊的,每天上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他们也会很容易走神,久而久之就会不爱上语文课,失去对语文课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也会得到下降。当今的社会上,不管是教育局的领导,还是学校里的老师,还是学生的父母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老师要尽量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在传授学生阅读知识的时候,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一个反思,要考虑这一节课学生是否理解了自己所讲述的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学认为,实施语文的主体性教学,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质疑,他们已经习惯了只学不问,但这并不代表他已经理解了老师所教的内容。卢梭指出:“如果老是由你去指点他,老是由你去告诉他,结果你用这个方法的确会使他变成一个傻子的。如果你用你的头脑去指挥他的手,那么他自己的头脑就会变得没有用处!”事实上,一个成功的老师更应该激发起学生质疑的兴趣、勇气、信心和能力。让他们敢于对老师质疑,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会学习,体验创造的魅力!一、启发学生发现问…  相似文献   

10.
<正>读了李光烈老师的《让学生爱上语文》,心中很有感触。我想,要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学习,首要的条件是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语文教学。李光烈就是一位热爱语文教学的好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11.
针对小学生对作文无从着手,教师对作文教学迷茫的情况,我就自己对作文教学的一些感悟,以下水作文为载体,从时段随机化、形式多样化、语言儿童化三方面对如何利用下水作文进行作文指导阐述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那么你一定是一位出色的作文指导能手,因为语文教学离不开作文教学,就像音乐教师要唱歌给学生听,美术老师要画出画供学生参照一样,你也应该写出一手好文章,这是分内之事.《教师法》中有这样明确的规定:老师应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写作的好手.要使学生"昭昭",我们老师自己怎么可以"昏昏"呢?俗话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不仅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也是课堂的参与者.教师要上好一堂作文课,首先要做到胸有成竹,从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进行布局,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水试一试深浅,亲身感受一番,带学生一程,让学生产生共鸣.这样不但能把握作文课的主动权,也能让学生把你当做朋友,成为他们的学习伙伴,使他们爱上作文,敢于作文,并体味到作文成功带来的快乐.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下水作文呢?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是最有魅力的学科,他能引领孩子们走进文学的殿堂,感悟文学的神秘与诗意;语文是最有韵味的学科,他能伴随孩子们在墨香中体味人间的百态,生命的意义。我们只愿在语文的书香墨海中,让学生爱上课堂、爱上语文、从而爱上生活。一、当语文与红五星激情相拥创造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说:"对于不喜欢上学,每次考试都不及格,非常憎恨老师的学生,老师的任何办法一般都不会奏效,我们只有给他们上更有趣的课,让他们产生兴趣,才能改变他们。"现在  相似文献   

13.
<正>生物课堂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学习,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多年,常听到学生对我说这样的话:"老师,生物好有趣!""老师,这堂课过得好快哦!"这是学生对教师上课的最好的评价。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努力让学生"喜欢我的课,爱上生物课"一直是我多年追求的目标。通过多年的努力实践探索,我在教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就如何让学生爱上生  相似文献   

14.
回想过去的教学,回想过去的课堂,回想过去与学生的点点滴滴,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所谓的英语学困生他们基本上在语文、数学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于这样的学生,平时连基本的作业都很难完成,更不要说让他们背课文了.所以,他们只要一见到英语老师,就会本能地想起老师苦口婆心地让他们背书的情景,顿时会感到头昏、眼花、手脚发软了.最后就演变成时常跟老师玩"捉迷藏"的游戏.有时候,正好被"逮个"正着,他们也只好"认命"了. 记得有一位前辈老师告诉过我:"对于这部分背诵难的学生,先要搞清楚他们背诵难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不会读而不会背的话,那么,先要想办法使他们愿意开口,也就是我们老师要抽时间,不厌其烦地教会他们读;他们会读了,就有了信心,也才会肯读,进而会背.我们千万不要在对他们学习情况不了解的前提下,就要求他们马上背出来.  相似文献   

15.
王爱民 《山东教育》2012,(Z5):53-54
老师讲着力点是在"传授"上,希望通过"讲"来达到让学生"会"的目的。在这种思维的制约下老师最经常从嘴里说出的一句话是:"明白了吗?"或是:"懂了吗?"如果学生回答"明白了"或是"懂了",老师就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6.
杨红 《考试周刊》2014,(7):37-37
<正>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博大的精神世界引领学生,让学生主观上喜欢语文、爱上语文学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提高自身修养,以无形带有形,让灵魂的火花在学生中传扬。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自身修炼的巨大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这就是说,学生首先是喜欢上了老师,之后喜欢上了老师所教的课程。精神领袖型的语文老师能引起学生对他们的崇拜心理,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情感融汇的桥梁。初中教材《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老师就是  相似文献   

17.
我自己在阅读中找到自我,尝到了读书的欢愉,便很自然地想让我的学生也能爱上读书,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之中,固然有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我也知道,不管教哪个科目,甚至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阅读是让你"认识你自己",从而热爱生活,收获幸福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总结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赵富 《成才之路》2009,(20):44-45
物理这门学科不好学,用学生的话就是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所以,学生普遍出现对物理厌学现象,或者未学就先生恐惧感,或者先是有信心学好物理学,但经常碰到不会做的课外题,信心被打击得一干二净。所以要学习好物理学,首先是要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接着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再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成功感。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要让学生消除障碍,树立信心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语文虽然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但由于学科的特点,使得多数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缺少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我们要改变这一现象,要从学生和老师两方面着手,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自身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提高自身个人魅力,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喜欢上语文课。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扩展知识、丰富人文思想的重要学科,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要想提升学生对语言中词句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提升学生对文字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