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笔者在新课程实验视导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教学片断,这个教学片断折射出新课程实验给传统课堂带来的深刻变化。咀嚼、品味这个教学片断,至少给我们以下两个方面的启示:启示一:课堂是预设,更是生成;启示二:教学是顺应,更是提升  相似文献   

2.
覃慧 《四川教育》2009,(7):65-66
[案例]“游”字教学的两个片断片断一:时间:2003年10月地点:走马小学对象:一年级学生过程回放:多种形式的拼读后,  相似文献   

3.
以下是两位教师教学“探索事物搭配规律”的片断: 片断1(教师A执教) 课始,多媒体显示:一袋牛奶、一袋面包。 师:同学们,这时让你选择早餐,有几种搭配方案?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P85页(统计》教学设想:因为一年级小朋友在上学期已初步接触过统计类的问题,因此我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了两个片断。片断一:让学生根据各种气球的数量,能涂写统计图并提出问题。片断二:发放调查表,统计学生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以此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统计的方法。在片断二中,我预想: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会更加高涨,学生的潜能一定会充分发挥,学习的过程一定会充满情趣,但我没想到实际的情景会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片断教学六法定西县西巩驿学区杨天明教好课文中的重点片断,是教好全篇课文的关键。但是,由于教材表现手法各异,怎样做好,并无定法。这就需要教师从具体教材内容出发灵活选择教法。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创设情境法对形象鲜明的片断...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实录片断 片断一:小组合作《谁能打动我的心》师:面对这笔500万的巨额奖金,如果你是李妈妈,你打算怎么做?阐述自己的打算,并在全班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教授《木兰诗》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畅谈你心目中的木兰形象。以下为该问题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8.
陈琴 《云南教育》2004,(20):48-48
笔者参加“常州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听了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美丽的丹顶鹤》记录了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并作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进学校随堂听课的教研活动中,一些教学片断引发了笔者对历史课堂如何发挥教学机智、期待生成新知的思考。相关教学环境及现场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秦梅 《四川教育》2005,(4):20-21
“年、月、日”教学片断描述:师: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们除了解了年历卡片上每个月的天数,还发现了哪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近日听了三年级一堂《品德与社会》课,老师选的话题是《挑战困难》,其中有一个教学片断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教学案例 最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其中有一个指导朗读的片断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第三册(人教版)典型课例片断与评点(三)江西省电化教育馆教材制作部评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主编崔峦和公鸡比美。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理解句子,而且培养了初步的归纳能力。《静夜思》教学片断执教:鹰潭一...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刚听过一节“秒的认识”的课,以下片断引起我的思考。 教学片断 师:我们请3个同学跳绳,再请3个同学来拍球。其他同学可以写字、做口算,等等,看看一分钟到底能做多少事。  相似文献   

15.
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训练学生把一段话写清楚(言之有序)、写具体(言之有物)。那么,怎样指导好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起步训练呢?根据三年级教材的写作要求,我确定了作文起步训练的重点为训练记事和状物的片断。这个课外训练计划的重点可分为三步走:1、训练记事性的片断;2、训练状物性的片断;3、训练先总后分的片断。一、训练记事性的片断。要把一段话写具体,并做到言之有序和言之有物,必须注意这样两点:1、写一件事,一般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下来的。因此,要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关联同如:…  相似文献   

16.
徐洁萍 《教学随笔》2007,(6):39-39,35
【教学片断】 在教研组里听了这样一节课,感觉有点让人啼笑皆非。某君上《滥竽充数》,前面一直上得很不错:  相似文献   

17.
一、尴尬的境遇 近日.笔者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遭遇了从未有过的尴尬,现撷取主要教学片断与大家交流。 片断一:“圆的周长我知道怎么算!”  相似文献   

18.
凌丽萍 《广西教育》2006,(1A):67-67
关注之一:课堂资源的有效利用 教学案例:《小统计》教学片断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调查小组成员最喜欢看哪种书,然后小组汇报,绘制对全班同学统计的统计图,并填写统计表。  相似文献   

19.
1 理解变量的意义 笔者意图通过一两个形象的比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变量的意义,教学片断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0.
蒋明 《科学课》2008,(12):20-22
一、教学案例 《蜡烛能燃烧多久》片断——杯中的氧气烧完了吗? 师: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生: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足够的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