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因此 ,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来研究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析和谐社会理论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从五个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  相似文献   

3.
“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价值观念,历来被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所追求。在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哲学作为当今时代真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哲学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联系的社会机体。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定义、性质、内涵的阐述所构成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重要的理论支撑。社会有机体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恰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从社会有机体视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审视和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社会发展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加快发展为基础,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  相似文献   

6.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使我国一些负面新闻频发地区的负面信息传播更为迅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其中地区歧视问题尤为严重,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首次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观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观.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挖掘其背后的深刻理论内涵,是解决当代中国地域歧视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从多学科、多视角探讨了和谐社会,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从哲学、政治学等学科深入研究了社会和谐,并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理论思考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任务是建设和谐家庭,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永恒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非常重视婚姻家庭建设,他们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和谐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和谐观,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家庭和谐思想,也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家庭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是由它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决定的。夯实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人文精神,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理论矛盾论,是事物发展的科学严整性以及发展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当前建构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哲理,把握客观发展规律,深化实践创新经验,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特色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和主张,论述了和谐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价值追求等,毛泽东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探索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的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和谐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过程中,法治和德治作为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控制机制,是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空想性并吸收其有益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和谐社会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和谐社会既不是一种既定的社会状态,也不是一种抽象的伦理诉求,而是一种辩证的自然历史进程;只有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体智之间和谐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在1998年6月印发的《关于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 见》中提出,各高校在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的同时,都要 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根据这个文件精神,我校在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由校教务处、社会科学部具体负责,在 全校各系部开设了"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本人参考"两课"的教学经验,根据课程的基本要求,探索出"课堂四阶段"教 学方法和"3+2+2+3"课程考教程序,就此谈谈本人讲授"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之一,第一次把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列的位置,与之相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的进程。四个文明是辩证有机的统一整体,四个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最高原则,只有在这一原则之下,才能把握社会历史的现实,才能说明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运动。马克思总体性思想内在地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整体统率部分,是各部分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指出社会历史中的主体性和客体性,强调无产阶级代表整个社会利益;历史与过程的统一,指出总体性是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总体性思想,对于我国现阶段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社会建设思想即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题和实质出发,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核心等问题,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建设理论。找到实现人自由全面与解放的钥匙。在今天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马克思的社会建设理论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上,引申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并把它作为平时工作的指导方针,就能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明确的定位,实践中也能起到提纲挈领、有的放矢的作用.本文主要想从建设"和谐校园"的实践和理论视角,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公平合理的问题时有发生,社会公平正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从社会制度上寻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路径。公平正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