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1995年11月5日,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出版家、政论家,著名的新闻记者邹韬奋诞辰100周年。邹韬奋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他在上海接受新式教育,完成了学业;他在上海开始了编辑、记者的生涯;他在上海建立了和谐、  相似文献   

2.
公朴先生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出版事业。三十年代他在上海和邹韬奋等筹办《生活日报》,和艾思奇一起编辑《读书生活》半月刊,后来成立“读书生活出版社”(以后改称读书出版社)。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武汉和沈钧儒创办《全民周刊》,不久与邹韬奋主编的《抗战》合刊,出版《全民抗战》。四十年代初,公朴先生到云南,在昆明创办北门书屋和北门出版社,为西南大后方进步文化事业服务,一直到他为民主而献身的那天,才停止了工作。读书出版社作为三联书店的组成单位之一至今仍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广大群众所熟知,  相似文献   

3.
我国卓越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文化战士邹韬奋,是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他的一生,走过了曲折、艰辛的道路,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一面旗帜。刻苦成学邹韬奋,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五日生于福州市,祖籍江西省余江县。他原名恩润,“韬奋”是主编《生活》周刊以后所用的笔名。“韬”是韬光养晦的韬,“奋”是奋斗不懈的奋。他取这个名字的用意是以此自勉。韬奋出身于一个官僚地主的旧式家庭。他从五岁就开始读书识字,十四岁入福州工业学校。由于父亲崇尚实业救国,韬奋十七岁时到上海南洋公学(即交通大学的前身)附小就读,以便由附小、附中而直接升入大学,成为一个工程师。但是,韬奋从小就有自  相似文献   

4.
最近,重读了革命文化战士邹韬奋同志的回忆录《经历》。其中曾讲到他在南洋公学读书时;一位语文教师怎样圈点学生的文章,另一位教师又怎样在课堂上神采飞扬地对学生的作文逐个讲评。已经是名作家、名记者的邹韬奋,在几十年后仍然牢记着中小学时期从作文批改中得到的教益。这使我联想到,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确有加强作文批改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邹韬奋的文化观沈谦芳邹韬奋(1895—1944年)是位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知名人士。他自称“不想做什么大人物,不想做什么名人,但望竭其毕生的精力,奋勉淬砺”,在文化事业上对社会有所贡献o。邹韬奋的匡时济世主张、抗敌救国说论均植根于他所从事的文化事...  相似文献   

6.
我的孩子很爱读书。5岁半的他认得很多字,理解力也较强。孩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得益于我们从小对他的培养和熏陶。早在孩子一岁的时候,我们就常给他买书,主要是想让他从小就拥有自己的书籍。那时候,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革命史上,进步知识分子为推动中国革命的巨轮滚滚向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邹韬奋就是其杰出的代表。他所经历的道路正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而他为民主政治和文化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一直影响、激励着后人。50年代后期,穆欣的《邹韬奋》出版,标志着系统研究邹韬奋的开始。80年代初,复旦大学新闻系又编出《邹韬奋年  相似文献   

8.
我的儿子今年9月是5岁11个月,离规定入小学的时间差了一个月,如果明年读书,又快7岁了,会不会又太晚了呢?他比较聪明,也比较爱学习,但是有点胆小、没有主见,对比他能干的孩子总是言听计从。孩子今年读书好还是明年读书好呢?  相似文献   

9.
司马光从小智慧过人,可谓人人都知晓。可是,司马光一生是怎样读书、写书的,恐怕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了。1019年,司马光出生在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涑(sǜ)水乡(故后人又称他为涑水先生)。那年,他父亲已经51岁了。父亲是个读书人,他对老来所得的幼子十分疼爱,但却从不溺爱,从小就严格地培养他、教育他。司马光6岁那年,父亲就开始教他读书,并常常给他讲一些少年有为者勤奋好学的故事,勉励他刻苦读书。  相似文献   

10.
13岁时,他被父亲送到美国加州读书,父亲希望他与同样在美国读书的哥哥有个照应.但他到了美国后不但与兄长很少来往,还故意不用父亲在银行为他存的生活费,而是靠自己打工赚钱.  相似文献   

