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是什么神?历代注家其说纷云。一说云中君是云神,如王逸、朱熹、胡文英、蒋骥、陆侃如、马茂元等。王逸《楚辞章句·云中君》注:“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马茂元等(《楚辞注释》)亦说:“‘丰隆’、‘屏翳’一神而异名。‘丰隆’是云在天空堆集的形象,‘屏翳’则是云兼雨的形象。因为天雨时,云在太空一定堆集得更厚,以致遮蔽了日光,天显得晦暗不明,所以叫‘屏翳’。”“云中君,犹言云中之神。”并说“云中君指云神,后世注家大多无异词。”似乎云中君为云神已成定论。一说云中君乃云梦泽之水神。如清初学者徐文靖《管城硕记》提出:“云中君犹湘君耳。”以后王闿运(《楚辞释》)、陈培寿(《楚辞大义述》)均持此说,认为云中君就是云梦泽中的水神。  相似文献   

2.
云中君为雷神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九歌.云中君》的祭祀对象,古今聚讼不已,或谓云神,或谓雷神,或谓云神兼雷神,甚至认为是云梦泽之神或月神等等,但多数学者以为乃云神。实际上,检索出土甲骨文、楚简、秦简等相关文字资料和传世文献的相关资料,根据楚辞的描述,参证民族民间神话传说,可知云中君实为以别号出现的雷神,而中国在西汉以前没有云神。  相似文献   

3.
《云中君》在《九歌》中是比较短小的一篇,内容也不甚复杂,但看了一些注释和翻译,总觉得不十分妥贴,与诗意有所隔膜。王逸《楚辞章句》与朱熹《楚辞集注》均认为《云中君》是祭祀云神之歌,其中“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檐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四句,王逸注日:“言巫执事肃敬奉迎引导,颜貌矜庄形体连蜷,神则欢喜,必留而止”,“于  相似文献   

4.
对于《九歌·少司命》的内涵,古来训释甚众。少司命神的职司较最古老的神祇各司一职已有所发展。如《楚辞》里常见的丰隆,即兼雨、雷、云神于一身。在原始《九歌》内,少司命神很可能具有战神或准战神的身分。《九歌》本来是祭祀战神的巫歌巫舞;少司命神厕身《九歌》诸神的行列,必与战神存在难解难分的因缘。上古人祭祀战神,主观愿望自然是祈求战神佑助战争奏捷。神的出现序列是自然神最先登场(原始人“万物有灵论”的反映);图腾神联袂而至(“图腾崇拜”的反映);宗祖神接踵而来(祭祀宗祖的反映)战神较“抽象”,部落中冲突频繁,方有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突然听到有人说某某大学校长创造了不少神话。在经历过中国曾发生的造神运动之后,人们冷静下来,十分理智地说:"某某是人不是神。"近日又突然听说创造了神话,也该能冷静地想一想了。我想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楚辞·九歌》是伟大诗人屈原在楚国民间流行的祭祀歌曲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艺术加工而再创作的一组极为优美的抒情诗篇。这组诗共十一篇,内容是丰富多采的。在这十一篇中,总的说来,同属祭祀鬼神的歌曲;但是分别看来,由于所祭祀的鬼神传说不一,职司有别,善恶不同,性格各异,祭祀的目的要求和方式方法也就不能千篇一律,因此每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是各有特色的。粗略地区分一下,其中有太阳与长虹的赞歌,如《东君》与《云中君》;有爱情之神的恋歌,如《湘君》、《湘夫人》、《少司命》与《山鬼》;有驱送凶神的祭歌,如《大司命》与《河伯》;有为国捐躯者的挽歌,如《国殇》;还有迎神曲与送神曲,如首篇《东皇太一》与末篇《礼魂》。本文先就《东君》与《云中君》谈谈个人的管见。  相似文献   

7.
《九歌·云中君》有“冀州”、“云中”,这是索解“云中君”身分的关键。神话传说蚩尤与黄帝大战于冀州,失败后被肢解而死,其地缘此而名“解”(解州),故蚩尤缘此名为“解神”(肢解之神)。《易》之《解》卦下坎、上震,为“雷雨”之象,巫歌用隐语暗示蚩尤之“解神”身分,故蚩尤就是“雷雨”神,雷、雨俱为云中之物,故蚩尤又是“云中”神,也就是“云中君”。蚩尤死后被奉为战神,故歌辞多处暗示“蚩尤旗”:作为星宿的“蚩尤旗”“与日月兮齐光”;“蚩尤旗”变动不居,有时如“雄鸡”,故辞云“华采衣”;旌旗舒卷,飘扬,故辞云“连蜷”、“犬犬犬远举”  相似文献   

