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完井过程中存在的水泥环强度衰竭快、防砂周期短、含水率高、完井管柱长效开发等问题,介绍了抗高温水泥、筛管分段完井、免钻塞防砂解堵完井一体化等技术,研发的遇油水自膨胀封隔器、热敏分段封隔器、打捞式免钻塞工具、井下打开式热力补偿器等新型完井工具在现场应用,推动了胜利油田热采水平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胜利油田西部稠油热采井容易出现井口上移、冒汽等问题,提出降低应力集中、保护完井管柱的预应力固井工艺技术,优选配套热采双级套管预应力地锚、热采套管头、专用套管等固井配套工具。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稠油区块热采井发生套管变形、错断、井口上移、井口冒汽等现象的出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海上稠油储量丰富,热采是开发稠油的主要技术,但海上受限于应用条件和经济性,亟需攻关海上稠油热采复合提效技术,推进海上稠油高效开发。D2油田A3H井为海上稠油蒸汽吞吐试验井,多轮次蒸汽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针对A3H井蒸汽吞吐中后期面临的问题,提出近井有机解堵和“热+气体+化学增效体系”的多介质协同增效技术方案,最终建立以解堵分散体系CYJ-1、氮气、起泡剂、降黏驱油剂、蒸汽多介质协同提效工艺方案,提高采收率达20.1%,改善吞吐井中后期开发效果,延长热采周期。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侧钻井及套损井日益增多,结构复杂井的出砂情况越来越严重,在侧钻井、套损井等结构复杂井上试验应用新型的弹性筛管,并配套实施防砂泵排砂取得成功,为结构复杂井的防砂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井眼侧钻井防砂存在井筒与油层接触面积小、井眼尺寸小、缺少配套成熟的机械防砂技术、管柱后处理难度大等难点,研制开发了小井眼侧钻井机械防砂技术,形成了7 in和5殎殞 in小井眼侧钻井套管固井射孔机械防砂配套技术及侧钻(水平)井固井防砂完井一体化技术。该防砂工艺在在胜利油田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很好的防砂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延长集团安塞油田位于陕西省安塞县,构造位置属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与其它区块相比较,地层复杂,大位移井施工难度大。在成熟的"三聚"(PAM+K-PAM+ZNP-1)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基础上,通过防塌润滑剂LAM-1和降滤失防塌剂LAH的室内试验和钻井现场应用,并配合完井液转化技术成功克服了大位移井摩阻大、扭矩大、井塌、岩屑床等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中,地层能量不足、高含水已成为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常规采油技术难以有效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面138区块是以热采开发为主的稠油油藏,经多轮次注汽开发后,热采效果整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对该区块二元吞吐工艺实施井的现场施工和措施效果情况分析,总结二元吞吐工艺技术在辅助稠油注蒸汽开发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项目化课程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核心,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主体内容,并与国家相关的职业标准衔接,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文章介绍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钻井技术专业根据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原则,结合固井与完井作业实际,探索开发固井与完井作业项目化课程的过程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稠油开采以蒸汽吞吐为主,即在井筒内注入高温高压水蒸汽,降低原油粘度,进而达到采出的目的。由于稠油储集层具有油层疏松、孔隙度高、渗透性好等特点,加之经过多轮注汽后,很容易出现油层砂堵、渗流孔道堵塞、含水上升、管柱及配套工具断、脱、卡、吸汽剖面不均、套管损坏等问题,造成稠油井作业频率加大。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现已形成了稠油修井作业系列技术,为辽河油田稠油开发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0.
现河地区复杂断块油藏经过长期强化开采,剩余油高度分散,井况问题突出,原井网对于油田开发的不适应性逐渐表现出来.20世纪90年代前一般靠补充完善井进行调整,但近年来受投资效益等限制,侧钻井技术以投资低等特有优势得到迅速发展.根据现河油田的地质特点和开发状况,利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加大地质模型重建,利用油藏工程及动态监测技术分析剩余油分布,优化侧钻井的选井及标准化地质设计,形成现河地区挖掘剩余油潜力的4种模式.应用后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采收率,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