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要把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尽可能地把语文教学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使之产生最大限度的吸引力,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并在已有的知识经验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知识、新问题,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如:在学习《纸船》时,当学生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后,教师对学生朗读: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明五点改进药理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教学时要注重基础医学知识的复习和临床医学相关内容的介绍;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应用比较法和归纳法进行教学,并加强有目的的习题训练,做好课后辅导答疑.  相似文献   

3.
二次函数是初三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初中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总是有很多的困惑,对学习二次函数总是无从下手,不理解函数的意义,许多学生甚至患有恐“函”病,一见到函数题就怕。那么,教师在讲解二次函数相关基础知识点时怎么能够让学生轻松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内容的全面性与侧重性相结合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是指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要考虑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不能只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而忽视其他领域的目标。教学目标设计应该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即教学目标内容应该涵盖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要有全面性观念,对三个领域的目标不可有偏废。  相似文献   

5.
陈石祥 《考试周刊》2010,(55):74-74
我国著名教育家施放剑曾经指出:“对于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为什么要进行教学?为什么要教该知识内容?假如没有该知识内容,有何如何?如何让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实现学习效能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联系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广大职业高中数学教师深刻认识到,如何在学生有效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谢广玉 《教师》2011,(6):83-83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学生有效体验知识内容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本文根据数学知识形成特性,结合新课标教学要求,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体验知识内容,提升教学效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学生有效体验知识内容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本文根据数学知识形成特性,结合新课标教学要求,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体验知识内容,提升教学效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引言:本节内容是属于高考的非重点知识,对学生只要求知道波的干涉现象及产生干涉的条件即可.因此,很多教师在处理这节课的教学时,便觉得没有多少内容可讲,从而降低了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的要求.笔者认为,对于“波的干涉”的教学,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个现象,更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它的物理实质以及研究方法,并从中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对这节课的教学仍要进行优化设计,只是在最终落点上,对学生的练习题不要求过难、过深.以下提供本节课教案一份,供广大同行参考. 教案: 教学目的: (1)认知: ①知道波的独…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研究数学美感及其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从数学关感的本质出发,为了使学生产生数学美感,数学教学中应改革教学方法,选择有数学美典型特征的知识进行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数学内容开始,多方面结合,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情感,重视知识的"留白"作用等.  相似文献   

10.
王红玲 《河南教育》2005,(10):31-31
学生在探索自然现象时,逐步产生了认识微观世界的欲望,因而对学习化学很有兴趣,初学时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是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内容多、化学现象多、化学知识凌乱,很多学生感觉没有规律可循,学习时容易顾此失彼,很难掌握,逐渐会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实,化学是中学阶段所有课程中较简单的一门课程,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注意对内容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学生就不会再感到困难。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化学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供各位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范增博  宋思晟 《文教资料》2014,(13):171-172
地理位置知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位置内容往往只作为分析区域的引子,并没有使学生在位置教学中逐渐掌握位置分析方法、形成系统的位置分析思想。究其原因有二:教师没能明确地理位置知识内容的标准;位置内容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文章旨在为提高地理位置知识教学效率提出若干建议,希望对中学实际教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教学作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内容。多年来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课题。应用题教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孩子在面对千变万化的应用题时却感到很茫然,无从下手。我们曾在中年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有75%以上的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应用题最难学,  相似文献   

13.
精读课是成人英语教学中一门重要课程,而课文教学又是精读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句型、语法、词汇及语音等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又要兼顾语言的应用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及实践,我们可将课文教学分三个步骤来进行,分别为:准备阶段、讲解阶段和练习巩固阶段。一、课文准备阶段“课文教学旨在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一个概略的认识,以免深入学习课文时产生孤立的看待语言现象与内容的可能”。(王铭玉,1999)因此,对每篇课文都应经过warm-upactivities(即:预热准备活动)。1.略读:要…  相似文献   

14.
总评 回味整个教学过程,每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一种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一、改编教材——演绎知识发展过程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往往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静态知识,而《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也就是要把“冰冷美丽”的学习材料回到“真实的情境”中,以便学生在解决“真实”的问题时,学会数学的思考,掌握学习的方法,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顾春梅 《职教论坛》2002,(16):49-49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为学生“搭梯子”,引导学生自己爬。而提问就是“搭梯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一、提问的内容1.教过的内容。也是所谓的“旧知识”。通常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掌握的内容之间有一个界限,而让学生学习激活旧有知识,并将其向新知识迁移,使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因此需要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便调整教学进度。提问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安排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也可以安排在学习新知识时,或者在复习时。2.课堂教学中没有教过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就是“新知识”。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索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启发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引起注意 ,进入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 ,形成学习期待或产生认知冲突时 ,学生才会主动参与教学 ,积极思考问题 .本文从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 ,就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启发方法略述已见 .1 激趣启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或材料感兴趣 ,把自己融合在课堂情境之中时 ,学生才会主动去质疑问难、探索新知识 ,如学习方程概念时 ,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从一个游戏引入新课 :让学生想一个数 ,说出把它除以 2再减去 3所得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7.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创设"悬念"情境、"问题"情境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的处理教材,提取课文陈述知识的内容蕴含的方法教育素材,努力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始终将学生置于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让学生通过本身的思考与活动来获取知识.学生课堂思维有较大力度,教学效果明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体现以下课堂意识: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中,有一个观点非常重要,但却又是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容易被忽视的.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过程的学习。所谓强调过程的学习.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不仅要告诉学生知识本身的内容.还要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做的意义有三点:  相似文献   

20.
编撰教科书时,编审一般会把内容繁多、结构庞杂的知识拆分成一个个知识点。教学时,倘若教师只是"照单下菜",一是会让学生学得乏味,二是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三是会造成学生学习行为的机械化。改善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是串联起知识与教学的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