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红楼梦》脂评本自上世纪30年代胡适“发现”以来,一直被红学界认作研究《红楼梦》最有价值也是最为可信的本子。但对脂评在《红楼梦》问世后一百七十余年方始“出世”,其真实性究竞如何,后人还是有权利质疑的。欧阳健《还原脂砚斋》一书对脂砚斋及脂评本的存在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奉脂评本为红学研究圭臬的人为保卫自己的“精神饭碗”和“研究成果”,必须作出有效的反应,否则己之研究成果当存在付诸东流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从甲戌本“凡例”和正中提到的五个书名入手,结合脂批和曹家史料,认为脂砚斋即是曹雪芹之叔曹Zhao,曹雪芹在自己旧作《风月宝鉴》和曹Zhao自述经历之述本的基础上,融合曹家两代人的兴衰,艺术性地创作了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已卯本》、《庚辰本》两个本子中所存在的“题记”、“夹条”和“脂批”入手,探讨了这两个本子的密切关系,认为《已卯本》和《庚辰本》是一个本子在一次定本中两个阶段的产物。它们都是脂砚斋最后一次审定《石头记》过程中的成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行为。  相似文献   

4.
己卯本(又称脂怡本和脂配本)与庚辰本(又称脂京本或脂评本),这两个本子的评语是有大量差异的。冯其庸同志在其《论庚辰本》一书中,一方面也承认这两个本子有大量的异文,承认这两个本子的评语有差异,但是同时他又肯定“庚辰本现今已证明是完全照己卯本过录的”。怎么解释这个矛盾呢?关于正文中的异文,他说:“对于庚辰本不同于己卯本的某些文字的来历仍然不明。因此要十分确切地毫无遗漏地了解从己卯本到庚辰本的全过程,还有待于资料的出现和更好地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脂砚斋新解     
曹雪芹于乾隆二十五年回北京后,脂砚斋协其整理《红楼梦》书稿,并加评语,故名“脂评”,现存脂评《石头记》主要有北京大学藏本七十八回,清刘铨福原藏本十六回,清怡亲王府抄本四十一回又两个残回,清蒙古王府抄本前八十回等。“脂砚斋”是谁?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有人认为“脂砚斋”即史湘云。“余(脂砚斋)尝哭芹,泪亦待尽!”“脂砚斋”究何所指?此乃红楼公案之一。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历史上第一位红学家”的脂砚斋,因为与《红楼梦》作者的特殊关系,历来倍受研究者的推崇,脂批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具有权威性的文献史料;相形之下,脂批的美学价值,人们的评价就低得多了,有人甚至认为那只是一些“写得庸俗不堪,一塌糊涂的,又无聊,又蹩脚”的货色(徐迟:《如何对待脂砚斋》,《花城》1979年11月),予以彻底的否定,虽有美学家站出来为之抱打不平,说“脂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关于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方面的一些资料(这一点过去学者多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脂批本第53回,在讲到贾母元宵开夜宴的厅上摆设的时候,多出了长达近500字的篇幅的一大段,对其中"缨络"的来历作了详细的交待。从艺术逻辑、生活逻辑、作者的写作习惯等五个方面论证了这一大段不是曹雪芹的作品,而是不懂小说创作ABC的脂砚斋们所制造的假冒伪劣。  相似文献   

8.
研究《红楼梦》的材料主要来自“脂批”。由于“脂批”是手抄本,存世量很少,一般人很难看到,所以《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集校·增补本》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李贺诗集”卷二《感讽五首》之二诗有二句曰:“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我翻过古代许多版本的“李贺诗集”,此处“摇扬”二字之“扬”,皆作提手旁之“扬”,无作“木”旁之“杨”者,但有个别的版本如《锦囊集》、四库全书本《昌谷集》、清姚文燮注本《昌谷集》此处却作“垂杨”.“李贺诗集”卷四有《新夏歌》一首,篇末二句曰:“三月摇杨入河道,天浓地浓柳梳扫”,其中“摇杨”之“杨”,许多版本都作“木”旁之“杨”,但也有个别的版本如《锦囊集》、《全唐诗》之李贺诗集此处则作提手旁之“扬”.李贺诗这两处之“摇杨(扬)”,作“垂杨”和尚有作“摇漾”者暂不论.而以《感讽诗》作“摇扬”和《新夏歌》作“摇杨”者居多(如《协律钩玄》、光绪四年宏达堂开雕本的《李昌谷诗注》,也有《感讽诗》和《新夏歌》皆作“摇扬”者,(如吴汝纶评注本《李长吉诗集》,《全唐诗》之李贺诗集)还有人认为这两处皆应作“摇杨”者(如今人刘衍《李贺诗校笺证异》.①)应以何者为长呢?虽一笔之差,却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含义迥别,不可不辨.  相似文献   

10.
在各脂评本中,甲戌本是较突出的,且似较早。甲戌本之得名由于在本书正文有这么一句:“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现存的胡适藏本却非乾隆甲戌年所抄,其上的脂批多出于过录。这本的特点,在此只提出两条:一早一晚,都跟脂砚斋有关。所谓早,即上引语,甲戌为一七五四年,早于己卯、庚辰约五、六年,  相似文献   

