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在内外交困的危局中,清政府谕令各省创办团练组织。团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维护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则在于改变了晚清基层社会控制系统中绅士所具有的控制对象的地位,并对中国近代后期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代的会与匪--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秘密会社与盗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晚清文献中常能见到的"会匪"一词,是晚清以来会党"匪化"与盗匪"会党化"的结果,也是统治者渲染的结果.会匪可以看作一种新型的反社会秩序的力量.它出现的历史反映着,随着秘密会社的"蜕化"、"匪化",存在于基层社会的非血缘组织,演变为一种原有地方秩序的破坏力量,并因组织的跨地域性,使地方社会的混乱更难以控制.清末民初广东盗匪权势的出现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清代改土归流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直至晚清,广西仍有一些小土司存在.弹压委员在广西改土归流过程中扮演了十分特殊的角色,弹压委员的到来为彻底废除土司制度作了准备,是土州县向现代政区转变中的重要一环.晚清的广西基层社会,地方士绅通过地方团练介入地方事务,与土司分权.清末的广西社会出现了基层地方权力结构重组的特征,这为广西乡镇的近代行政变革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民国时期乡村自治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晚清士绅思想的演变与晚清政治格局的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上层士绅与下层士绅思想的演变并不同步.本文试图以湖南的上、下层士绅思想演变的轨迹为例来考察晚清士绅的思想的演变对晚清政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考察团练经费来源问题的重要意义在于,从中看出团练在经济上所依赖的阶级基础,看出团练对地方各项税收的控制,从而找出团练出现政治独立趋向的经济原因。关于团练经费来源问题,有人曾提出近代社会团练筹集经费的七种方式。但是,还要看到在这种方式后面资助团练的是那个阶级,以便清楚地看透团练的阶级实质。因此,本文即从阶级的角度考察团练经费的来  相似文献   

6.
秘密会社与盗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晚清文献中常能见到的“会匪”一词,是晚清以来会党“匪化”与盗匪“会党化”的结果,也是统治者渲染的结果。会匪可以看作一种新型的反社会秩序的力量。它出现的历史反映着,随着秘密会社的“蜕化”、“匪化”,存在于基层社会的非血缘组织,演变为一种原有地方秩序的破坏力量,并因组织的跨地域性,使地方社会的混乱更难以控制。清末民初广东盗匪权势的出现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在云南游历、考察的西方人留下了大量文字,从中可以发现有关云南城市规模、职能、分布、形态变迁的轨迹。晚清的云南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体系,由于开埠通商,城市的经济职能得到强化,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体现出近代化和外向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莆田学院学报》2021,(1):54-63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团练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筹码,成为清政府战争决策和外交谈判的博弈手段。广东战场团练兴办于省城广州陷落之后,由流亡城外的主政官员以在籍绅士的身份加以组织,因此官府主导、在籍官员督办的特点十分显著。清政府希望京津团练能够辅助正规军队作战,但是由于没有成例可以借鉴,官方不得不更多利用地方绅士的主动性。广东战场团练的财政以官方名义"劝借"为主,京津战场团练的财政依靠官府财政支持与绅士自助捐献。团练在战场上的实际表现不佳,相反,团练在地方社会管理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