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科学家们日前宣布,他们发现先天性孤独症和一种叫作HOXAI的基因变异有关。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对57位孤独症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40% 的病人身上携带着变异的HOXAI基因。儿童只须从父母任何一方遗传这种变异基因就会轻易患上孤独症。 但为何具有这样变异基因的父母自己却可能没有患上孤独症,科学家们的解释是可能其他类型的基因抑制住了这种与孤独症有关的变异基因,从而使该病没能发作。 HOXAI是在人类胚胎成长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类基因,之所以重要是它能关闭或开启其他基因。这类基因对脑部的发育尤为重要。 美国健康协会称这一发现对研究和治疗孤独症具有重大意义。在美国大约有40万人患有孤独症,具体的症状表现为社交恐惧、强迫性行为和交流障碍。 (《人民政协报》2000年12月6日)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2011,(11):75-75
据2011年6月10日《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华盛2011年6月8日电,三项独立完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症在没有家族病史的家庭中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自发性的罕见基因突变。刊登在《神经元》月刊上的两项研究发现了增加患孤独症风险的一系列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3.
由于忙于工作,或对孩子所渴望的亲情的忽略,越来越多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患上了孤独症。在广州医学院儿童训练基地的接待统计中,约80%患孤独症孩子的父母都是高学历人士。训练基地的负责人李幸民副教授介绍说,孤独症的孩子多在3岁以下发病,虽然发病早,但恢复起来却有个漫长的过程。这些孩子一般智  相似文献   

4.
姜明月 《林区教学》2020,(3):105-108
探究孤独症患儿父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希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希望特质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00名孤独症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孤独症患儿父母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希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均显著正相关;希望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在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心理与情绪调适工作中,应重视希望干预对于提升主观幸福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孤独症儿童拥有健全兄弟姐妹的概率增加。当父母面临生活照料、职业发展、家庭运转等多重压力时,有可能引发健全兄弟姐妹对孤独症同胞的亲职化现象。本研究对孤独症儿童的兄弟姐妹亲职化现象进行梳理,呈现孤独症儿童的兄弟姐妹亲职化现象的研究进展,明晰国内外研究中亲职化现象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可能影响以及干预策略,以期为促进孤独症儿童家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4名孤独症儿童的父亲或母亲进行测量,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社会支持与常模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上的得分也无显著差异;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父母焦虑水平无显著差异;孤独症儿童父母社会支持与焦虑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孤独症患儿的父母罹患心理危机与障碍的可能性高于正常儿童的家长,其中,焦虑是孤独症儿童家长的普遍心理.研究以罗杰斯个人中心治疗理论、认知疗法理论和新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孤独症儿童家长焦虑团体辅导方案,并将活动方案实施于11名孤独症儿童家长组成的团体,共进行8次团体辅导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焦虑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对降低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焦虑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资讯     
《父母必读》2009,(5):158-159
5月1日~6月1日摇篮网鸟巢主题活动天天有;父母必读育儿智慧大讲堂纸老虎专场开讲!;亨氏被评为2008年最受消费者信赖辅食品牌;母乳喂养和吸乳器专家;孤独症儿童的福音——中华慈善总会五彩路孤独症儿童救助基金在京启动  相似文献   

9.
孤独症是一种与脑结构及功能失常有关的广泛发育障碍,这种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孤独症儿童的健康和自身发展,对孤独症儿童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会对其父母婚姻关系的造成极大影响。孤独症儿童的父母需要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以维系正常的家庭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10.
信息总汇     
"冰箱父母"养出孤独孩子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儿童行为 研究室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 授杜亚松教授表示:经有关专家研 究发现,孤独症患儿的父母都很聪 明,且受教育程度较高,但他们都有 强迫的性格,对孩子缺乏温暖,使孩 子在情绪发育中受到干扰而造成孤独 症。这种"冰箱父母"的理论认为, 孤独症患儿的大脑并没有损害,只 是父母在心理上对孩子的排斥和虐 待,致使他们逃入一个梦幻的世界。 让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与正常的 孩子一起活动,使他们在游戏和日 常交往中相互影响,可不同程度改 善孤独症患儿的病症。 (好孩子育儿网)  相似文献   