11.
邹韬奋原名恩润,“韬奋”是他的笔名。按他自己的解释,“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以此自勉。陶行知曾两次更名,他原来叫陶文俊,青年时期因崇拜理学家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改名“陶知行”;实践使他认识到应该是“行而后知”,于是,第二次改名“陶行知”。徐悲鸿原名徐寿康。他幼时由于家境贫寒,衣着俭朴,也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学习过,常遭到别人的冷落。后来为了在社会上谋生立足,他想进“洋学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于是他便向别人借,这使他感到前途渺茫,世态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以后他一…  相似文献   

12.
谁都知道,信心是学业有成的保证,信心是通往坦途的第一步,信心是成功者应具有的心理素质。而自信又来自哪里?应来自于成绩的不断提高,来自于刻苦勤奋。明末清初的唐汝询,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喜爱读书,好学上进,但不幸在5岁时因得了一场天花病而导致双目失明。这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但这沉重的打击没有使他沉沦,当他平静下来以后,心中暗想,我眼虽然看不见了,但还有耳朵能听、心能记,只要坚持刻苦学习,照样能够成才。有了自信心,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从此他又刻苦学习起来。他每天摸到书房,听哥哥读书吟诗,边念边记。他还仿照远古时代…  相似文献   

13.
我的孩子很爱读书。5岁半的他已能阅读很多文字,理解力也较强。孩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得益于我们从小对他的培养和熏陶。 早在孩子1岁的时候,我们就常给他买书,主要想让他从小就拥有自己的书籍。那时候,他把书当玩具看待,我们就给他买撕不坏的手掌书。这些书画面鲜艳,文字不多,而内容基本都是经典、美好的童话故事,比如《丑小鸭》、《野天鹅》等。孩子的小手托着小小书,像模像样,虽然有时把书都拿倒了,还经常对书进行破坏,但我们认为,这都不要紧,在折腾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对书的感情、感觉呢。  相似文献   

14.
汪洋从6岁到现在一直在学相声,但他不拜师学艺,不参加比赛,拒绝商业演出。汪洋把相声看做一项陪伴终生的事业,但在天津读书的他,理想是回山东老家当数学老师……  相似文献   

15.
<正>胡适的父亲胡铁花中过秀才,做过知州,与邵作舟、程秉钊号称"晚清绩溪三奇士",但在胡适三岁多时就因病去世。他认为胡适天资聪颖,留给妻子的遗嘱中,一定要儿子读书上进。胡铁花去世后,家境每况愈下,但胡适的母亲仍想尽办法也要胡适读书。进蒙馆读书时,由于胡适太小,都是由大同学抱着上下凳子。由于在进学堂前,他父母就教他认识了1000多个字,所  相似文献   

16.
邹韬奋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优秀的编辑家和出版家。他的优秀编辑思想中的服务理念影响和激励着现在的编辑工作者。服务理念是邹韬奋报刊编辑思想的精华,阐述了邹韬奋服务民众、服务大目标的先进思想和具体表现形式,对现今的编辑出版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面孔     
邹韬奋:诞辰113周年 邹韬奋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初创时期的重要成员,是我国早期职业指导的重要提倡者、理论家和实践家。他1922年经由黄炎培介绍进中华职教社工作,担任编辑股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从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始,邹韬奋便对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倾注了大量心血与精力。他编译、撰写了大量关于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的著作,  相似文献   

18.
邹韬奋论职业教育的目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韬奋论职业教育的目的广东工业大学社科系刘三林华东师大教育系刘桂林邹韬奋(18951944年),原名恩润,韬奋是他的笔名。祖籍江西,生长在福建。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他是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寻找真...  相似文献   

19.
地狱在身后     
程浩 《中学生百科》2014,(Z1):40-41
2013年6月,一位叫伯爵在城堡的网友在知乎网上回答了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牛在哪儿?为什么会这样觉得?"他的回答获得了超过1万票的赞同,并通过微博,广为人知。可是两个月后,最牛小伙就走完了短暂的一生。他的真名是程浩,1993年出生的正宗90后。他从来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言他活不过5岁。2013年8月21日上午,他的生命停止在20岁。程浩没有上过学,是妈妈教他读书和写字,10岁开始阅读第一篇长篇小说,17岁开始写作。病魔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他是真正向死而生的人,但阅读和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初衷     
读书的时候,一篇小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 文章的名字叫做:读书失落。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9岁的纽约男孩泰勒·韦弗酷爱阅读,在哈德逊瀑布公共图书馆暑期"深入阅读"的活动中,他一共阅读了372本书,整整5年没有小朋友能够撼动他"读书之王"的宝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