8.
由于年代的久远,传世文本的错简以及传抄过程中的错误,使得《楚辞.九歌》的研究仍有待深入。近年来,两湖的楚简相继出土,为《楚辞.九歌》有关《云中君》所祀之神、《东君》的错简问题、《国殇》是否为《九歌》组成部分等问题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证,可知《云中君》所祀之神祇为雷神,《东君》在《九歌》中的次第存在错简情形,《国殇》是《九歌》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屈原<九歌>中所描绘的湘水女神聚取天地灵气,以意汇神牵、相知契同的欢喜,情不久长、爱难遇合的哀怨,幻化出一幅幅空灵的爱情场景与具抽象性、普遍性的爱之归宿.其爱情哲学与人神关系语境的言说方式不仅使<九歌>深具华丽、婉约之美,而且还深蕴着情深、情怨之丽.  相似文献   

10.
《楚辞·九歌》,是一组祭祀的乐歌,计有《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礼魂》等十一篇诗。为什么名为《九歌》,而实有诗十一篇呢?从王逸以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王逸在《楚辞章句》注释《礼魂》第一句诗时说:“言祠祀九神”,好像是说名为《九歌》,是因为祭祀的是九种神祇。但在《九辩序》中又说:  相似文献   

11.
《云使》对于内容与形式的掌控达到了美妙的平衡。作为主体意象雨云,具有自然特性、情爱意味和宗教性意义;“有生”与“无生”投射的是现实与情感的关系、暗含了“梵我合一”的哲学思想;“艳情味”体现世俗情爱欢愉及暗含的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君主制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建立,作为君主之鉴派的人文主义者在君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君主教育理论。他们不仅强调君主(廷臣)教育的重要性,而且阐述了对君主(廷臣)的要求,还探讨了君主(廷臣)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君主之鉴派的著作成为了当时西欧封建社会统治阶层必读的书籍,君主教育理论也对后世西方上层社会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君主教育理论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家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舞台,其中君臣关系又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君臣关系处理得当与否,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作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的张栻恪守三纲五常、忠于君主、劝君治国,与君主之间关系达到了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适应大一统政治体制的需要,《管子》论证了君主存在的合理性在于以心体道,发而为义礼法;君主肩负制定法制、选拔贤能、执掌赏罚、发布政令的职责;要完成这一职责,君主必须以得民心、懂心术、知七法、重法令.《管子》构建的君道观理论,为正在进行的政治变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5.
《国语》所反映的君臣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君臣伦理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基本组成部分。作为一部重要先秦文献,《国语》有许多记录和反映西周、春秋时人君臣伦理观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钩稽梳理,不难发现,西周和春秋人的的君臣伦理观强调君君臣臣的各安其分的礼治原则,强调君主的贤达和臣子的忠诚人格。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家韩非对君与臣的关系进行了很深入的思考,对以往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探讨,达到了当时最高的理论水平。从君与臣关系的实质、君对臣的控制、君与臣的矛盾等三个方面对韩非的君臣观进行考察,可以揭示其君臣观的实质和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7.
恶的天使善的天使--《亨利四世》与莎士比亚的帝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杰出的作品。亨利四世并不是莎士比亚笔下理想的君王,他是一个为亨利五世作铺垫的过渡性人物。但从莎翁对亨利四世以及亨利五世的刻画来看,在作者的理想当中,善恶兼备,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笔触中的君王的共通特点。  相似文献   

18.
官箴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古代官箴的主要内容、发展变化及其所蕴涵的政治文化、政治道德和政治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9.
20.
中世纪后期英国王权与教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后期,在英国王权与教皇合作或斗争的关系中,斗争日益成为了主流形式,合作则往往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互相利用的产物,结果是教皇不自觉地帮助了王权的强大,促使英国建立了民族教会,丰富了英国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这种双方合作或斗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