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功的过程总对应着能量的转化从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角度来看,做电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并且消耗多少电能,就能获得多少其他形式的能结合欧姆定律导出W=I2Rt、W=UR2t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用电器(即“纯粹电阻”电路)的电功的计算当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为Q=I2Rt,而当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时,电功等于电热,即Q=W=UR2t=I2Rt=UQ=Pt例1电炉丝通电后热得发红,而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却不怎么热,这是因为()A通过电炉丝的电流比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大B#铜导线的电阻小,因而产生…  相似文献   

2.
正确理解和使用焦耳定律焦耳定律是定量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将电能转换为内能的定律.焦耳定律数学表达式为Q=I~2Rt,导出公式有Q=UIt和Q=U~2/Rt.导出公式中前式为普遍适用公式,后式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需要说明的是,Q=U~2/Rt和Q=UIt  相似文献   

3.
实验原理: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的温度升高,电能转化成导体的内能,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描述电功转化为电热的规律是Q=I2Rt(t为通电时间).又因为Q=cm△t(△t为温度变化值),所以在比热容c,质量m相同的条件下,Q∝△t,故焦耳定律研究的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就可以通过温度变化值△t直观形象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在九年级物理中,有欧姆定律I=U/R、电功公式W=UIt、电功率的定义式P=W/t、电功率的又一公式P=UI以及焦耳定律Q=I~2Rt等这些公式.其中W=UIt、P=W/t、P=UI和Q=I~2Rt对所有用电器都是适用的,而对于欧姆定律I=U/R来说,仅适用于Q=W的导体或用电器.也就是说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仅适用于能把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导体或用电器.那么,Q=W的导体或用电器有哪些呢?有导线、电阻丝、定值电阻、普通照明灯(白炽灯)以及电热器等.  相似文献   

5.
电动机俗称“马达”,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从能量的角度来看,电流通过电动机,电流做功为W=UIt,由此减少的电能△E=UIt.电能中有小部分通过电阻热损耗转变为内能Q=I^2Rt(焦耳定律),还有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对外输出.由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有UIt=I^2Rt+△E机,或功率表达式P电=P损+P出.不难看出电功UIt〉电热I^2Rt.化简得U〉IR,即U≠IR.可见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在电动机这类非纯电阻电路中不再适用,这往往成为学生解决含电动机电路问题的思维障碍.下面举例说明解答含电动机电路问题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6.
焦耳定律公式Q=I^2Rt和电功公式W=UIt是有着互相联系、又有着本质区别的两个基本公式。我们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如电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电流产生的热量实质是电能和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对于电路中只含电热器等纯电阻元件,那么电能将全部转化为热能,  相似文献   

7.
下面有三位同学对焦耳定律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第一同学根据Q=I2Rt说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正比,二位同学根据Q=U2Rt说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比,第三位同学根据Q=UIt说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无关.三位同学都感觉自己说法正确,理由充分,于是争得面耳赤,最后到老师面前讨个说法,老师的结论是三位同学都不.为什么呢?其原因是对焦耳定律缺乏正确的理解.首先,焦耳定律揭示了电流通过导体时热效应的规律,实质定量地表示了电能向热能转化的规律.由大量实验总结得出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统编初中物理课本下册97页中有这样一段论述:“Q=0.24I~2Rt适用于任何用电器(或电路),而根据这个公式和欧姆定律推导出的Q=0.24UIt、Q=0.24U~2/R t,只适用于电炉、电烙铁这类使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纯电阻性用电器,不能用在电动机或充电的蓄电池上。”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似乎欠妥的。因为:  相似文献   

9.
1.132000 440 110 1.8 19245.6 2.火地零3.180 60 4.(1)电流(2)根据焦耳定律Q=I~2Rt,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就越多(3)大功率的用电器交叉使用;根据用电器功率换较粗的输电线;做好电路的散热工作等5.C 6.D 7.B 8.D 9.A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中提到:电热器的发热体是由熔点高、电阻率大的合金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的。要求合金丝熔点高比较容易理解,但为什么又要求合金丝电阻率大呢? 有人这样解释:根据焦耳定律公式,Q=I~2Rt,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电阻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一、电功 1.概念 可以从三个方面加深对电功的理解。 ①电流可以做功。 ②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能的过程。 ③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 2.公式 ①基本公式是W=UIt. ②由电压概念得W=UQ. ③运用欧姆定律推导得W=(U~2/R)t,W=I~2Rt. ④由电功率的定义得W=Pt. 3,单位 焦耳,千瓦时、度. 换算关系是 1千瓦时=3.6×10~6焦耳=1度.  相似文献   

12.
李钢 《物理教师》2014,(7):48-50
焦耳定律是中学物理中重要的电学定律,Q=I2 Rt是能量转换中电流通过电阻时做功将电能转换为内能的定量计算公式。对于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用传统的煤油吸热法时间较长,长年以来很多教师或实验研究人员试图改进或更新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改进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进温度的显示方法,例如相同的瓶子装满煤油,瓶塞上插相同内径的细玻璃管,通过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多少反映热量的多少。(2)提高电阻丝的发热功率,例如适当提高电源的电压。  相似文献   

13.
一、当电动机转动时,电功大于电热,欧姆定律不再适用 当电流通过有电阻的导体时,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导体发热,从而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热量,简称电热Q,在电阻为R的导体中,设通过的电流为I,则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的大小可根据焦耳定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4.
题目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380V,线圈内阻为2Ω,线圈中电流为10A,则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1s消耗的电能W为——J,产生的热量Q为——J. 四位同学在求上述习题中的W和Q时,因应用公式不同,计算出四组不同的答案: 甲:根据已知条件U=380V和I=10A,应用W=UIt和Q=I2Rt的变形公式Q=UIt求得W=3800J,Q=3800J.  相似文献   

15.
焦耳定律的公式Q=I^2Rt是计算电流通过电热撂(或电路)产生的热量的普遍适用公式,式中I、R、t的单位分别是安培、欧姆和秒,热量Q的单位是焦耳.  相似文献   

16.
张友金 《中学理科》2004,(10):47-48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Q=I^2Rt.  相似文献   

17.
用焦耳定律Q=I2Rt计算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它和电压U、电流I、电阻R、时间t、功率P等物理量都有关系,而且可以和热量计算公式Q=cm△t 结合起来,因而在应用上有多变性,容易出错.  相似文献   

18.
电磁感应中求解做功和电热能是一种常见题型,其解题途径往往有两条:一是用Q=I^2Rt直接求解;二是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进行计算。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学数学知识的限制,公式Q=I^2Rt不能随便乱用,当导体运动情况不稳定,电流变化无规律时无法直接求解,即使电流变化有规律,也只能讨论两类情况:其一是电流I恒定或以方波规律变化;二是电流I以正弦规律变化,此时可根据电流热效应利用有效值计算焦耳热、求解外力所做的功。  相似文献   

19.
题目:如图所示,两根电阻丝串联在电路里,每根电阻丝上都插有一根火柴头,已知电阻值R_1>R_2。通电后,哪一根火柴头先燃烧起来,为什么? 错解:因为R_1和R_2是串联,在通电时电路中的电流I相等,根据焦耳定律Q=I~2Rt在相等的时间内,R大的放出的热量多,所以R_1上的火柴先燃烧起来。 解析:实际上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设两电阻的长度  相似文献   

20.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焦耳定律.只要有电流通过电阻,就一定会有电能转化为内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