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小培养财商在法国,社会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有的家庭让孩子学工程、农业、法律,从事学术、政治等;有的则培养孩子经商或让子女将来当农场主等。然而,家长们明白,不论孩子长大后干什么,都少不了一个善于经营的头脑,必须从小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调查表明,法国的青少年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零用钱要比美国和英国的同龄人多得多。如6岁儿童的零用钱平均每年为600法郎,14岁的孩子可以得到1500法郎,而高中生获得的年零用钱则可达到6000法郎。为了让孩子逐渐学会用智理财,科学花钱,家长在孩子升入小学高年级时,就会给他们设立一个独立的银行账户,并且…  相似文献   

2.
现代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有一项内容极为重要———那就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现在,一般家庭经济相对宽裕,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但若是教育不得法,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习惯。严格地说,行为习惯属于德育的范畴,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的作用极为重要。西方教育学者曾指出:“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中最好的引路人。”那么,现代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子女的行为习惯呢?孩子从小应具备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为人父母者,在孩子幼小阶段,…  相似文献   

3.
过度保护型有些父母总是过度保护子女,因为他们总认为孩子没有能力面对外部世界。“这种类型的父母本身就很胆小,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所以从来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一切都由他们包办。然而他们不知道,以爱的名义过度保护孩子,这只会削弱孩子的自信心,”过度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任何事情。他们对于外界的批评非常敏感,并且极度依赖父母。成人后,在面临重大抉择时,他们往往要花费比其他人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过度赞誉型对子女的优点过度赞誉或夸大也非常危险。“这类父母总是忙于让子女在各个方面出…  相似文献   

4.
<正>父母是孩子的启蒙且永远的老师,必须不断学习。在育儿教子的过程中,孩子的成长也会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收获。父母影响着子女,子女也同样影响着父母。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优秀是一种习惯积累的结果。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将会终生受益,自己感觉好,别人也喜欢。因而我从小锻炼孩子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注意培  相似文献   

5.
一、不让孩子吃偏食,不要表现出父母的一切行动都以适合孩子的要求为目标,否则会不知不觉地养成孩子的利己主义和冷酷无情。二、分派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并检查他们是否认真正确地完成,必须责备他的懒惰、敷衍了事和半途而废,让他们从小就养成爱好劳动的习惯。三、启发孩子的自觉性,使孩子感到即使大人不在身边也应该这样做,让他们懂得怎样对待自己的责任。不能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听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2006,(10):2-2
给家长的建议。尽量减少因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子女的教育。父母的关爱对子女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要经常主动地与学校沟通联络,交换意见,切实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常与孩子多沟通,多听听孩子心灵的渴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需要从小培养。香港阅读学会向父母提供了“教子阅读”十大妙策———一、鼓励子女阅读是父母的责任,父母应以身作则,让子女觉得阅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和必要。二、阅读是一项终身受用的生活技能,也是一种生活乐趣,父母切勿过于重阅读的教育功能而忽略了阅读带给孩子的乐趣。因此,为孩子选择读物时要照顾孩子的兴趣、口味和情绪上的特殊需要。三、父母最好能对儿童文学有点认识,留意儿童读物的出版情况,随时向子女介绍新书。四、为子女制造一个读书的环境,让子女在家经常接触到书籍、杂志和报纸,布…  相似文献   

8.
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我们做父母的自然十分高兴,许多家长朋友都向我们“取经”,我们夫妻俩感想一致,那就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希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帮助和保护他们是人之常情,但我觉得放手让孩子自已处理一些事情,这  相似文献   

9.
您想使子女长大“成龙”“成凤”吗?您想使子女将来能创一番事业、有所作为吗?那您就对孩子从小加强培养吧!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的顽强精神。带孩子到大海里学游泳.实是为人父母者的明智之举。蔚蓝的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它可以  相似文献   

