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贫困生的人格、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特点及关系,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相应对策。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总体幸福感(GWB)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贫困生进行调查。结论人格和总体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人格越健全总体幸福感越高;总体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总体幸福感受社会支持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使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三个量表对37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物质主义价值观、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均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文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北京市丰台区F街道213名社区工作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论:北京市丰台区F街道社区工作者总体自觉幸福;被调查对象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与年龄、婚姻状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技能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成都大学360名学生进行测查,试图探讨高校特困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就业压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相关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省14所院校1 380(男928,女452)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结果表明积极应对方式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不显著;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具有主效应和缓冲效应。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就业压力和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779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SCL-90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低初中生:2)心理韧性、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3)心理韧性以及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积极认知维度及心理健康的抑郁和恐怖维度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抑郁和恐怖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再加入心理韧性后下降。结论: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健康通过心理韧性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心理指标。贫困生作为高校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探讨勤工助学措施对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助人任务测量、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对杭州市250名高职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有勤工助学经历的贫困生主观幸福感要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表明勤工助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还对其心理健康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积极老化测评问卷(PAEQ)、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40名社区老年人进行测量,探讨社区老年人的积极老化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积极老化与社会支持、积极老化与正性情感以及社会支持与正性情绪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积极老化与负性情感以及社会支持与负性情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在积极老化与负性情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因此,社区老年人的积极老化与幸福感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在积极老化与负性情感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依据社会支持“缓冲器理论模型”,选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量表对某省100名在训优秀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优秀运动员心理健康7项因子检出率比较高,与全国青少年相比,多项因子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和学历的优秀运动员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等级和来源地的优秀运动员社会支持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技能类、健将级、来自城镇的优秀运动员得到或领悟到更多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是优秀运动员应对应激并保持兴奋状态的重要的外部资源,其中家庭支持和主观支持起主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法等方法对重庆市高校图书馆员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关系进行研究,了解高校图书馆员主观幸福感现状,为促进高校图书馆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特质应付方式问卷(TCSQ),对南华工商学院165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集体测查和分析。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SCL-90总均分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不显著;主观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小于社会支持的其他因子,消极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影响大于积极应付方式;SCL-90各因子与TCSQ和SSRS中各因子(主观支持除外)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p<0.01)。结论:社会支持与应付方式相互影响和作用,它们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在高校心理卫生工作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教师职业压力源问卷对4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和职业压力分析。结果发现在性别、教龄和学校类型上各维度有显著差异,回归分析发现,精力、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及对情感和行为控制对教师职业压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松弛与紧张对教师职业压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2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生的主观幸福感普遍高于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初三的主观幸福感要显著低于初一和初二,快乐感、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初中生学生的社会支持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社会支持在性别和年级上没差异;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和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除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环境满意、消极情感无明显相关外,社会支持中的各个维度对主观幸福感回归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4.
体校教练员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体校教练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了我国体校教练员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结论:(1)积极应对方式与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指数都存在显著正相关,而消极应付与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指数都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表明积极应对方式与高的幸福感紧密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则对幸福感有消极影响作用;(2)教练员职业压力源和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3)积极应对方式与工作任务本身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其它维度成正相关;而教练员消极应对方式与工作任务本身、组织结构和氛围、职业发展、家庭因素、工作待遇和社会关系呈显著正相关;(4)压力是预测教练员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和职业压力源对幸福感的体验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中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及自编职业压力问卷对834名年龄在36—55岁的高校中年教师进行测量并与全国成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人际敏感显著低于常模外,高校中年教师各项因子均显著高于常模。职业压力和应对方式是影响高校中年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六省市的131名聋校毕业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家庭背景、工作状况、社会支持(包括社会福利、教学支持、家庭支持、交友情况等)、主观满意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聋生在人际关系、生活以及工作方面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都比较高。家庭因素、社会支持水平以及聋生人格特点等能较好地预测个体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价值观量表>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价值观状况进行测量并作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在性剐上差异不显著;男女大学生在价值观量表的权威意志取向维度(二阶因子)和享受人生、冒险求成、社会同情、承认权威、诚实守信、追求荚、求知好奇、自我中心这8个一阶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幸福感指教与个人生活价值取向堆度、社会生活价值取向维度(二阶因子)和维护传统、独立进取、享受人生、冒险求成、社会同情、诚实守信、追求美、求知好奇这8个因子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价值观密切相关,针对目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和男女大学生价值现的差异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价值观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初中学生人际信任度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山东潍坊市两所初级中学的初一至初三年级的150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马氏量表(版本3)、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测量,进而揭示初中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其自我效能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总之,初中生人际信任对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河西学院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调查262名大学生。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家庭自我和成就自我因子能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在运用自制问卷,对江苏省6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2)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自尊和归因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3)各影响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既有直接作用效果,也有充当"中介变量"角色的间接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