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堪称教育领域的经典著作。该书以宏观的视野,以广阔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为基础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及其相关问题,从而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拟从该书的整体框架、内容特点及其影响与启示等三方面对该书进行了简要述评,以期引起更多的人进一步关注、研究这部经典之作并对教育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Yong Zhao(赵勇)博士主编的《教师应当了解的技术知识:观点与实践》一书进行了介绍和简单。该书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教师们应该知道些什么技术?怎样使教师有效地掌握所需的教育技术?我国虽然也同样面临着这两个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却几乎是空白。本文在本书内容进行简单评介的基础上,探讨了该书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Yong Zhao(赵勇)博士主编的<教师应当了解的技术知识观点与实践>一书进行了介绍和简评.该书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教师们应该知道些什么技术?怎样使教师有效地掌握所需的教育技术?我国虽然也同样面临着这两个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却几乎是空白.本文在对本书内容进行简单评介的基础上,探讨了该书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1):F0002-F0002
《远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由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马良生研究员著。该书主要包括实践篇、研究篇、考察篇、报告篇、讲座篇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紧扣远程教育实践中的若干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发表了著者独到的见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严冰教授为该书作序。他评价该书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实践性很强。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湖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大型系列学术专著《区域教育的历史研究》。该书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教育史基金项目,由李国钧教授主编,上海、南京、山东等地多位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阅读这套书,使人感到该书在教育史研究的开拓上化了很多功夫,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视角新颖。长期以来,对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主要从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两个角度着手,在全国的范围内,对以往教育发展进行各有侧重的考察,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往往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统解读《教育研究入门》一书,向读者阐述教育研究中的概念和方法,并对该书的优缺点做适当评价,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2012,(8):126-126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是教育技术领域专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大型工具书,该书2007年出版的第三版凝聚了全球教育技术专家的集体智慧,成为领域发展、学科建设的导航仪。该书在美国教育技术学名著排行第一,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籍之第一本,而该书的中译本也在路上。  相似文献   

8.
倪汉彬 《物理教师》2002,23(2):64-64
母小勇博士和李代志教授等撰写的专著《物理学教育新论》 ,已于 2 0 0 1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有幸在付梓之前阅读了该书 ,我认为 ,该书把思辨和实证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新颖的视角审视和讨论教育问题 ,使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堪称好书 .该书从新的角度研究了物理教育中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 ,从物理教育发展、物理教育课程、物理教师素质、物理学习机制、物理教学方法和物理教育策略等热点出发 ,阐述了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提出了有效的物理教育改革措施 .在物理教育过程观方面 ,提出了自组织物理教育理论和物理教育的探究本质 ;在物理学…  相似文献   

9.
为便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诸多“为什么”的理论要点 ,为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怎么办”的操作性借鉴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原理与操作》。该书既是作者———扬州大学陈家麟教授在世纪之交对国内外学校心理健康理论和实践工作的巡礼 ,也是作者对自己近 2 0年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实践和教学工作的总结。1 结构清晰 ,体系完整。该书共分 15章 ,全面探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第一章阐明心理健康的概念、概念的沿革和标准 ;第二章概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和意义 …  相似文献   

10.
对高云峰的新《青春期教育新论》做了评价,指出该书的四个特点:全新的研究视角,新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对现实问题的热切关注;广泛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文化语境中的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一书进一步推进了近年来学界对“文艺美学”的研究。该书导论从宏观角度确立了全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编从整体上对中西文艺美学进行了理论概述,第二编从文学、绘画、音乐三大艺术门类中进行了中西文艺美学的比较研究。该书通过比较研究显示了中西文艺美学在文本结构等诸多方面的相通性、相异性以及彼此对话的可能性。面对中国古代诗性的文化艺术与西方系统化逻辑性的哲思,此书以开阔的比较视野诠释着文艺美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李梅的《现代汉语否定句法研究》进行了简评。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略地介绍了该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则指出了该书尚存在的一些不足,第三部分给出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产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标记理论,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沈家煊先生的《不对称和标记论》是将标记理论运用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拓性著作。本文从主要内容、重要思想、理论特色及研究特点几方面入手,对该书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的韩愈《毛颖传》读后感,层次清楚、内容丰富。针对嘲笑人群,他肯定韩愈所写,尽管是小说或寓言,但有治理的功用。除此之外,柳宗元还研究了俳谐的规律与个性。于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支撑整个马克思哲学的坚实理论基础。《巴黎手稿》作为“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所在”,孕育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丰富的理论生长点和“有机土壤”。由此,在历史视阈中分析和考察实践概念的生成,揭示科学实践观的萌芽,同时指出它所带有的思辨性质和人本主义烙印,对研究马克思的实践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pecial book review, Communication Quarterly's Book Review Editor, Gerald M. Phillips, assesses the volume commissioned by the Easter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to commemorate ECA's seventy‐fifth anniversary. Designed to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the discipline of communication, part one is composed of twelve chapters and surveys contemporary research and theory in rhetoric, the social sciences, oral interpretation, freedom of speech and civil liberties, media and speech education. Part two,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organizational and conceptual issues guiding the way in which this profession organizes its knowledge. Professor Phillips concludes that, “It is a book we can be proud of, because it is well done by first‐rate scholars.”  相似文献   

17.
陶富源教授、王平副教授所著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论》是一部以执着精神追寻协商民主学术真谛和时代价值的论著。该书从内容看,是力图解决时代问题的扛鼎之作。从形式看,该书也蕴有多重特色:综合叙述与微观探寻相结合;理论阐释与资料梳理相结合;评述工稳与论点突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钱氏二王手泽》是五代吴越国王钱缪和钱弘傲的手卷,是他们存世完整的孤本法书。曾经宋人米芾收藏,有宋朝思想家朱熹等49人的题跋、观款,在台州保存收藏600多年。《手泽》前半部在1959年由象山钱氏后裔捐献给国家,今藏浙江省博物馆。《手泽》后半部在明洪武元年丢失,民国时曾在上海露过面,1998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出现。2003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又以人民币400多万元创古籍善本专场拍卖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评介了Theresa Lillis 与 Mary Jane Curry于2010年合作出版的新作《全球化语境下的学术写作:英语出版的政治与惯例》。文章首先对该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评述:在理论及实践上的重要指导意义;研究工具的多样性及研究方法的创新性;以及贯穿全书的深刻批判性。该书对学术论文写作及发表的政治与惯例所进行的分析具有开拓性,对应用语言学、写作教学与研究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山东大学王汶成教授的《人文博物馆·文学卷》作为一本普及性的人文知识读物,蕴含了一种学理深度和人文内涵,让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感悟到文学的内涵和魅力,与同类丛书相比,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超越性。该书从文学的属性探讨到文学的创作探究,再到文学作品自身层次的发掘,最后回到读者的阅读层面,回顾了文学的整个发展历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