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字》使美国作家霍桑誉满全球,作者在作品中采用的象征手法贯穿始终的、无处不在,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从红字的多种象征意义、四个主要人物名字的象征意义以及景物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入手,可展现《红字》中的象征手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家霍桑的《红字》以象征手法的运用而著称。霍桑不仅赋予“红字”多种寓意,其所描述的很多事物及自然环境都具有丰富的象征内涵。就象征在《红字》中的人物名称方面的运用来探讨海丝特、阿瑟·丁梅斯代尔、罗杰以及珍珠等人物的内心世界对研究《红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象征手法的灵活运用是这部作品的主要特色.红字A是书中重要的象征符号,它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连接着故事中的每一个场景,在每个人物的身上都体现出不同的象征意义.本文具体分析了红字A对于每个人物形象不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红字》中的一些色彩、具体事物和字母"A"的象征意义来探讨霍桑在这部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通过对象征意义的分析,总结霍桑的象征成就,探寻《红字》成为世界文学杰作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5.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长篇小说《红字》是霍桑最杰出的代表作。作品中艺术手法的运用独具匠心,尤为突出的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使《红字》成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6.
论《红字》中的象征手法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极具特色。首先 ,象征的意义具有发展性。其次 ,象征的意义具有多重性。第三 ,象征与人物密切相关。第四 ,象征贯穿于小说的始末。独具特色的象征手法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开发了读者更多的想像力。《红字》被誉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7.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撒尼尔·霍桑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对这部作品中的主题与人物进行了探讨,指出霍桑通过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揭示了加尔文教压抑下的人生扭曲与异化,从而努力弘扬一种冲破禁锢、跨越时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历来受到评论家的青睐。文章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表现主义为切入点,分析了《红字》这部小说中扭曲的现实和内心的真实、类型化的人物、象征的手法和寓言式的故事等表现主义特征,发掘了这部作品中的现代性,开拓了《红字》研究的新疆域,同时证实了文学思潮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9.
《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那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的代表作,小说独具特色的象征手法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该文从红字A本身、人物珠儿以及场景刑台等的多重象征性来探析作品所赋予的生命寓意。  相似文献   

10.
高娟 《文教资料》2011,(25):25-26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极具特色。本文通过对红字"A"的象征意义的探讨,阐述了作品单纯情节之下多层次的复杂的主题思想。含蓄的风格、深刻的寓意构成了《红字》似真非真、似梦非梦的浪漫世界。  相似文献   

11.
景杰 《海外英语》2011,(9):214-215,219
作家给人物命名从来不是随心所欲,人物命名通常隐含深层寓意,红楼梦人名不仅寓意深刻,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信息,两个译本的人名翻译也各有千秋。从翻译美学角度着手,以红楼梦中隐喻人名为审美客体,可以对原文中人名的美学价值和译本中的美学信息加以分析。通过对译本采用的翻译策略作一分类,并分析在还原原文美感方面的得失之处,可知在隐喻人名翻译中,只有充分体会原文美感并对其进行还原或补偿,才能在译文中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的韵味,达到神似。  相似文献   

12.
托尼·莫里森在《宠儿》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包括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名方式。本文通过解读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人物命名的象征意义,引领读者了解莫里森是如何通过人物命名的象征性实现作品主题深化以及再现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横塘"一词屡见于唐诗中。它在唐诗中有不同的内涵和意义,不仅仅是指单纯的水塘、堤岸,具体的地名以及三国吴时的古迹"横塘",它还是古时女子住所的代称,男女之间产生恋情的隐语,送别离散场地的代名词。它逐渐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性和符号性的代称,被广泛的应用于诗中,并对唐以及唐以后诗、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词的象征意义是其概念意义的延伸.不同民族语言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其词语在象征意义上有不同表现.英语和汉语在人名、地名、动植物、颜色和数字等词汇的象征意义上各有异同.英汉词语的象征意义存在基本一致、表达相异、此有彼无和相互冲突四种关系.作为对比语言学的范畴,象征意义的比较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心理象征是霍桑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他不仅运用多种类型的象征如细节性场景象征、意象象征、神话象征来展示社会现实,揭示人物命运,而且特别擅长于借助种种意象,暗示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没有表述出来的、驱动人物的心理动力,隐含地表达小说主人公某种特定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展现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保罗.格莱斯(Paul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美国作家海明威小说《永别了,武器》中两位主人翁对话遵循或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从而寻找对话中的隐含意义,并认为这些隐含意义对构成人物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非常丰富。作为外语学习者,不仅要了解它们的基本意义,更要挖掘其深层的象征意义。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洁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1):131-133
通过分析伊迪丝·华顿的代表小说《纯真年代》中两个女主人公名字的神话含义和指向,旨在引起人们对当时女性地位的思考,并更好地了解《纯真年代》中这两个女主人公名字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9.
樱花是日本国的象征。解读其象征意义,可以了解日本人的心路变化过程。然而,在日本历史长河中,依时代和个人的不同,樱花曾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因此,本要分析的是,樱花的原始象征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有助于更透彻地解读此后出现的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古诗文中一些人物姓名的称谓相当特殊,归结起来大致有五种类型:假设之名、刑余之名、割裂人名、行第相称和身份相称。对此现象进行逐类诠释说明,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人名称谓的一般规律,正确分辨古诗文中人名的特殊称谓,避免曲解或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