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一个人都只是穿插在他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断,这注定永远只能陪人一程。你爱自己的父母,希望他们长命百岁,但你再孝顺他们,他们也会走在你前面,你只能陪父母一程……你看重两肋插刀的友谊,然而,不是朋友离开你,就是你离开朋友,你只能陪朋友一程……  相似文献   

2.
天使之国     
每个人都有一个一直守护着他的天使,如果天使觉得你的生活太悲哀,便会化作你身边的某一个人。也许是朋友,也许是恋人,也许是父母,也许是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这些人安静地出现在你的生活里,陪你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然后再悄然离开。  相似文献   

3.
祝年华如锦     
封尘 《中学生百科》2011,(23):52-54
夏天,年复一年重复着的告别季。很多人注定分别,就像曾经的注定欢聚。而我,很高兴能陪你们走完这长长的一程,也请原谅我不能伴你们走接下来的路。那么,请在离开之前,收下我的祝福——[遗失的快乐]我依旧记得那个时候。从考场里出来,前面汹涌的人海向各个方向散去,一瞬间就感觉到各奔天涯的离殇。我站在那里停了一下,然后继续走。没有谁会因为你的挽留而驻足。  相似文献   

4.
你说你今天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寻求未来。我知道,我留不住你的———你有你的梦想和追求。我不能也无法挽留,只能端起这凝重的酒杯,对你说一句:别后珍重!别后珍重,朋友。人生悠悠,知己难逢。今日一别,你我从此天涯海角,再相逢已不知何时何地。曾经相处的那些日子,那些有欢笑也有泪花的日子,我会仔细收藏。你走吧,背好你的行囊,朋友,别忘了把我的祝福带上。别后珍重,朋友。也许从今往后,再无人与你称兄道弟,再无人陪你观星看雨,再无人同你低吟高歌,再无人与你谈天说地。但是,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朋友,在远方深深牵挂着你。隔得再远再远,我们的心…  相似文献   

5.
我·直埋怨父母,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满足过我的要求。每当我想买新衣服时,他们总说:“你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总攀比穿着怎么行呢?”每当我带着一丝不解和生气的语气对他们说:“我同桌的父母经常陪他学习、逛街,可是你们从来没有那样过……”然而,他们却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靠父母陪是没有用的。再说了,我们每天都忙着干活,哪有时间陪你逛街啊!”于是,我的梦一个个都被搁浅了。  相似文献   

6.
约翰·克劳斯顿是英国的一位牧师,他的妻子比尔·玛丽亚是一名护士。1854 年,38岁的约翰·克劳斯顿患了食道癌,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一个微风吹拂的黄昏,克劳斯顿对陪自己散步的妻子说:“我曾经对你承诺要陪你白头到老,请你原谅,现在我不能履行自己的诺言了。我有一个最后的心愿,就是希望在告别尘世前,帮你找到一个善良的男人,让他来替我完成爱的使命。”玛丽亚紧紧抓着克劳斯顿的手说:“我也对你承诺过,今生我的爱只献给你一个人,我宁愿一个人孤独,也不能背叛对你许下的诺言。“不!亲爱的,如果我撇下你一个人在尘世上孤苦伶仃,我会很愧疚的…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孩子,作为父母的溺爱和宠惯的多,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常要女儿吃点苦。妻子总说我的教育法真“残酷”,然而随着朋友、邻居、亲戚对女儿的赞扬声不绝于耳,妻子对我的做法也就默许了。女儿五岁之前,我什么事不大管,任其发展。到六岁时,我开始实施“残酷教育法”,不时要她吃点苦。烈日炎炎的夏天,家里买油盐酱醋我总要她一人到大约300米远的小店去买,她说怕热。几天后,我找到一个机会,带她到一建筑工地,看工人们顶着烈日在忙碌。此时,我告诉她,你到商店里买东西,再热也不过几分钟的路,而建筑工人却整天在烈日下,与他们相比你的热又能算什么…  相似文献   

8.
欣欣有约     
?我的依赖性很强。我上初二了,离开父母到海洋(地名)上学,不知道怎么回事,非常想念父母。有时我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甚至想不读书了想回家陪父母。在学校里,我满脑子都是爸爸妈妈和妹妹的身影。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怎样才能摆脱对父母的依赖?541207广西灵川县海洋中学04—1班戴萍!欣欣姐:爸爸妈妈一定也很想你啊,但是为了你的将来,他们忍痛让你一个人离家读书。老想家可不行哦,耽误了学习哭伤了身体,父母可怎么放心啊。在家有妹妹陪你,在学校有一群的兄弟姐妹们呢,和他们一起疯吧,在边玩边学中长大。等你独立了并且能够创造良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欣赏雨声     
雨,可能会有一部分人不喜欢,但我却欣赏雨声。雨能为花草树木洗澡,能为空气增加湿润,还能滋润人的心。每当下雨时,落在地上的雨会有节奏地发出响声。在这时,偶而会看见一些父母撑着伞在学校门口等着接自己的孩子回家。等孩子放学了,父母会不约而同地把伞偏向自己的孩子。在回家的路上,父母和孩子们都边说边笑着,尽管父母的背上,肩上都湿透了。这时的雨声是动听的,也是温馨的。在一小巷里,蓝天被密密麻麻的乌云遮盖着,一对年老的夫妻同撑着一把伞,他们蹒跚地向前走着。走一步,丈夫把伞偏向妻子,肩膀被淋湿了。再走一步,妻子把伞推向丈夫,自己…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有心事,无论是喜是忧,希望找人分享或分担时,第一个想到的,往往不是你的父母,而是最了解你的朋友。因此,父母在孩子一出生时,便要培养他成为你无所不谈的、最要好的朋友。要和孩子做朋友,自然不能有代沟。孩子有自己对人对事的见解,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与兴趣,比如孩子喜欢某位歌星或电视艺员,兴致勃勃地向你讲述偶像的新闻时,你就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主观见解去说:  相似文献   

