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判文这一古代司法应用文体,萌芽于西周时期,繁盛于唐代。但唐代以前的判文留存极少,以至于被人忽略。本文从判文在唐代以前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入手,分析判文在唐代以前的沿革。  相似文献   

2.
唐代继承儒家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思想。《文苑英华》所收唐代判文以涉及儒家“五礼”内容判文种类最多,判文涉及继承、孝道、丧礼、官制、军事并民事诸多内容,均被纳入“礼治”范畴,依礼审视甚或依礼判决,“礼”字出现次数不可胜数,行文也显现了司法审判对“礼”的重视和依赖。  相似文献   

3.
唐代“试判”主要用于铨选,过去在“科举与文学”语境下的相关研究,往往并不涉及;但从更宽广的“取士”概念上说,铨选亦在其中,故试判也是“取士文学”的重要文体。理论上说,唐人凡参与铨选者皆有过判文的制作,而所有参加“关试”者也须试判,其总量之大可想而知;现存的判文也为数不少,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像唐代试判制度这样的基本问题,也由于诸多原因,现在还  相似文献   

4.
唐代判牍采用骈体,采绚烂,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判中的一朵奇葩。通过阐述唐代判牍的体例特点,分析其辞风格,指明了其对当今制作判决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代的科举之判虽然不全是司法性质的判,但作为考察"临政治民"的手段,应与唐律有着一定的关系。经过分析发现,判目中有部分题目直接来自《唐律疏议》,对文中的裁决处理与律法有着高度的一致。这表明唐代参选士子对《唐律疏议》相当精熟,唐代试判有着一定的普法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代的科举之判虽然不全是司法性质的判,但作为考察"临政治民"的手段,应与唐律有着一定的关系。经过分析发现,判目中有部分题目直接来自《唐律疏议》,对文中的裁决处理与律法有着高度的一致。这表明唐代参选士子对《唐律疏议》相当精熟,唐代试判有着一定的普法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代科举非常重视试判。作为考察吏能的文体,并不似唐代杜佑所说专以难人为能事;判题本身被赋予了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目的,文人政治下受尚文风尚的影响,在判体文中,吏能主要表现为学问精通、文章美丽。  相似文献   

8.
解梅 《家教指南》2003,(5):89-93
P 2 75 4是后人集录安西都护府官文书的判集残卷 ,判文中提及的人物、事件、地点大都有据可查 ,均属实判文书。其中涉及到唐代有关烽堠制度、官吏考课制度、职田制度、军队管理制度、义征兵制、刑事审判及管辖制度等 ,为研究唐代政治法律制度及其在边疆地区实施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9.
试判为唐代重要选官活动和考试项目,也是唐代文学的重要文体,但其具体制度已不甚详明,甚至常被误解,"平判入等"即为其例。"平判"应是"平选试判"的简称,"平选"则是指常规铨选,"入等"是指平选试判成绩"佳者","平判"成绩"甚拙者"谓之"蓝缕"。在具体处置时前者"升"后者"降"。"平判入等"也被称为"科目",但与"科目选"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0.
提起《红楼梦》中的判词也许大家比较熟悉,可是说到唐代张鷟的《龙筋凤髓判》(以下简称《龙判》)想必许多人会感到陌生了。唐代开科取士,此书即为参加选官考试(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的士子们编的应试参考书。它虽为应试之作,但文采斐然,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堪称唐代考试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1.
提起《红楼梦》中的判词也许大家比较熟悉,可是说到唐代张鷟的《龙筋风髓判》(以下简称《龙判》)想必许多人会感到陌生了。唐代开科取士,此书即为参加选官考试(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的士子们编的应试参考书。它虽为应试之作,但文采斐然,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堪称唐代考试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2.
唐代判文献在宋元时期的书目中多有记载,明代以后除张黛、白居易的外却基本消失殆尽,对其存佚细致梳理,可以看到唐人判集在后代流传的实际状况。《全唐文》所收拟判大都从《文苑英华》辑入,然二者拟判龃龉之处也甚多。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钱唐湖石记》以纪实性的文字记录了他在穆宗长庆四年杭州刺史任上(穆宗长庆二年至长庆四年)对于西湖的治理,这在工程史料极度缺乏的唐代显得弥足珍贵。本文通过《记》文与唐代令式的比较,对唐代用水原则、管理体系等有所揭示,进而延伸至宋以降,以期揭示水资源管控中的制度延续与变化。  相似文献   

14.
唐代法律严惩官吏职守有阙、违制违纪以及贪赃枉法等罪行,对各级官吏形成了严密而有效的法律约束。《文苑英华》所载唐代判文便有数篇关于官吏经济犯罪和司法犯罪的作品,可以看出唐代严于治吏,法网严密,有效制约了各级官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唐代初期的吏治比较清明,与此有着密切关系,正是这些因素保障了整个唐王朝国家机器的顺利运转。  相似文献   

15.
唐代官员任用的类别大约有十七种,论文根据出土文书、墓志及传世文献,论证西州官吏有正、守、行、兼、试、摄、同、判、检校、版授十种类别,并且可能还有领、知等类别,从而证明唐代官员任用类别在西州大体上都存在,西州与内地的一体化程度是非常高的。文章还讨论了官吏摄、判、检校等类互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唐代法律严惩官吏职守有阙、违制违纪以及贪赃枉法等罪行,对各级官吏形成了严密而有效的法律约束.<文苑英华>所载唐代判文便有数篇关于官吏经济犯罪和司法犯罪的作品,可以看出唐代严于治吏,法网严密,有效制约各级官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唐代初期的吏治比较清明,与此有着密切关系,正是这些因素保障了整个唐王朝国家机器的顺利运转.  相似文献   

17.
敦煌文献伯3813所录唐代判词中,有数则判词与存世唐判如《龙筋凤髓判》等相比较都有明显的差异。其叙事均稍为繁复、滑稽戏谑的特征明显。上述特点显示伯3813唐判中部分判词已经开始偏离"临政治民"的功能,而逐渐带有世俗化与娱乐化的倾向。这些判词与南宋学者洪迈《容斋随笔》所述"世俗喜道琐屑遗事,参以滑稽,目为花判"的特点相近。就文体渊源而言,敦煌伯3813唐判中部分判词虽无"花判"之名,却基本具备了后世花判的主要特点,实为宋代花判之滥觞。  相似文献   

18.
从唐代古文运动的盛衰中,可以发现师·文·友和合增上团队对古文运动推展的重要性.师·文·友和合增上团队解散了,古文运动在唐代也就谢幕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全唐文》《唐文拾遗》《唐文续拾》《全唐文补编》《全唐文再补》《全唐文又再补》为依据,统计出唐代近113位作者创作的306篇题画文(阕名23篇)。文人题咏的社会风气、人物画的成熟以及山水花鸟画的渐盛都为唐代题画文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唐代题画文或穷形尽相。或感慨身世。多以画为重心,兼及与画作直接关联的人或事,体现出鲜明的记事性和写实性,舒元舆《录桃源画记》可为典型。唐代题画文,无论作家还是作品的数量都超过了唐代题画诗,更应受到学术界关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了一个关于正项级数判敛的新定理,其推论包括文[1]的结果<推论2>,且判敛性能强于高斯定理(推论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