10.
许多父母在培养子女时深怕孩子染上贪钱的恶习,让孩子不沾钱的边。在充满竞争和风险的社会中如此“纯真”很容易被淘汰。让我们来看看富翁是如何教子女理财的。能省不如会赚摩根财团的创始人摩根当年靠卖鸡蛋和开杂货店起家,发家后对子女要求严格,规定孩子每月的零花钱都必须通过干家务活来获得,几个孩子于是都抢着干。  相似文献   

11.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很多父母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父母们感到越来越难以掌握尺度。就像某心理学家所说:“父母不愿意重复他们成长过程中接受的专制教育方法,结果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无法确定界限。”不少父母在对待他们与子女关系的问题上处理不当,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陷入了种种误区。 给孩子过多的表扬 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应以正面教育为主,所以他们给予孩子过多的表扬,而很少让他遭到拒绝,受到挫折。其实,这是父母与子女关系中一个最大的误区。在父母的呵护下,孩子的各种愿望都能得到满足,他们不知…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希腊社会,贵族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是很重视的。当时在雅典城里,有钱人家的孩子年满7岁就被送去上学。学前是和母亲、兄弟姐妹度过的。一般说来,雅典人对自己的孩子是不太娇惯的。父母要求孩子从小就洗冷水浴,或是在最冷的天气时让孩子少穿衣服。当然,这主要是让孩子耐寒,健壮。但父母根本不许孩子们干体力活,因为父母有的是奴隶来侍候他们。因此,孩子们从小就轻视体力劳动。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强壮的身体,长大成为受人尊敬的、有作为的政治家、勇敢的军人或军队的将领。雅典的女孩子们是不能上学的。对他们的全部  相似文献   

13.
有国际机构曾在世界范围内做过一项调查,让青少年列出自己崇拜的人。结果,绝大部分国家的青少年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比较靠前的位置甚至是第一位,只有中国的青少年是把父母放在最后一位。假如这个调查结果基本能反映实情的话,那很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青少年为什么不那么崇拜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走向社会,是在父母的指引教育下逐步开始的。正常情况下,父母在子女心中目建立一个良好甚至是高大的正面形象,应该容易。孩子从小崇拜父母,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但是,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影响子女对父…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提高家教水平,做父母的需要做全方位的努力,以提高自身素质。但是,从教育子女的角度来看,有几方面是特别重要的。第一,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子女从小就是学着父母的样子长大的。开始,他们模仿父母的声音、表情、动作,以后模仿父母的言语、行为、情感,以至于更为复杂的社交行为,从而使自己一天比一天成熟起来。在这中间,父母的道德  相似文献   

15.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英国的家庭教育,在西方各国中是较有特色的,被称为“绅士教育”。在英国的家庭中,你绝对看不到对儿童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训斥甚至惩罚。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人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英国人的家教是非常严格的。言谈举止符合标准,对人彬彬有礼,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尽孝,孩子的基本道德》。孝,是一种基本的道德修养,培养孩子的孝道,得从小做起。现在,常听到一些做父母的埋怨儿女不孝,病不给医,老不给养,做儿媳的常给婆婆脸色看、子女不孝,跟做父母的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爱的教育北京市教育科研所方明实现世界和平必须让世界充满爱的阳光,为世界和平作贡献必须着力培养人们的爱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母亲是家庭中的重要角色,每位母亲若能成功地对子女进行爱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爱父母、爱他人、爱小动物、爱草木...  相似文献   

18.
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要一致,经常和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不断告诉孩子有能力把该做的事做好。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些他们应该做的事,如:扫地、擦桌子、洗碗筷等。二、一旦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不要指责挖苦孩子,要平心静气地与孩子坐在一起,柔声细语询问孩子,帮助孩子寻找原因,要鼓励孩子说:“这次考不好,以后多加努力就会考好的。”三、父母要经常对孩了倾注温暖和爱抚,这样不但能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而且可使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四、父母应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言行一致,努力工作学习,使孩子从小受到…  相似文献   

19.
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随意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20.
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随意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