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改荣  房涛 《文教资料》2013,(25):32-33
评价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由悉尼大学马丁教授提出的用来反映人际功能的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国内外学者广泛地应用评价理论对语篇进行分析。本文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和级差两个子系统对2012年9H6日奥巴马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为自己第二轮任期的竞选所做的演讲词进行分析,并探究演讲者在演说中是如何运用评价资源表露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和介入子系统为理论框架,从情感意义、判断意义和介入系统三个方面对2007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争中奥巴马和希拉里各自发表的医改演说进行对比和评析。  相似文献   

3.
钱浩 《考试周刊》2008,(53):135-137
Martin的评价理论从评价的角度研究分析态度,本文在评价的大视角下,聚焦评价系统的级差子系统,以级差的角度审视语篇态度意义,并提出比较态度价值大小的三个参数——语义、句法和语境参数,旨在对以语义为核心的评价理论进行些许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情景语境理论为指导,选取奥巴马总统纪念"9·11事件"十周年的演说为例,从语场、语旨、语式角度对该政治语篇进行三维分析,探索其语言特点、结构模式、语篇特征等。  相似文献   

5.
赵勋 《华章》2014,(27)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话语的人际意义的突破性理论体系。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语篇中表达态度的语言资源。本文试图运用评价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其核心子系统--态度系统的视角对政治新闻语篇进行分析,揭示政治新闻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呼吁读者对政治新闻进行批判性解读。  相似文献   

6.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被当做演说的典范之作。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分别从顺应的语境关联成分、顺应的结构对象、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四个维度,考察林肯在演说过程中为达到演说目的而对一系列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和策略做出的选择,可进一步体会林肯这篇传世之作的经典所在。  相似文献   

7.
大众语篇是批评语言学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它包括新闻报道、政治演说、官方文件的语篇等。本文选择了伊拉克战争期间布什总统发表的三篇政治演讲为语料,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作为语言学基础及分析工具,对比分析几篇演说的语言特点,探寻布什总统对伊拉克战争态度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8.
运用隐喻架构理论和美国两党道德模式分析政治语篇中的隐喻性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能够帮助人们很好地理解政治话语,剖析政治演说中蕴含的深层内涵。通过对布什与奥巴马国情咨文关于税收演说的隐喻架构分析,发现布什主要使用了两个隐喻性表层架构:旅程架构和财务管理架构;奥巴马主要使用了三个隐喻性表层架构:旅程架构、商业架构和灾难架构。在架构的使用上,布什能够使用更加恰当的架构来强调共和党的执政理念,并使用能够能激起人们不满的架构来评价民主党,而奥巴马更加容易陷入共和党的陷阱,减弱了其演说的接受度。政治家在其政治演说中智慧地使用词语驾驭架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袁卓喜  李舟 《英语辅导》2010,(1):146-149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并已正式就任,但其竞选演说依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奥巴马具有代表性的三篇政治演说辞进行修辞分析,从用词、结构及韵律等方面阐述其政治演说中的主要修辞手段,以期窥见奥巴马政治演说的总体修辞风格。  相似文献   

10.
徐波 《海外英语》2014,(20):257-259,275
奥巴马的选举获胜演说《美国的变革时代已到来》语义清晰,是演说中的佳作。该文试图对它的语篇特征进行研究,旨在加强对政治演说语篇的总体认识。该文从功能语言学元功能视角对演说进行分析,发现演说在经验功能(及物性)、人际功能(语气、情态、人称)和语篇功能(主位结构和衔接)方面具有独特的语篇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入手,从语气和情态两大系统分析了人际功能在希拉里的两篇政治演讲中的体现并做出比较。这两篇演讲分别是希拉里在佛罗里达州的总统候选人竞选演讲和她退出总统竞选的告别演讲。本文旨在分析语言模式在这两篇目的截然不同的政治演讲中的选择,以及它们和其所要表达的意义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出演讲者在不同情况下做出的演讲是如何通过语言来和听众建立有效的联系,以达到其不同的演说目的的。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构成要素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矛盾运动和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若干子运行系统的有机组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动态组合系统,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的最显著的特征。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对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系统的整体功能、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已经成为一个惯例。作为一种政治演讲,就职演说的目的在于通过解释、说服,使公众确信演说者正在说的和将要实施的代表着公众的最根本利益,以期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因而就职演说要想获得成功,演说词必须短小精悍、合理布局、逻辑严密、语调铿锵。为此,就职演说中往往大大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段做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提高语言艺术。本文根据语言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六个方面论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语言艺术,并提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语言艺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最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旨在透过话语的表面形式,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政治语言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用来交流政治信息的语言,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说服、控制,让公众接受自己的见解或主张,从而影响公众的意识形态。修辞的运用是政治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政治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揭示隐藏在政治语言背后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6.
政治演说是演说者根据国内外政治情况,阐明自己政治立场和观点的讲话。美国总统的政治演讲词历来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在美国特殊的历史时期上任,其胜选演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奥巴马胜选演说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奥巴马胜选演说词的修辞特征,从而揭示不同的修辞手段在演说词中的语言表达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人称指示语虽然是言语事件参与角色关系的客观体现,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境参与下参与的主观认知态度。认知语用参数下的人称指示系统主要包括移情指示系统和礼貌指示系统两个子系统。在生命度层级和可及性层级两个参数的作用下,人称指示系统呈现出多层次、超符号的立体网络系统,使人称指示这一封闭的语言系统具有了开放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鲁迅作品的权力话语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作品既是文学话语范本, 又是权力话语经典。鲁迅在特定历史人文环境中生成的权力话语, 以强烈的政治敏感性、批判性与前瞻性, 涵盖着深广的时代特征与政治文化内容, 显示出作者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鲁迅的权力话语丰富多彩而独具魅力, 是他反抗被描写开拓出的一条最能描写自己的路。鲁迅的新思想、新创造, 都在催生新的权力话语中被记录下来, 成为一种能够发挥权力话语的精神文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多位国家元首访华并在中国发表政治演讲,文章以卡梅伦北大演讲为例,从语气、情态、人称三个方面进行了政治演讲的人际功能分析,旨在揭示演讲者是如何选用合适的语言手段实现与听者的有效互动,从而指导读者更好地欣赏和撰写政治演讲。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将政府新闻发布会话语视为政治话语与新闻话语的结合体,并认为,政治性是本质,新闻性是形式,因此,政府新闻发布会话语当属政治话语的一个特殊语类--政治新闻话语.讨论了政府新闻发布会话语与政治新闻报道、政治演讲、政府公告、白皮书、政治访谈等其它语类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