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帛本《系辞》与《易之义》《要》篇在论说天地概念时,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帛本《系辞》将天地概念分别归置于两大对立统一的范畴系统之内;《易之义》与《要》篇则提出了"三才之道"的范畴系统,将人与天地并称。今本《系辞》与帛本《系辞》也有很大的区别。今本《系辞》中与帛本《系辞》不相契合的文字,与《易之义》《要》所论的"三才之道"范畴系统更为贴近,体现了浓厚的儒家特色。  相似文献   

2.
帛书<易传>整体形成在秦代<挟书律>施行之前,帛书<易传>的散乱期和<挟书律>的施行期基本重合,帛书的整理期在<挟书律>废除到汉文帝前元十二年之间.帛本<易传>中<说卦>前三章的归属问题,帛本<系辞>与今本<系辞>的先后关系问题,帛书<易传>的成书时间问题,都可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帛书<易传·要>第四章<损><益>卦论是整个帛书<易传>中最精彩的一段文字,孔子称之为"损益之门"和"易道",可以说是整个春秋战国<易传>思想的一个结晶,是汉代易学思想发展的基石,但是却没有在通行本中流传下来.本文通过对损益卦论内容的分析,将帛书<易传>中<二三子>、<系辞>、<易之义>和<要>四篇文字的内容与今本<易传>中"乾坤之门"论说进行梳理和比较,并将这种梳理与帛书和今本两种<易传>传播历史脉络的梳理相结合,试图找到为什么损益卦论没能流传的原因并认为如果将"损益之门"与"乾坤之门"结合在一起作为理解<周易>的经和纬,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较为方便地入<周易>之门.  相似文献   

4.
帛书《易之义》对《周易》经文义理方面的阐发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论其性质、特征,一种是按照论乾坤两卦的模式下贯而来,突出文武调和的思想。《易之义》论易卦性质与特征的价值取向是中庸、中和,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和之至"与中庸和阴阳相济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赵丽丽 《教师》2012,(26):127-127
本文从文学史料、美学范畴角度,针对今本《文子》黄老道家思想中人性关怀理念的进步性和启悟性进行阐释和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归纳演绎等方法的运用和重构,从"尊生、重生"和"民本思想"两方面来探究今本《文子》的人性关怀问题,明确今本《文子》的思想归旨,理解其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今为"是《宋本玉篇》界定字际关系的术语之一。它揭示汉字之间复杂的字际关系,本文对《宋本玉篇》字头和"今为"所辖字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状态。  相似文献   

7.
《诗》、《易》制作年代试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系辞系统之最终编订,当在周代王官之内。要探索《周易》系辞系统的制作年代,必须分清楚系辞(卦、爻辞)的编订年代和系辞(卦、爻辞)所引用的古歌、文献的制作年代。《周易》卦、爻辞所引之古歌、文献,系出自周族旧典,有的年代相当古早;但《易》到西周中晚期(宣王之世)已基本定稿,最晚收入《易》卦爻辞的歌诗、谣谚应不晚于宣王之世。“宣王中兴”与《诗》、《易》文本的编订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礼记.学记》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也是关于修养之学的论著。这一双重性质本是相互通融的,但由于"学"与"教"从古代的统一走向后世的疏离,《学记》便有了双重性质的分殊。与"教"相比,"学"是《学记》中更核心的概念,因此《学记》的根本性质是关于修己之学的论著。将《学记》仅看作教育文献,仅从"教"的角度强调它的教育思想,显然不能全面理解它修己治学的真正内涵。今之教育当以修己为学问之根本。  相似文献   

9.
《类篇》是一部以"《说文》为本"的字书,它体现了对《说文》的继承和发展,《类篇》所收《说文》新附字与大徐本之间在释义内容上有同有异,异大于同,这种差异又有"小异"和"迥异"之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徐本《说文》和《类篇》的释义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不仅是由于各自编纂体例的不同而造成的,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与当时的社会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今本《益稷》"懋迁有无化居"句当在"化居"之前断开;《益稷》"在治忽"历来异文众多,当依《汉书.律历志》作"七始咏";《益稷》"朋淫于家"本或作"风淫于家";《高宗肜日》"天既孚命",汉石经作"天既付命",汉石经"付"为本字,今本作"孚"者为借字;今本《康诰》"殪戎殷",汉石经作"壹戎殷",当以后者为宜;《尚书.武成》"一戎衣而天下大定"释为"一着戎衣而天下大定"为牵强附会之词,应理解为"一次用兵伐殷而天下安定"。  相似文献   

