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任延明 《出版经济》2003,(12):40-41
一、关于图书特殊渠道 图书特殊渠道是指同一般的图书发行渠道,即主渠道(新华发行系统)和二渠道(民营渠道)相比,通过具有随机性和成本低的交易渠道,在对图书的特点作了充分的分析后,结合当前的市场状况,实现图书向目标群体集中转移的通路.  相似文献   

2.
图书发行改革属于流通领域的改革。流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价格问题。图书发行渠道能否畅通,关键在于理顺图书商品的价格关系,改变产品经济时期由行政确定的十分偏低的购销差价率。在局外人看来,一种新书出版以后,只要读者有需求,又有众多的发行网点,就天然存在一条  相似文献   

3.
开辟发行渠道是出版社图书发行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图书发行畅通与否,关键在于发行渠道畅通与否,要做好图书发行工作,必须抓好发行渠道的开发,加强渠道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论述非正常图书发行渠道的表现入手,分析了非政党图书发行渠道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不良影响,进而论述了面对非正常图书发行渠道,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图书业的发行业务基本处于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主要分为"主渠道"--新华书店;"二渠道"--各类民营书店;出版社旗下的社办发行.在图书销售领域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之前,新华书店之所以能占据图书发行的龙头地位,是因为它拥有两把独一无二的"上方宝剑":出版物全国总发行权和教材发行权.然而,随着图书发行市场逐步放开,新华书店赖以生存的政策优势正在丧失.在图书竞争,尤其是教辅图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谁能解决好发行这个问题,谁就获得了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出版发行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化,图书发行形成了多渠道的新格局,即由:出版社——省新华书店——市新华书店——县、区新华书店——门市部,单线式的经销渠道,发展为出版社——新华书店直接经销、自办发行、独家包销、委托发行等多种发行渠道。  相似文献   

7.
张冉 《出版参考》2010,(14):I0007-I0007
我国图书业的发行业务基本处于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主要分为“主渠道”——新华书店,“二渠道”——各类民营书店;出版社旗下的社办发行。在图书销售领域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之前,新华书店之所以能占据图书发行的龙头地位,是因为它拥有两把独一无二的“上方宝剑”:出版物全国总发行权和教材发行权。然而,随着图书发行市场逐步放开,  相似文献   

8.
凌莲莲  周懿 《出版科学》2007,15(4):62-65
发行渠道在图书出版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深入研究了高教社的图书发行渠道设计,包括蓝色畅想图书发行公司成立的背景和作用,以及高教社在图书发行渠道管理上采取的措施等,并借此对我国图书发行业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出版社发行管理的分析,提出了图书发行渠道的目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矛盾.并提出了图书发行渠道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论述非正常图书发行渠道的表现入手,分析了非正常图书发行渠道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不良影响,进而论述了面对非正常图书发行渠道,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图书发行的困境,并不单指销售过程的困境,从根本上说,图书内容质量、销售渠道平台,以及回款率等一系列环节上出现的问题,都是造成图书发行困境的重要因素.要想突破图书发行困境,就要从销售渠道平台、内容质量、客户管控等方面入手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前出版社发行图书形成的外欠款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主渠道对省新华书店销售图书所形成的欠款;另一部分是出版社自办发行形成的外欠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新华书店主渠道的图书销售基本上都能及时回款,且双方由于是多年的合作关系,信用程度较高。对于自办发行,由于出版社主要对二渠道发货,业务网点多,地区分散,且这些书店鱼目混珠,信用度不同,逾期欠款或呆账较多。对出版社而言,外欠书款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自办发行中。从财务报表上看,应收书款金额逐年上升。占用出版社大量资金。  相似文献   

13.
图书发行渠道作为出版社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不稳定性对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动力以及经营效益都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对图书发行渠道的管理与合作创新已成为现阶段出版社最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学术类图书关系到出版社的长远利益和声誉,是发行工作的重点。以学术类图书自身特殊性为出发点,从图书、渠道、读者、地域性、季节性等多方面探讨学术类图书发行应注意的要点,并结合实例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图书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的设想》一文,对图书储运工作的改革提出了新看法,值得图书发行部门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仿子同志在《关于图书发行工作答客问》一文中,对新华书店的发行工作、出版社自办发行,以及图书市场竞争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提出了深化图书发行改革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参考》2006,(9X):33-33
按传统来说,美国图书零售渠道是国内发行最大和最重要的发行系统,到2002年,零售发行总额83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34.4%。书业研究集团预测,除非有不可预见的经济滑坡,到2007年图书零售可能达到102亿美元,增加122.32%,同时,在1996~2002年这段时期,零售市场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小书店的销售急速衰退,非书店零售机构包括超市、折扣店、价格俱乐部、互联网售书等占据了图书销售的大部分,超级书店、中小书店和书店以外非传统发行渠道三个部分此消彼长,角色大转换,据报道,30年来成人消费性图书零售的变化特别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忆了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出版界的两位王老——王益、王仿子在改革开放初期,主持制定“一主三多一少”图书发行改革方案,倡导图书多渠道发行,解决图书“三难”的历程,同时也介绍了两位王老对作者本人在投身图书发行改革实践过程中的鼓励和指导.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是新中国出版改革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两位王老对此所作出的贡献值得广大读者记忆.  相似文献   

19.
舒童 《出版经济》2005,(7):18-19
书业内一直有一个大家经常谈论的话题:在图书经营过程中,渠道重要?还是产品重要?图书发行渠道与图书产品是书业非同类的东西,我们很难有找到一个能够权衡两者之间,孰轻孰重定性或定量的标准,建设畅通的图书发行渠道,制造一流的图书产品,对书业良好业绩的取得两者都是最基础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渠道建设的概念往往是用在图书营销和发行领域,一条图书发行渠道建设的成功,往往能给出版社带来相对稳定的销售收入,甚至是开辟一块新的市场。因此,国内的出版社往往不遗余力地建设自身出版社的市场渠道,他们深知如果出版社能有一个庞大高效的渠道销售网络,他们便可以通过不同的图书发行渠道向读者销售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