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哲丰 《教师》2011,(12):125-125
全球的竹资源以亚洲为最,亚洲又以中国为尊,而中国则以湖南益阳为丰,仅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楠竹之乡"的益阳桃江县竹林种植面积就达72万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催生了一个竹产业王国。益阳竹艺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000多年前,益阳人就懂得利用竹子美化生活,益阳竹艺在中国竹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发展现状益阳竹艺博采众长,具有较高的审美、观赏价值,以工艺全面、实用性强见长,工艺品如竹郁、竹雕、竹编、  相似文献   

2.
根据竹制产品产业发展现状和人们对家庭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对竹材产品研发进行探索与实践,探索出了从现代设计功能、艺术语境、设计理念、制作工艺等方面对竹编灯具进行创意性设计,为设计师拓展家庭竹编灯具产品开发提供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武陵山片区竹编工艺历史发展悠久,竹编文化底蕴深厚。数千年来,凝结着武陵山片区人民朴素而勤劳的智慧,一件件竹编制品使人们赞叹不已,刮目相看。课题组就武陵山片区竹编历史发展渊源、文化内涵、工艺创新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益阳地理环境优越,风景秀丽,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丰富资源。当前,国家对文化产业空前重视,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文化旅游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益阳应结合实际,依托成熟的黑茶产业、竹产业,开发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桃花江美人窝"文化,打造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做大文化产业,提升益阳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刘氏竹编工艺是起源于四川渠县的一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技艺,与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刘氏竹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当下,我们正处于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涵盖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等多种数字化的媒体资源,这给刘氏竹编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本文主要通过刘氏竹编工艺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西南地区其它民间工艺相比存在的问题、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冲击与机遇等方面的内容,探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刘氏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策略,以期达到有效地推动刘氏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益阳黑茶产业的品牌战略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阳是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黑茶产地,黑茶产业逐渐成为了益阳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品牌战略规划,益阳的黑茶产业遭遇了发展瓶颈。为了更好地推动黑茶产业的发展,应该从品牌的树立、维护、宣传以及内涵扩展等方面建立黑茶品牌的发展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7.
陈芳  陈璞 《黑河学院学报》2024,(2):174-176+188
传统的竹编工艺在服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传统竹编文化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精神价值在地方文化中具有独特意义,中国传统竹编技法、纹样以及艺术特征具有特别的个性特征、环保理念、价值内涵,传统竹编元素在现代服装中具备强烈的应用可行性。竹编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契合性应坚持多角度创新、继承竹编文化内涵、融合现代化技术。  相似文献   

8.
安吉竹编生活用具是国内富有代表性的竹编器具,不仅反映了器物的实用功能,更重要的是从这些用具体现的工艺特征中可见当地人们凝结成的一种“人—物—自然”和谐的质朴智慧和精神品质。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安吉竹编生活用具的材料特性、生产技术及艺术装饰,指出其设计的科学性、自然性、艺术性。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嵊县竹编是全国有名的工艺美术品。嵊县工艺竹编厂幼儿园根据本厂产品荣获国家颁发的银质奖章的素材创编了反映竹编工人劳动的幼儿歌  相似文献   

10.
杨卫红 《早期教育》2005,(10):24-25
竹编的历史相当悠久,在原始社会良渚文化遗物中已经出现了竹编器具,春秋时得到广泛发展,战国时达到鼎盛,成为日常用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竹编不仅在用途上更加广泛,而且制作工艺上也更加精良,逐渐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在民间竹编中有凉席、凉枕、凉扇、箩筐、竹篮等普通生活用品。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各地都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竹编用具和手工艺品.如安徽的舒席、湖南的水珠凉席、四川自贡的竹丝扇等。竹编制作工序一般是先将竹材剖成竹片、竹蔑,再依所需的方式编结而成。  相似文献   

11.
周代私营手工业类型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时期私营手工业主要有独立小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大私营手工业三种类型。独立手工业在西周时的数量恐怕有限,只是极少数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而从事的小规模的经营,春秋战国以后,才有了一定的发展;家庭手工业主要以家庭副业的形式反映出来;大型私营手工业在春秋战国时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冶铸、煮盐、开采丹砂等方面,对这些大型手工业,专制国家往往采取抽税的办法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2.
近代苏北市镇手工业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的进化,表现为传统手工工艺的改进、近代机器的推广以及非自然动力的使用;二是生产组织的进化,表现为手工工场的兴起以及手工工场向近代工厂的转型。近代苏北市镇手工业仍然是市镇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近代工业形成互补,推动了市镇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岩翻簧竹刻是诞生于浙东台州的一种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工艺品,从清朝同治年间开始,历经一个世纪多的发展,涌现了陈夔典、陈方俊等翻簧制作名家,工艺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其创作的作品以日常实用器具为主,将中国画的艺术要素融合到器具功能上,提升其审美功能,升华为以审美功能为主的翻簧壁挂等作品,充分体现了民间工艺家对美的发现、创造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农村中存在着三种形态的手工业,即农民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工匠手工业,其中家庭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工场手工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工匠手工业发挥着拾遗补缺的作用。三种形态互为补充,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秦汉手工业政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朝的手工业政策沿袭战国时期的传统 ,实行发展官府手工业、抑制私营手工业 (尤其是私营大手工业 ) ,鼓励家庭纺织业的政策 ;两汉时期 ,在官府手工业政策方面 ,前后虽稍有变化 ,但仍以发展官府手工业为主 ,而对私营手工业则采取了时抑时放、时禁时弛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过渡时期“一化三改”中的重要举措之一,程子华作为这场运动的具体领导者,对手工业合作社的组织发展和改造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后,湖南资本主义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和商品经济逐步发展;清末新政中新经济政策的推行;资金投入少,见效快;机器设备输入困难使投资者转入手工行业;劳动力价格极其低廉阻碍机器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黄河三角洲的手工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中,制盐业、纺织业、草缏业等低成本的轻工行业较为繁荣发达。尽管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地域和行业布局不够均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印记比较浓重,但是,晚清时期黄河三角洲发达的手工业经济,却在上关国计、下系民生的重大领域,发挥着独特的富国强民作用。  相似文献   

19.
艰苦的抗战八年,中国经济和社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以战时湖北、湖南后方手工业为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了抗战时期后方手工业勃兴的原因。通过比较两湖后方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及异同,本文认为,在战时工业品异常短缺的背景下,两湖后方手工业与有限的机器工业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坚持长期抗战,提升鄂西、湘西山区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均发挥突出作用,从而成为大后方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行会向同业公会过渡是近代中国行业组织的演变趋势。20世纪初以来随着济南手工业的变迁,济南手工业的行业组织由传统的会馆、公所等行会组织逐渐向近代的同业公会组织演变,但其行业管理的职能并未确立起来。济南手工业行业组织的变迁表明行业组织的近代演变受到诸多传统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