11.
《陆疏》原书久佚,而《孔疏》征引最多,《陆疏》今本均为辑本,是以元明丛书为源头而形成的今本系统。探求《陆疏》今本与《孔疏》的关系、在《孔疏》基础上以哪些方式作了哪些增补与改动,是探求《陆疏》今本的祖本原貌、进而确立《陆疏》今本间关系的基础。今本《陆疏》主体辑自《孔疏》,其条目名皆取《诗经》某句,大体与《诗经》篇目对应,使名、物、证三位一体,当是辑录者所为;有些未对应条目,或因辑补时“冠名”致误,或出于某种编纂需要而有意为之。而辑撰的主要方式有增补句首名物词、合辑不同语段、拆分同一语段后增补、整合《孔疏》所引其它文献、将《孔疏》文羼入,甚至据其它文献臆补等,这也造成今本《陆疏》较之唐宋文献所引“膨胀”许多。  相似文献   

12.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第一次将"骚"单列为一种文体,萧统的文学观显然受到刘勰的影响。《昭明文选》按文体编排,将"骚"单列,在"赋"、"诗"之后,位居第三。《辨骚》篇中由于刘勰的宗经思想带来了理论上的矛盾,并对楚文化及战国文化对楚辞的作用论述不足。  相似文献   

13.
鲁教版《史记选读》第二单元第四课《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有这样一段话:"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教学参考书》及各种版本的译文都将"公子故过之"的"故"解释为"特意",将"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一句翻译成"我本不该再去拜访朋友,今天公子竟特意陪我拜访他"。  相似文献   

14.
《孙强玉篇》,唐孙强修订。宋陈彭年等人《大广益会玉篇》之后逐渐亡佚。今从金人书中发现,辑校成书,共30卷,545部,22872个条目。《韵》,辽人佚名撰。原为韵书,今仅存辽行均《龙龛》和金邢准《新修篇海》的注文中。辑录23547个条目,比孙书规模还大。《小学钩沉三编》,有65种书目、两万多条目为《小学钩沉》和《小学钩沉续编》所没有,《史籀篇》、《姓苑》、顾野王《玉篇》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描述了心目中理想的五言诗,提出了"清丽"范畴。文章立足《明诗》篇,阐释"清丽"的内涵,探讨"清丽"概念产生的时代环境,梳理与刘勰同时代的文学批评家对"清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刘勰与钱钟书:文学通论——兼谈钱钟书理论的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比较的对象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钱钟书的《谈艺录》,以及钱氏1946年36岁或以前完成的其它文学论著。文章依据《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从"原道"到"隐秀",作刘、钱文论的比较,对二人论比喻和论言外之意着墨较多。二人"打通"复"圆览",直探文学的核心。论文通过对若干文论概念(或范畴)的比较,说明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古学今学道术未裂,"大同诗学"(commonpoetics)可以成立。有论者谓钱氏的《谈艺录》(以及《管锥编》)都属札记式书写,缺乏体系,而有微词。论文指出,钱氏固然有其具备体系的文论篇章,其《谈艺录》(以及《管锥编》)自有其"潜"体系或"钱"体系;钱学学者就钱著作内容加以分类、整理、建构,当可形成"显"体系。  相似文献   

17.
熊克《中兴小历》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编撰的重要参考史料之一,今存《要录》中称引者近五百处,考察其所引《小历》性质,不仅有利于了解《要录》自注引书情况,史料选择、编撰过程,也有助于对《要录》注文乃至《要录》本身的校勘。通过考察今存《皇朝中兴纪事本末》与《中兴小历》的关系,比勘两书与《要录》的文字异同,以及检核南宋史料对《中兴小历》的征引情况,可以大致认为,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所引“熊克《小历》”,应当是今存《皇朝中兴纪事本末》而非今本《中兴小历》。  相似文献   

18.
刺取彭本与今本《史记》及三家注的异文八例,讨论彭本在今升级《史记》校点本中可以利用和值得参考者。  相似文献   

19.
《三峡》入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其他三篇文章分别是《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山川美景”。可见,编者将《三峡》纳入富有文学性的“山水文”范畴。  相似文献   

20.
陈军 《上海教育》2011,(12):64-66
"思"在《论语》中是一个含义深广的独立概念,是贯穿全书的一条思想线索。"思"在全书中出现24次,是一个关键词。其实,全书各条无不体现了"思"的要义、要领和要害。孔子之"思",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教育学范畴的概念。首先,在《论语》中,"思"与"学"是不能分开来的,是孔子哲学思想的一对范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