11.
美国父母与中国父母的育子观迥然而异。美国父母不一定要供他们的儿女上大学。如果他们供得起,那当然好,他们可以把儿女送到最好的大学里去;但如果供不起,也无须感到内疚。倘若儿女真想读书,他们自己会有办法的。儿女结婚后,做父母的没有给儿女照看孩子的义务。  相似文献   

12.
一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人生其实就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通往森林的路。在平原上,人们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追打嬉戏;一旦进入森林,因为草丛和荆棘挡路,所以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时期有。离开这个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狐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人群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去闪避道路上的荆棘。  相似文献   

13.
我心事重重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肩上的书包异常沉重,因为我最要好的朋友说他要离开学校了。“我不想虚伪地坐在教室里欺骗自己和父母。”他对我说,“如果你也有这种想法,就勇敢地决定吧!早点接触外面的社会是好事。”  相似文献   

14.
“做父母的欠儿女们什么?”美国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表现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做父母的不欠他们的儿女摩托车或小汽车,不欠他们去欧洲的旅游费用。做父母的不一定要供他们的儿女上大学,借贷的方法和奖学金的种类是很多的。儿女结婚后,做父母的不欠他们用分期付款的办法买房子首次该村的钱,也没有给儿女照看孩子的义务。无论做父母的多么有钱,他们也不欠儿女一份遗产。父母所欠儿女的是坚定不移的指导和始终如一的约束,他们的主要义务之一是要让孩子们懂得自身的价值、自信和自重。做父母的有责任使儿女对他们身体的变化感到轻松自在…  相似文献   

15.
田媛 《大学生》2014,(20):50-51
正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就是走一程少一程。我永远都只留给他们背影,他们用日益深陷的眼窝目送我。虽然我和他们相差了二十多年,但所幸我们还可以像伙伴朋友一样谈天说笑。如果说四年是一个代沟,我们之间的数个代沟同时教会了我思考爱情、思考阅读、思考梦想。  相似文献   

16.
《同学》2002,(9)
有时候觉得自己做错了一件事,有时候为自己刚刚的举动后悔不已,有时候觉得自己做什么都要听别人的……你是这样的人吗?那做完这个测试,你就知道自己到底是顺从,还是独立了! 1、你和知心朋友散步时,几个人走在一起总会有前有后, 那么,你喜欢走在朋友的哪一面呢? A、前面 B、后面 C、不确定 2、你所在的班级要推选班长,有人提甲的名字,有人提乙的名字,你打心眼里赞成乙而不赞成甲,但举手表决时  相似文献   

17.
晓敏 《师道》2003,(12):40
他们是自由恋爱结婚的。女人的父母是县城某行政部门的两个不大不小的领导。而男人的家却在乡下,祖上世世代代都是靠土地过活的农民,距离就是这么远,但是他们依然相爱了。是很深爱的那种。开始时,女人的父母就坚决反对自己的独生女儿和一个农民恋爱并嫁给他。他们对她说:“如果你真的要跟他走,就永远别再踏进这个家门一步。”女人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静静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去了他家。女人态度坚决。临出门的那一刻,她看见了父母眼中的泪水,她的心里也在疼。但是女人知道,无论是什么人,她的最爱只有一个。她爱自己的父母,但她更爱他。这样的爱…  相似文献   

18.
最深的爱     
一哲 《良师》2011,(5):46-47
约翰·克劳斯顿是英国的一位牧师,他的妻子比尔·玛丽亚是一名护士,1854年,38岁的约翰·克劳斯顿患了食道癌,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在一个微风吹拂的黄昏,克劳斯顿对陪自己散步的妻子说:“我曾经对你承诺要陪你白头到老,请你原谅,现在我不能履行自己的诺言了。  相似文献   

19.
当您离开孩子的时候,孩子大哭起来,这是很正常的。事实上,离开父母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在出生后的最初六个月里,他不知道自己和父母是什么关系,也不知道自己和保姆是什么关系,所以谁想抱他都可以,谁给他提供食物都无所谓。然而,六个月大之后,孩子就开始一个一个辨认身边的人,对父母和保姆产生强烈的感情。他还开始有了“目标定位”的概念,当父母离开房间时,他会记着这件事,并且思考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实际上,孩子在和父母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是一种积极的迹象,这意味着他依恋父母。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比…  相似文献   

20.
最深沉的爱     
约翰·克劳斯顿是英国的一位牧师,他的妻子比尔·玛丽亚是一名护士。1854年,38岁的约翰·克劳斯顿患了食道癌,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一个微风吹拂的黄昏,克劳斯顿对陪自己散步的妻子说:“我曾经对你承诺要陪你白头到老,请你原谅,现在我不能履行自己的诺言了。我有一个最后的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