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印象派在西方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印象派绘画中善用光与色这两个方面 ,阐述了其不同于传统技法的特点 ,说明了它在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建立的桥梁关系。  相似文献   

2.
印象派在西方绘事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印象派绘画中善用光与色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其不同于传统技法的特点,说明了它在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建立的桥梁关系。  相似文献   

3.
赵尚文 《考试周刊》2013,(12):16-17
印象派是艺术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运动。一些艺术史学家们认为日本艺术,尤其是浮世绘艺术推动了印象派运动的发展,但他们忽视了中国艺术在这个时期的作用。事实上,日本艺术中吸收借鉴的中国元素肯定对印象派有所影响。本文从历史社会环境出发,探究法国印象派、日本绘画、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联系,并把法国印象派、日本绘画、中国古代绘画的构图因素进行对比,论证中国艺术与印象派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印象派与传统绘画艺术和现代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及视觉方式的转换之比较研究。以期重新认识印象主义在艺术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印象派是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画派.印象派绘画是注重于绘画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之中.本文就印象派油画艺术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研究,以此提升印象派油画艺术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法国印象派艺术,处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向现代派过渡的重要转折点上。印象派在艺术观点上与传统艺术一脉相承,强调艺术的真实性原则,在技法、色彩等方面则与传统艺术背道而驰,给现代艺术以直接启示,使后来的绘画艺术在视觉与审美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派画家摒弃16世纪以来狭隘的褐色调,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印象派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中,革新了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彩学。还认识到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价值,在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此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潮流层出不穷,世界艺术形式的大变革开始了。  相似文献   

8.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派画家摒弃16世纪以来狭隘的褐色调,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印象派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中,革新了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彩学。还认识到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价值,在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此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潮流层出不穷,世界艺术形式的大变革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印象画派是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过渡,是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分水岭,标志着新艺术的开始。印象派在色彩表现上打破了“固有色”概念,科学客观分析色彩关系,创立了全新的色彩体系。印象派对我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印象派与此前的画派相比,更注重艺术的形式,忽视艺术的内容。印象派画家是色彩的艺术家,在他们笔下,色彩犹如跳动的音符。色彩在印象派绘画中淋漓尽致地发挥着作为绘画语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经历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和象征印象主义等阶段。印象主义对色彩影响深远。本文就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印象主义代表画家、发展、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几大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保罗·高更是 19世纪法国后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人物 ,他用感性的方法去观察自然、解释自然 ,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美学观。高更认为 :自然是和谐、统一和有序的 ;艺术能够促使人的感情升华 ,在艺术中是“激情第一 ,理智第二” ;艺术可以作为一种由感性通向理性、超越感性本身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印象派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绘画技巧上对光和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绘对象的方法。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画面上强调对主观的表达,给现代美术以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模糊图式是现代绘画方式之一种。它表现一种不确定性、互渗性、混沌性的模糊美。西方绘画从印象派开始出现模糊图式的特征,其发展经历了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到当代的流变。模糊图式以其运动的、变幻的方式,以其神秘的、朦胧的、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的画面感传递着张力。与清晰的图式相比,模糊图式是一个更为开放的本。  相似文献   

15.
宋代宫廷院体画影响深远,可谓艺术传播的典范。如果以“五W”信息传播模式为分析工具,从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宋代院体画的兴盛繁荣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将有助于探索成功的艺术传播所必需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安于此岸、缺乏终极超越,这使得山水画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觉呈现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山水画中的观物方式、笔墨情趣和艺术理想这三者彼此相连,在显现山水画艺术本身所禀赋的特征之余,也显现出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实质背景下,山水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必然浸润上中国文化浓厚的世俗气息。  相似文献   

17.
重主观表现、凸出个人的主体地位是后印象派的鲜明艺术特征,这种共同的艺术特征在塞尚、凡高和高更各自的绘画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传统"整一性"的破碎和个人"整一性"的崛起、新的艺术观念的输入和现代摄影技术的推动、印象主义自身发展的不断重组分化是后印象派诞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的学生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画的特点,加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认识。使高职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成为中国画的传承人,让学生在学习中国画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9.
原始彩陶艺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蕴和表现方式产生过深远影响。就艺术渊源来说,在彩陶纹饰中就已传出了中国画物质的信息,包含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神的某些要素,这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