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在第2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召开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座谈会上表示,要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查内容。  相似文献   

2.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首。为适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新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始终坚持把师德放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以提高师德素质为目标,以践行师德规范为着力点,以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保障,强化师德建设,树立师表形象,并面向社会在网上公开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师德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聚焦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规范不是打补丁补漏洞;修改师德规范有点“欠思量”;新师德规范,道德逻辑的逻辑混乱。  相似文献   

4.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首。为适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安徽省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始终坚持把师德放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以提高师德素质为目标,以践行师德规范为着力点,以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保障,强化师德建设,树立师表形象,并面向社会在网上公开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师德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有关要求,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帮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10月10日,省教育厅组织召开了由教育行政干部、教育系统工会干部、中小学优秀教师代表参加的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师德是调节教师自我身心,规范其与学生、学校、家长、国家乃至社会等关系的行为准则。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师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更高的要求。2008年,教育部修订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新时期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依据,也对近年来社会公众关于师德问题的纷争给予了正面的回应。当前,要以落实《规范》为契机掀起师德建设的新高潮,努力开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田东良 《山东教育》2012,(17):14-15
2008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师德规范》),旨在规范中小学教师的行为习惯。它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一把标尺,同时也是中小学教师应该恪守的职业道德底线。《师德规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对于教育工作者能起到实实在在的内在约束力。教育工作者只要逾越这部《师德规范》,便是对教师职业的背叛,也是对教师人格的亵渎。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教师违反了《师德规范》,就是一个"师德"不合格的教师。那么,这个教师也就是不  相似文献   

8.
从师德队伍建设的角度,结合教育部等2011年12月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内蒙古大学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构建素质优良、高水平的人才和师资队伍的目标,就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日前,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国上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文件贯彻落实。于是,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便把《规范》作为师德考核的指标进行量化,并辅以不同分值,列入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如此一来,《规范》摇身一变成为检验教师师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那条分缕析的量化标准就如一把把“利剑”悬在教师头上,  相似文献   

10.
今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经广泛征求意见后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继1997年以来我国首次对师德规范进行修订。《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1.
邓敏 《江西教育》2000,(3):15-15
一强化师德修养1 完善规范。我们一方面将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印发给每一位教师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 ,逐条检查对照 ,找出差距 ,加强修养 ;另一方面 ,根据学校实际围绕《规范》先后制订了《教师十要求》《教育教学常规》、《教师忌语》、《爱生公约》等一系列规范教师行为的校规校纪。同时 ,在每学年开学前组织新教师“了解宜中 ,为宜中添光彩”的上岗学习班 ,听校史介绍 ,参观荣誉室 ,学习校规校纪 ,听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介绍 ,把师德教育作为上岗的第一课。2 加强考核。学校成立了由党支部、工会、团委、妇委会组…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西安市教育局决定利用暑期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活动。在暑期师德专题教育活动中,西安市教育局将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相似文献   

13.
资讯     
《中国教师》2012,(6):4
<正>着力提高教师素质被写入教育部今年工作要点本刊讯(杜小伟)2012年2月2日,教育部在发布的今年工作重点中提出,要稳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还将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及评聘办法。教育部提出,要贯彻落实高校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师德作为  相似文献   

14.
徐吉志 《师道》2008,(11):38-39
日前,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国上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文件贯彻落实。于是,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便把《规范》作为师德考核的指标,对其进行量化并辅以不同分值,列入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如此一来,《规范》摇身一变成为检验教师师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量化标准就如一把把“利剑”悬在教师头上,让教师诚惶诚恐,无形中增加了莫大的道德压力和心理负担,更引起了教师们的众多争议。且看教师们的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5.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周济在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座谈会上的讲话)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培育民族精神的神圣使命。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能力的关键。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化雨 《宁夏教育》2008,(10):4-4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9月3日公布。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和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对1997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17.
<正>2008年9月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发布了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师德规范》)。这是《师德规范》自1997年调整以来的再次修订。尽管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启动了《师德规范》的修订工作,但真正"催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素质是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任。2008年9月1日,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向全国发出了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与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比,新《规范》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当前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日前,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国上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文件贯彻落实。于是,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便把《规范》作为师德考核的指标进行量化,并辅以不同分值,列入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如此一来,《规范》摇身一变成为检验师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让教师们诚惶诚恐,无形中增加了莫大的道德压力和心理负担,更引起了教师们的众多争议。且看教师们在某教育论坛上的倾诉:  相似文献   

20.
信息广场     
1.近日,湖北省2009师德论坛在武昌举行。本次论坛由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联合举办,以深入学习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有关班主任师德建设的内容为重点,交流师德工作经验、探讨师德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