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三年级语文,是一个转折期。对许多学生来说,习作像一个门槛。顺利跨过去了,他就能在学习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被这个门槛绊住了,很可能从此会感觉语文学习比较困难。管建刚老师说,小学生写作文,目前大都处于马不停蹄的奔波状态:才写了"事",又得写"人";才写了"人",又得写"景";才写了"景",又得"状物";才"状"了"物",又得写"建议"……结果花拳绣腿,什么也没学好。小学生学写作,要有系列,一个系列学好了,再开始学习另一个系列。当学生觉得习作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读写课程内容包括:读"自编教材",写"读书笔记";读"当代名家",写"作品简介";读"泰州名人",写"名人传记";读"千里历程",写"山水游记";读"励才校园",写"母校留言";读"主题美文",写"升格作文";读"经典影片",写"微型作文";读"古典诗词",写"现代小诗";读"专题名言",写"凡人名言"。这一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语文这门学科厚实丰盈起来了,激发了学生巨大的潜能,"共生"出了强大的精神磁场和语文学习力,达成了"读写共生"。  相似文献   

3.
"动情点"是感情的触发点,抓住了"动情点",才能把记叙文写得感情充沛、真挚感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捕捉"动情点";引导学生掌握写好"动情点"的技法,把内心的情感外化为具体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4.
考场作文决定了中考语文分数,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写一篇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佳作,必不可少的冲击力非常重要。中考作文制胜之道,笔者认为要特别注重五"要"力避五"忌"——文体要"明",忌"四不像";文题要"亮",忌"千人面";文材要"新",忌"老一套";文字要"靓",忌"八股腔";文面要"洁",忌"三花脸"。  相似文献   

5.
初中学生写作文时,体现出的一个最常见的毛病,也是主要的毛病,即空洞。主要体现为选材老套、内容干瘪,没有创新性。如:写人时,不是"眉清目秀",就是"身材魁梧";写树时,不是"绿树成荫",就是"枝繁叶茂";写花时,不是"五颜六色",就是"百花齐放"……总之,对于描写对象,只有抽象、概括的介绍,而没有具体、细微的描摹,读来干瘪生硬,毫无个性可言。初中学生在作文时不能推陈出新,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相似文献   

6.
一、运用"平面镜哲学",仔细观察生活 生活就是一面大镜子,镜子中包含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色彩斑斓的景和物.而写作,又源于活生生的生活.源于生活的文章才是有生命力的文章.所以,在写作前,必须要学会观察生活.可学生却老是在抱怨:"我每天都过着家到学校、学校到家这样两点一线的枯燥日子,哪还有时间来观察生活啊?"很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写人,不是"目光炯炯",就是"精神抖擞";写树,不是"枝叶茂盛",就是"参天耸立";写花,不是"姹紫嫣红",就是"绚丽夺目".还有的学生写起作文来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道(倒)不出",心里有话却苦于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7.
状物散文以刻画"物"为主,但又不能脱离"人";心里想的是人,眼中看的却是物。处处赋予"物"以人的形象不行,因为"物"毕竟不是人,照着人写物,必不像"物",但脱离人写物,又难以立意抒情。因  相似文献   

8.
简迎春 《快乐阅读》2011,(21):158-15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综合工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笔者想就几年来的作文探索,就"制约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的训练""作文的批改"三方面谈点个人的浅见:①研究并解决"制约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素,为学生写好作文扫平障碍;②作文如做人,要想写好作文,先要做好"人";③在作文批改上,实行"师生齐动手,大家一起来",把批改标准下放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文章写作不能忽视"第二层面"。注重"第二层面",才可能写得深刻,从而突破肤浅的瓶颈。就记叙文而言,"深刻"就是作文有充沛、丰富的思想,不至于停留在一个  相似文献   

