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打破了欧美科技图书出版转型的固有平衡,并可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出版传播模式、机构市场运营模式和产业经济基础.本文聚焦欧美学术专著出版和高等教育教材出版,梳理2020年欧美科技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分析后疫情时代欧美高等教育产业环境变化对学术出版的影响,以及出版商的应对之策,探讨科技出版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开放知识理念驱动下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科技出版体系建设和高等教育学术评价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打破了欧美科技图书出版转型的固有平衡,并可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出版传播模式、机构市场运营模式和产业经济基础.本文聚焦欧美学术专著出版和高等教育教材出版,梳理2020年欧美科技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分析后疫情时代欧美高等教育产业环境变化对学术出版的影响,以及出版商的应对之策,探讨科技出版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开放知识理念驱动下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科技出版体系建设和高等教育学术评价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信息传播十分便捷。新媒体的出现,对我国科技图书编辑的数字出版创新意识培养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字出版对科技图书的影响,分析了现阶段科技图书的角色定位,阐述了我国科技图书数字编辑出版创新意识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五点建议,以促进我国科技图书编辑的数字出版创新意识培养,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科技图书承担着传播科技文明与知识的重任,相较于其他图书而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然而科技图书来稿质量参差不齐,责任编辑在审读与编辑加工中需要做一些专业的处理,方能达到出版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科技图书知识载体的价值,本文对科技图书审读与编辑加工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庄红权  刘利  薛帅 《出版广角》2021,(20):63-65
相比其他类型图书,科技图书的内容注重科学技术,专业性更强,内容更为抽象.融合出版技术在科技图书出版领域的应用,能把抽象难懂的知识从更文字、图片扩展为形象生动的声音、视频、动画,甚至是可以交互的AR/VR资源,有利于读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近年来,科技图书基于信息技术的融合出版应用已成为出版社展示知识服务能力与融合出版水平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科技图书融合出版实践出发,探讨融合出版实施的路径,以及支撑融合发展的体系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冠疫情的到来,对编辑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科技图书编辑,本文从选题策划和融合出版两方面进行阐述,阐明了新冠疫情下科技图书编辑的思考,作为编辑拥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在后疫情时代要更好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各行各业和学术研究领域,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7.
为科教兴国服务,科技图书的出版在各类图书中占有重要位置。把握科技图书的知识性,对于提高图书出版总体质量水平.意义重大。总结十几年编审工作的经验教训,本文拟从知识的适用性、先进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对科技图书进行审稿,进而从根本上采取措施,从读者意识、创新意识、整体意识和法规意识四个方面提高编辑自身的综合素质,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高素质的编辑是高质量审稿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科学传播是近年来兴起的交叉学科理论,不仅强调知识的传播,也强调科学思想、文化、观念的普及,提倡以“传播知识”作为起点,构建一种具有可持续性和人文特色的传播模型。本文阐述科学传播理论与科技图书之间的对应关系、科技图书所具有的科学传播功能,进而对图书所建立的传播模型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发现,专业类图书、教材类图书、“科学文化图书”建立了一个包含三个嵌套层级的、从“学科内部”向广义的社会世界发散的传播圈层,它尤为强调对科技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的推广和传播。就学理意义而言,本文引入了一种新兴理论视角,同时也在科学传播的观照下比较详细地阐释了科技图书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科技图书是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科学技术成果和培养提高科技队伍的有力工具。做好科技图书出版工作,对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尤其是促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提高我国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建国以来,我国的科技图书出版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科技图书出版现状,及其面临的可读性差、生存力弱、创新度低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对科技图书进行全面人文策划的必要性,提出科技图书的人文策划是关系到科技图书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科技出版功能、属性的根本性措施.文章最后从内容、编辑团队、作者选择、营销市场等方面探讨了实现人文策划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一长期以来,出版周期问题成了出版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的关注。不少人就此作过调查,寻找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但至今收获甚微。个别科技出版社的出版周期反而一年比一年长,有的竞达800多天。科技图书是重要的科学信息源,对于传播和交流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四化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出版周期长会大大降低科技图书的科学价值和使用价值,降低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还直接损害出版社的声誉。为了适应我国突飞猛进的建设形势,必须尽快缩短出版周期。  相似文献   

12.
曾菡 《采.写.编》2022,(2):145-146
为了促进科技图书出版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科技图书出版编辑全媒体融合思维的转变进行研究,文中分析了全媒体融合对于图书出版的影响,并提出了出版编辑转变全媒体融合思维的措施,包括提升出版编辑的综合素质、巩固和作者的合作、提升对"互联网+"出版思维的认知水平、积极寻找和网络运营商的合作机遇、提升数字化出版责任意识、创新出版服务...  相似文献   

13.
数字出版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与传统纸质出版并存的出版形态,并呈现出潜力巨大的发展趋势.在科技出版领域,数字出版以其先进、快速的传播手段和便捷的服务方式,为科技出版创新和升级提供了新的平台.那么,科技图书编辑是坚守传统出版阵地,还是顺应出版业态变革趋势积极转型,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技图书编辑在传统出版向融合出版转型时期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与担当。【方法】从融媒体对科技图书出版的影响、科技图书编辑在融合出版中的角色定位与担负的历史使命、融合出版对编辑素质的要求、科技图书编辑素质提升路径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认为科技图书编辑应该认清形势,转变思维习惯,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中积极自我提升,将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融会贯通,主动参与融合出版实践,实现推动出版业成功转型的结果。【结论】科技图书编辑要勇担历史重任,助力出版业转型,在数字转型的大时代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进而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全面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与担当。  相似文献   

15.
印刷术是现代化数字技术的引线。因为印刷术,500年来人类出版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图书,这些书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传播,又促使新的科技知识层出不穷,这种新知识回馈了出版业,使得20世纪下半叶,一个全新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16.
杨薇 《出版参考》2013,(18):23+25
数字出版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与传统纸质出版并存的出版形态,并呈现出潜力巨大的发展趋势。在科技出版领域,数字出版以其先进、快速的传播手段和便捷的服务方式,为科技出版创新和升级提供了新的平台。那么,科技图书编辑是坚守传统出版阵地,还是顺应出版业态变革趋势积极转型,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顺应科技出版数字转型趋势,增强数字出版意识数字出版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  相似文献   

17.
科技出版物的生产与传播,对于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程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出版工作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支柱。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科技图书出版工作一直十分重视,从1950年7月1日科学技术出版社(现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前身)正式成立,拉开了新中国科技出版事业的帷幕。    相似文献   

18.
出版高质量的标准、科技论文和科技图书对于传播科学知识、推动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编辑工作者必须重视并认真做好拉丁学名的规范编排工作,全面提升标准、科技论文和科技图书的质量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孙继芬 《出版参考》2006,(3):26-27,29
2006年1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迎来了50华诞.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是水利部直属的中央级专业科技出版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奋发图强,不辱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针,坚持"服务水电、传播科技、弘扬文化"的办社宗旨,倡导"进取、创新、严谨、团结"的企业精神,以改革促发展,开拓奋进,出版了一大批水利水电优秀科技图书.  相似文献   

20.
科技图书的出版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促进科研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新形势下,科技图书编辑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把握,提升策划高度,紧密结合市场,加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策划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