11.
1994年4月,原江苏省社科院欧阳健副研把他两年间发表的红学论文汇为《红楼新辨》出版,并在“内容简介”中称此书是第一部向“新红学”进行“尖锐挑战”的著作;还说:由他“首创”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论》“是后出的伪本”,脂本中涉及曹雪芹生平家世和素材来源的批语“都是不可靠的”诸说;而程甲本才是《红楼梦》的真本”,云云。这种违背常识的怪说,在同年7月,就遭到中国红楼梦学会负责人的严肃批驳,斥之为“非学术非道德的喧闹”,并呼吁全国红学界为捍卫红学研究的健康学风而论争。成立于80年代中期,一向以勇于创新、敢于…  相似文献   

12.
论胡适的“红学”研究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胡适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红学”研究始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直到他逝世的前三天,还在答复金作明先生的信中.谈及有关(红楼梦)版本的辨伪问题,表现出他对“红学”研究的极大热情。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六十年代初,在延绵四十年的时间里,胡适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从事“红学”研究,先后写出十余万字的理论著述,其全部篇目排列如下:《《红楼梦》考证》(1921年)《跋《红楼梦》考证》(1922年)《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1927年)《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1928年)《跋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钞本》》(193…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与《金瓶梅》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两朵奇葩。凡是从事古典小说研究的,总是把二者相提并论,进行比较评判,从各个角度探索其关系,品评其优劣。《红楼梦》尚在创作之时,脂砚斋阅评就多次指出二者的渊承关系。例如“庚辰本”第十三回写贾珍为可卿买棺一事,脂批云:“写个个皆到,全无安逸之笔,深得《金瓶》壶奥。”的确,从作品题材到思想内容,从创作方法到人物塑造,都可以看出二者继承发展的密切关系。然而,从中医药描写的角度来审视二书的异同却是一个新的课题。事实上,两部小说对中医药的大量描写,是很有研究价值的。1《…  相似文献   

14.
王理尧 《初中生》2007,(3):23-23
2004年9月20日《现代教育报》第三版《青春期教育呼唤理想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种青春期教育读本层出不穷,但真正能作为学校性教育理想教材的版本却显得洛阳纸贵。”这里的“洛阳纸贵”明显用错了。本来作者是想用这个成语来表达与“层出不穷”相反的意思,以示“学校性教育理想教材的版本”缺乏。但因不知“洛阳纸贵”这个成语的来历,弄不清它的意义,反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胡适先生为研究《醒世姻缘传》这部巨著花费了数年时间。从取证,注释到论证,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这种刻苦的求实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但胡适在该书中有关“照”字的注释,我不敢苟同。胡适先生在他写的附录三《醒世姻缘传》考证第六,从《聊斋》的白话典词证明《醒世姻缘传》的第一节例十三中是这样注解的:“照”、“朝”:“挡”、“招架”。其意是:“照”与“朝”在当时的方言区中用法相通,当“挡”或“招架”讲。《说文解字》上讲:“照”,明也。从火,照声,之少切。说明了“照”字的来历、本义  相似文献   

16.
“红学史”是个“耗散结构”嘤鸣《红楼梦》创作于清代乾隆年间,在创作过程中,便有脂砚斋、畸笏支等曹雪芹的亲友传抄评点。批评几与创作同时起步,为世界文学之一绝。二百余年的“红学史”,若从文艺研究新方法的角度观之,是一个“耗散结构”。“耗散结构”是当代自然...  相似文献   

17.
“新嫁娘诗”是黄遵宪未收入《人境庐诗草》的组诗 ,《人境庐集外诗辑》( S本 )与《梅州文史》( M本 )均有收录 ,但文字互有出入 ,且 M本还多出一首。本文将这两个版本作了对勘 ,认为 M本胜一筹 ,在黄遵宪的佚作中应得到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中的《君子偕老》、《鹑之奔奔》两篇,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斥责卫宣姜与庶子公子顽“乱伦”、“淫乱”。对两周的婚姻俗制的考察,可证明“乱伦”、“淫乱”之说并不成立;着眼于诗歌本身的事义分析才能尽可能地回归本义。  相似文献   

19.
以今通行之《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为校勘对象,取历来《汉书》之主要版本北宋景祐本、明汲古阁本、乾隆武英殿本、王先谦《汉书补注》对校,并结合《汉书》体例、《释文》所载经书文字音义等,比勘同异,权衡比较,最终证明通行本《艺文志》“桑毂共生,大戊以兴;鸲雉登鼎,武丁为宗”一句“毂”当作“毂”,“鸲”当作“雊”.至于致讹原因当与文献流传及文字音韵流变等历时性因素有关,此误亦反作用于文献之理解与阐释,可谓一字之误,关乎宏旨.  相似文献   

20.
《宣和遗事》中的“底”和“的”都兴宙《宣和遗事》又称《大宋宣和遗事》,书约著于宋末,即公元十三世纪中叶。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署名“学山海居主人”。《重刊宋本宣和遗事跋》云;“原本多讹舛处,复赖旧抄校之,略可勘正。版本甚旧,以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