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信息化是当今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教育信息化条件的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的实施,各个学科应用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课程正在从计算机教育发展到信息素质教育,从单一的计算机学科教育发展到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教学相结合,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育资源的载体,已融入教学活动中来,是实现学校教学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辅助工具,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整个教育发展浪潮中的关键战略地位。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推动信息化进程的一个核心研究内容,加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会贯通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国家的这一改革和发展方向,中职学校尝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广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改变传统的单一化的知识灌输式教学状态,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提升教学质量.当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4.
杨广 《教师》2013,(7):124-12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化网络,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未来十年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三通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  相似文献   

5.
2013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管理信息化领域实现多项创新,加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质教育资源步入"共建共享"与"公建众享"并存的历史新时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入大提升新阶段,虚拟仿真实验提升到国家关注层面,信息化专家组织进一步健全和优化。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关于在线教育普惠行动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呼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呼唤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呼唤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的中职课程改革创新。立足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中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以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措施,以期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社会信息化环境的发展,教育进入到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时代信息技术从以往的"辅助教学"功能逐渐发展成与各学科"教学融合"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信息技术在现时代信息化环境下的作用和影响力,各学科教师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地探究实践,培养教师依托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新时期教师完成角色转换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教学以来,笔者在识字教学中努力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对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识字教学效能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本文将从汉字字音、字义、字形等角度出发,阐述如何找准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结合点,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字音,理解汉字字义,掌握汉字字形,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59条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民族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对民族教育影响的前后20年,指出在开展教育信息化的过去的10年里,信息技术使国家教育和民族教育都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校园环境、新的教学环境、新型教学资源、新的学习方法和手段以及新的学习方式,对民族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展望信息技术在民族教育中发展的未来10年,分析得出建设重点在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和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标准等。  相似文献   

10.
钱树敏 《考试周刊》2010,(11):170-17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被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也应跟随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注入更多先进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师应该结合信息技术拓展体育教学途径,改变体育教学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水平低下的现状。就目前的体育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章经过对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效果的研究得出: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提高动作技能的完善度;可提高技战术的直观性;可提高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小组合作意识,真正体现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整合及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此,作为高校中的体育教育也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并探索适合体育教学的信息技术和体育课程整合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改善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此,作为高校中的体育教育也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并探索适合体育教学的信息技术和体育课程整合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改善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4.
陈婷 《教育教学论坛》2020,(13):321-322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不同行业进入信息化时代,其中教育行业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行业,也受到了信息化的影响,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建筑材料课程中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来说很有必要。文章将浅谈信息化教学在建筑材料课程上的应用,分析其在推广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社会也更加关注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而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起步阶段,是信息技术培养的重要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信息技术教学,学校应正视教育短板,如硬件设施配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等,并制定合理的改革策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进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探究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提出打破“Windows+办公系统(Office)”的内容模式,注重学以致用,超越计算机的工具性的功能,建构科学的课程模式,加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内容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应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推行,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作为培养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得到迅速发展.教学实践表明,实验教学是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改进实验教学的方法与对策进行了有益探讨,旨在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验教学,并有效提升高校师范生的教育技术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双语教学作为一类与国际接轨的课程,其教学模式亟待改进。如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授课效率,保障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们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总结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研究了双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做法。本文的研究对于丰富双语教学授课手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祝荣思 《成才之路》2020,(3):140-141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结合教学需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通过游戏教学、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琳 《科教导刊》2020,(3):76-77
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行业也应该与信息化进程有机融合,发挥信息化在教学中的更大优势,及时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高校教师应从教学理念上重视信息化的优势发展趋势,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推动"互联网+教育"技术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