10.
郭全文 《甘肃教育》2014,(21):100-100
正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讲读教学重在"读",作文教学重在"写",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就是努力将"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想使写作知识起作用,就得在多写多练中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想使典范作品起作用,也得在多写多练中完成由借鉴"转化"为创新的工作。昔人所谓"文入妙来无过熟"、"读十篇不如作一篇"、"多作自好"等,都是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从一个人笔底流淌出来的文字往往就是他心灵的独白。所以在写一篇作文时要先把握好主题,并且要严格做好片断性训练,才能将作文写得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曾把教师结合教学,经常动笔写"一般文章"(不仅是指与学生同题的作文,更是指结合教学的种种实用文字)形象地称之为"教师下水",不仅撰写专文而且多次在书信中大力提倡,号召教师要"善写".斗转星移,如今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现状如何呢?一位教研室老师的156份调查统计表显示:平时喜欢动笔经常写一些文章的有29人,占18.5%;有106位老师只是迫于学校有关奖惩制度的压力,每学期写上1~2篇以"应付差事";另有21位老师近三年内除了写些教学小结外,没有写过其他文章.发表文章的只有13位,仅占8.3%.以所见所闻,深感这种现状不容人乐观.以某省级重点学校为例,该校现有语文教师12人,能够经常动笔写写的有3人,占25%;偶尔写一写的有2人,占16.7%;很少写的有7人,占58.3%.与学生作同题作文的记录是零.当然,这只是个别学校的情况,"点"不一定能代表"面",但窥一斑可以见全豹,共性常于个性之中体现出来.如果以主动"下水"者寡,而很少"下水"者众来概括目前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现状,恐不为过.  相似文献   

13.
"乐景写哀",源于清代王夫之的<姜斋诗话>,这一手法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很好的艺术展现,写"乐景"极尽铺陈夸张,"包括于事有关之物和于情无干之人"都描写得淋漓尽致;在"哀事哀情"的叙述上不动声色,情节发展自然,无半丝议论之词,无一点大哀大恸之语;外在妆扮风光满眼,哀者欲表难表,委曲求全.红楼梦成功地运用了乐景写哀的手法,才使得这部悲剧经典倍增其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于一次"写自己的老师"作文教学尝试,总结了指导成功的原因:以"下水文"为载体,现身说法,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再借助"传统名篇"《藤野先生》的解读,从"赏内容"和"析手法"入手,让学生明白了写作要"写真实,抒真情";明确了选材要体现"外现的平凡与内在的崇高";谋篇布局要讲技巧:"欲扬先抑与‘言归正传’"。让学生具体地感知"怎么想"、"怎样写",手把手地教学生闯过了构思的"难关"。  相似文献   

15.
俗语说得好:"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不香",学生写作文也是这样,只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写作思维,才会让文章做到有思想、有新意,因此要写好作文,训练写作思维就成了学生写作必不可缺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已故著名作家赵树理写的《李有才板话》一书中有个人物叫张德贵,很圆滑,总是跟着一个叫恒元的人的指挥棒转,书中写道:张德贵,真好汉,跟着恒元舌头转——恒元说个"长",德贵说"不短";恒元说个"方",德贵说"不圆";恒元说"砂锅能捣蒜",德贵说"砂锅捣不烂"。因为写得形象、有趣,初中生赵志(化名)读着读着笑出声来。笑声惊  相似文献   

17.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纵观古今,哪位名人大家不是修改文章的好手呢?如何批改学生的作文,怎样才能让学生改好自己的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长期探索而又觉得较棘手的问题。传统的批改方法,老师伤神费力地"批",学生无可奈何地"改",批与改时常脱节,岂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做到既"批"得巧,又让学生"改"得对呢?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赵馨 《考试周刊》2008,(52):35-35
一提起语文,很多学生头脑中马上会出现"作文"二字,也正是这两个字令千千万万的学子望而生畏,他们写起文章来往往是应了一幅对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情愁理愁物愁景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是"写不出来"。好不容易"憋"出来了,却与众人雷同,如刻画人物的肖像,总是"一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或"苹果般的圆脸",写高兴是"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相似文献   

19.
写作文,特别是写记叙文,常常要写到景物。这里说的景物,不光指自然风景,还包括生活中的场景、人物活动的场面等。写好景物的关键,是学会细化景物,即把景物写细。景物写得足够细,才会显得生动、形象,有现场感,  相似文献   

20.
古诗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古诗群文教学更是难上加难。要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学好古诗,就要在选文时既见"文",又见"生";课堂教学时既得"意",又得"法";在课堂延伸时,既要拓"知",又要延"学"。这样,就能使学生既入意境,又得内涵,还习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