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自1977年首次用多模光纤成功地进行了光纤通信试验。0.85微米波段的多模光纤为第一代光纤通信系统。1981年又使用1.30微米多模光纤的通信系统,为第二代光纤通信系统。1984年实现了1.31微米单模光纤的通信系统,即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90年代初期又实现了1.55微米单模光纤通信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宽带光纤通信技术的特性,重点分析了宽带光纤点到点无源以太网光纤系统EPON和GPON的特点,展望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光纤通信的发展以及光纤宽带的普及都带动了国民网速的提升和网络环境的改善。但这一切的理论基础仅仅来源于中学课本中一个简单的光学实验"光的全反射"。本文通过对光的全反射实验的讨论介绍了光纤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过程,以及光纤通信对网速提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塑料光纤企业的崛起是我国光纤通信业的一个亮点.除了柔韧性好、布线方便,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等特性也使得塑料光纤成为国内光纤制造业的新宠.随着材料制造、光器件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发展,POF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市场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广阔.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光纤连接器的概念,着重讨论了光纤连接器的性能,对插入损耗、回波损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讨论了光纤连接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结合光纤通信系统设计、施工的实践,概述了光纤通信的进展,探讨了光发送机、光纤光缆、光接收机等影响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最终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归纳了工程竣工测试内容。  相似文献   

7.
概述1随着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延伸和全光通信网络的兴起,光纤损耗成了限制光信号传输的重要因素之一。年代90初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出现及其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已给光纤通信技术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掺铒光纤放大器在1500mm窗口既可以将数字信号,也可以将模拟信号进行直接全  相似文献   

8.
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掌握更多的有关光纤通信知识成为教学中一个新的要求。光纤通信与电缆通信相比,其工作原理是很相似的,不同的地方就是传输信号的载体是激光而不是无线电波,光纤通信以激光作为传输介质,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实现以光为载体的信息传输。光纤通信系统主要包括:电光转换装置、光纤光缆和光电转换装置等。下面实验可演示光纤通信过程,展示光纤通信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9.
波分复用(WDM)是推动光纤通信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网络扩容技术SDM和TDM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大容量传输的需要。WDM技术充分利用了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实现了大容量光纤传输。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前线性光纤通信的概况,分析了发展非线性光纤孤子通信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光纤孤子通信的物理机制、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指出超长距离、超高速、无误码及全光通信将是未来光纤孤子通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由于光纤的吸收和色散,光信号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并产生波形畸变,使误码率增高,信息传输质量降低,限制了通信距离。为满足长距离通信需求,必须对光信号进行中继放大处理。光纤放大器具有输出功率大,增益高,工作频带宽,放大特性与偏振态、数据格式及系统比特率无关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由于光纤的吸收和色散,光信号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并产生波形畸变,使误码率增高,信息传输质量降低,限制了通信距离.为满足长距离通信需求,必须对光信号进行中继放大处理.光纤放大器具有输出功率大,增益高,工作频带宽,放大特性与偏振态、数据格式及系统比特率无关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利用纯度极高的玻璃拉制成极细的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光电变换,用光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光缆通信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使用历史,这段历史也就是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和光纤光缆的发展史。本文主要综述我国光纤通信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光纤接入网(或称光接入网)(Optical Access Network,OAN)是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并利用光波作为载波传送信号的接入网,泛指本地交换机或远端交换模块与用户之间采用光纤通信或部分采用光纤通信的系统.在北美,美国贝尔通信研究所对一种称为光纤环路系统(FITL:Fiber In The Loop)的概念进行了规范,其实质和目的与ITU-T所规定的OAN基本一致,只是具体规范稍有差异,因而一般两者(OAN与FITL)可以等效使用,不做区分.只有强调某一项特有功能(如维护操作通路)时再区分是OAN还是FITL.多数情况下,OAN和FITL可以换用.  相似文献   

15.
单模光纤的色散和损耗特性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纤的色散引起传输信号的畸变,而损耗则引起光能的衰减,因此色散和损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传输系统的通信容量和中继距离.目前长距离、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中多采用单模光纤,故测量单模光纤的色散和损耗特性非常重要.简要分析了光纤的色散和损耗的概念,然后分别介绍了用相位移法和插入法测量单模光纤的色散和损耗的实验方法与系统.该实验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单模光纤的色散和损耗特性测量需要,设备简单、集成度高、成本低、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光纤通信以其信息容量大、保密性好、重量轻、对电磁干扰免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工业、计算机等领域。随着各级各类光纤通信网络的大量建设和运行,各种故障也随之而来。在光纤通信系统故障处理中故障定位的一般思路为:先外部,后传输。也就是说在故障定位时,先排除外部的可能因素.如光纤断裂、电源中断等.接着再考虑传输设备。  相似文献   

17.
光纤通信是以激光作为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当前,光纤通信正在向着大容量、远距离、小型化方向迅猛发展,通过对光纤通信工程中主流连接器的类型,特点及其工作原理的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光纤通信介绍的同时,对网络问题的产生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光纤收发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选择光纤收发器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光纤熔接的自动化程度,减小光纤熔接损耗;方法:通过第四代光纤熔接机的实践操作、国内外同类机型的使用对比;结果:第四代光纤熔接机是计算机技术在光纤熔接中应用典范,熔接损耗已达0.02dB左右:结论:从第二代光纤熔接机引入计算机技术开始,熔接机发展到第五代,第四代熔接机在光纤通信领域起着骨于作用,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熔接损耗已经很小,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计算机远程熔接控制和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全自动光纤熔接,可作为以后的研究探讨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数字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开设了光纤传输特性测试实验,其中对于光纤损耗的测量方法普遍采用的是插入法,为了让学生掌握如何在工程实际中进行光纤损耗的测量,在实验中引入了基于光时域反射仪(OTDR)进行测量的后向散射法,并通过两者的比较得出结论。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光时域反射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