11.
对在广东省内396名孤独症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孤独症儿童父母创伤后成长水平为中等偏上;(2)孤独症儿童的症状越轻、家庭收入越高,其父母的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本科(含)以上学历父母创伤后成长水平显著高于大专(含)以下学历的父母。(3)初婚父母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显著高于非初婚(再婚、离异、丧偶)父母;(4)社会支持、安静自我、心理资本与创伤后成长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朋友支持、乐观和包容性认同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朋友支持有最大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了两组4岁儿童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互动及所涉及的数的学习。组1儿童为书面数符号表征高分者,组2儿童为低分者。57对儿童-父母对子参加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观察到的儿童日常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被试对子所从事的活动涉及到不同类型的阅读和数学学习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由父母发起;儿童早期数学发展水平可能与家庭教育的如下因素有关:家庭日常生活中父母-儿童共同活动的内容与频次,高分组儿童的父母在家中可能更加注意发起或者更加成功地发起了阅读与数学学习活动;高分组父母在与儿童互动的某些策略的运用上可能更有利于儿童的数学学习;高分组的父亲在家中可能与孩子一起参与共同活动的时间更长;高分组父母之所以更加成功地发起了与阅读和数学学习有关的活动可能与儿童本身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一例孤独症儿童的基本认数能力进行分析评估,探讨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建立规范教学常规,创设合适的教学形式,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认数教学,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认数能力,并使其在融合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孤独症家庭成员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研究.材料和方法提取粪便细菌总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V3可变区,DGGE方法检测PCR产物.结果建立了孤独症家庭成员肠道菌群组成的DGGE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的相似度为0.42-0.65,家庭内孤独症儿童与父母之间的相似度为0.42-0.68.结论 PCR-DGGE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用于分析研究人体肠道菌群结构的技术.孤独症儿童肠道菌群结构与父母的相似度较高,提示生活环境对肠道菌群的组成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孤独症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教育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本文初步探讨了奥尔夫音乐疗法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运用中,运用奥尔夫音乐疗法中的语言训练、律动训练等对8个孤独症儿童进行实验研究,将这些患儿实验前后的评估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奥尔夫音乐治疗训练是改善孤独症儿童各方面能力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中,从事各项工作都要拥有诸如合格证、资格证等证书才能上岗,专业人员更是需要数年的学习与实践才能达到专业水准。不过生活中有一项工作似乎并不需要这些,当孩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我们便自动升级成为父母,承担起教育子女的重责,做了孩子的第一任与终身的教育者,永不下岗。在21世纪,当父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准父母们少不了要做一些功课,像营养、健康、胎教等问题就很受重视。只是“养儿容易育儿难”,仅关注这些是不够的。孩子既可能成为你最贴心的朋友,也可能变成你最痛心的敌人。做父母,你心理上真的准备好了吗-要做有准备的父母,就…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孤独症是一种较严重的心理疾病。目前世界上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已达数百万,且大多数初发于两岁左右。一些患儿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矫正,往往导致智力的低下。下面是根据婴幼儿孤独症的表现特征所判定的检测项目,每项有五种不同程度的答案。请选择出与孩子最相符或接近的一种答案,并做好标记。1.孩子是否合群A.不合群 B.不太合群 C.比较合群D.很合群2.对亲人,如父母、爷爷奶奶等是否亲恋A.很冷淡 B.冷淡 C.比较冷淡 D.比较亲恋 E.很亲恋  相似文献   

18.
融合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潮流,孤独症儿童因其社会交往、沟通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障碍,在融合教育中面临诸多困境。采取质性研究范式,从家长的视角探讨孤独症儿童接受融合教育的困境,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在学前、小学、初中三个阶段都会面临学业成就、情绪行为、社会交往、适应行为四个方面的困境,并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表现。其困境程度受孤独症个体认知、行为、所在融合班级文化环境及老师和父母期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盲童、聋童、孤独症儿童、脑瘫儿童……他们虽然特殊,但也是父母的宝贝。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们能成长得更好。那父母应该怎么调整好心态去面对这样的特殊孩子?有些话,我们想对父母们说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75例孤独症儿童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对75例江西籍孤独症儿童进行调查,分析其在基本信息与家庭情况、求医诊断、治疗康复、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的孤独症儿童城镇比例大、男童远多于女童,父母职业较稳定,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家庭收入情况多数不佳。(2)孤独症儿童家长自身建设待加强,康复训练的及时性与持续性不足。(3)教育系统配套措施与满足孤独症儿童入学需求尚存差距。(4)社会支持系统对孤独症问题介入不足。对此提出普及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知识、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将孤独症教育落到实处、为成年孤独症人士建立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