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所以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四节英语课中所受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用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的大量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大部分学生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凹节英语课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  相似文献   

5.
王斌 《文学教育(上)》2010,(18):151-151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本人认为朗读和背诵也是克服当前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更为重要的是朗读和背诵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相似文献   

6.
王艳林 《陕西教育》2011,(1):135-135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五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  相似文献   

7.
王艳林 《陕西教育》2010,(10):52-52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四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他们平时几乎不说英语,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五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根本没有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而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看到、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英语课当中所学  相似文献   

11.
<正>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是用来交流的。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口语交际能力,就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日常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晨读外,其他时间几乎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四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早读时根本不开口读英语,其原因还是平时缺乏练习,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五节英语课当中所得到的听说训练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  相似文献   

15.
大量有效地输入与积累语言材料是提高语言口语能力的必要条件。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地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地输入与积累。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多是"哑巴英语"。这样的语言环境所带来的后果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正如发展经济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一样,学习外语也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我认为,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学英语的初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换句话说,朗读和背诵是当前中国学生克服"哑巴英语"的  相似文献   

18.
吴梦月 《学周刊C版》2011,(9):140-140
人之间最直接的、最主要的交流方式是口语表达.为了更好地与他人交流.人们不仅学习自己本族的语言.还需学习他国的语言.减少沟通的障碍。换言之.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使用该语言。然而.任何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人和积累。然而中国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和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四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  相似文献   

20.
<正>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初中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我认为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学英语的初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