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显性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隐性德育课程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挥着显性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探究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功能,注重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融合与渗透,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学校主要通过进行课堂教学、建立隐性课程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学校主要通过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教育。我国学校应以美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参考,并结合我国国情,通过重视非德育课程、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创设学校环境、开展实践活动以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等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潜隐性、间接性、渗透性的方式让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各类资源的总和。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资源相比,它具有潜隐性、广泛性、自主性和易渗透性等特征。从空间分布来看,可以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分为校内课程类隐性资源、校内非课程类隐性资源和校外隐性资源三种类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价值实现在理念、制度、组织等方面面临着较大的现实困境。因此,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整合需要从理念、制度与组织三个方面立体推进。  相似文献   

4.
高职校园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隐性、持久的特征.将校园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载体,又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高职院校可采取以下措施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环境建设、强化文化内涵,构建制度文化、增强自觉自律,促进学业...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科目,发挥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作用,但隐性教育并没有贯穿思政教育的始终。本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将隐性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让思政隐性教育变得有形,不断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品位。  相似文献   

6.
试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它包括以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为载体的物质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学校的管理制度为载体的制度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以大学精神为载体的精神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有效应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挥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最大功用,要着重开发以上三个方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阐述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及特点出发,较为新颖地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依托载体的不同划分为四种基本形态,并进一步提出了开展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即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活动中渗透隐性教育、整合课程隐性教育资源等。这对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隐性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但在我国,对于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者不够重视,开发力度不够,为了使"隐性课程"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建设,这就需要教育者提高认识,改进方法,使"隐性课程"真正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开发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课程具有隐蔽性、广博性、暗示性、非预期性的特点,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据此进一步探析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各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严萍昌 《高教论坛》2005,(4):15-17,27
本文总结了隐性课程的一些重要特点,分析了隐性课程的基本教育功能,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如何更好地发挥隐性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已经在各大高校广泛开展,为了能够增强教学效果,针对于这个课程应该实行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同步进行。本文通过对隐性教育方法内涵、特征的系统分析,提出高校进行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旨在能够构建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除了显性课程外,还应构建一个完善的、具有实践意义的隐性课程,以达到二者的互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文章主要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涵、特点及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探讨,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通过受教育者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品德情感、品德信念、品德意志,从而形成一定的品德行为的过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隐性知识的来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核心是受教育者的无意识思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结果是人的文化心理层的改变。根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析,我们认为它具有导向———同化功能、激励———完善功能和发展———规范功能。三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环境中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实效性不断弱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具有隐蔽性、渗透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是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构建需要遵循方向性原则、受教育者主体性原则、借鉴创新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校园生活、隐性课程、师德师风和社会活动体系等五个方面。现阶段,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阐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点后,在分析高职院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功能后,提出微博是适合高职院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并提出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四个角度来构建“四位一体”的高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价值观念多样化发展的形势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其价值性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树立了价值自信,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此,应从强化理论自信、功能自信、方法自信、力量自信等方面着手,强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信,推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开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隐性课程是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对人的影响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影响,其德育影响是最大的,居于核心的地位。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从课程理论的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不和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低效现象的根本原因。对高校德育中的隐性课程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设计与优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和谐,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课程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延伸应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方面就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形态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尝试探索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邬移生 《文教资料》2013,(8):178-180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理论,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隐性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得到有效的开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具有渗透性、隐蔽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当前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以及构建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探索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