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优化新市民子女的学习行为,使之更好地融入城市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南通市东方中学提出了"和融兴校,和融强校"的教育理念,开展了新市民子女的学习行为研究。由于受到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新市民子女的学习行为常常出现语言沟通困难、课堂参与度不够、知识衔接断层、学习动机不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沟通障碍等问题。优化新市民子女的学习行为需采取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榜样与成就激励;以思想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家校联手等调适措施和解决策略,意在使"和融教育"理念下的新市民子女共享教育阳光。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市,他们的教育问题引入关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认知水平、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都与城市学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不良习惯而存在学习行为偏差。为了努力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矫正效果,笔者以大教育背景为出发点,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矫正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异家庭越来越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逐渐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文章重点介绍了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离异家庭子女适应不良的原因及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行为等各方面的表现。家长到校集中授课,学生则在家"静候"消息,这已成为惯例。到会家长了解了子女的表现后,有些家长往往大发雷霆,采取极端的手段或教育方法,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致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隔膜越来越深,使家长会失去了原本的作用与意义。由此,我萌生了对传统的家长会形式进行改革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某地区经济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流向这里。这些外来务工者的子女随着自己的家长漂泊在不同的城市之间,穿插于不同的班级之间,这些现象在小学比较多。外来打工者子女不同于一般的插班生,他们在语言、生活和学习习惯上与本地学生有着诸多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更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在面对外来务工者子女受教育问题上,我们更应该发扬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博爱"精神。一、外来务工者子女学习现状1.令人担忧的学习问题大部分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学习问题很多,  相似文献   

6.
对山区泰顺县中小学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了解到山区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子女"在生活及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影响山区"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1):136-144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深入推进,进城务工农民及其随迁子女的群体发展需求日益壮大,其受教育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都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低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有学上"和"上好学"的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在改善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的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机制、增加农民工培训内容、提高农民工培训效果;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界限、加大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投入、改革现行中学教育和中高考制度、提高农民工子弟学校及农民工随迁子女比例较大学校的办学质量、落实融入性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佡平 《教学与管理》2012,(25):25-26
一、导师制的现状1.导师制的提出背景和具体实施方法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因素对学校教育的冲击越来越大。随着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子女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增多,家庭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注程度减弱,或者是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都会使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为了体现素质教育中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核心地位的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我校本着"学生个个受关爱"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导师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政策的优化,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将自己的子女送入就近的学校就读,但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班主任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工作重点。本文从学生的心理、学习和需求三个方面,论述了班主任在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方面的有效策略,希望以此推动班主任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对象群体,是相对于本地学生而言的,很多城市学校都接纳了或多或少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教育对象,我校就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的省级实验小学。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对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文素养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不揣浅陋,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我校学习。由于这些学生的父母忙于生计,他们往往忽视了对子女进行卫生教育。因此,这些孩子常常表现出一些不讲卫生的行为,比如好长时间也不洗澡,衣服脏了不换洗等。开学初,我在一年级上课时,发现班中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观念、文化取向以及不同文化层面的认识与行为上,农民工子女及其家长与城市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存在着差异和冲突.我们要以"多元一体教育"来化解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创新学校文化,并进而催生城市新文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教育管理,成为"隔代教育",农民工们在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家庭收入做出贡献的同时,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暴露出来。这些"留守子女"的教育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为此,在加强留守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方面,我校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留守学生是指那些由于父母双方外出打工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被留在户籍所在地进入学校学习的十六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学生。长期被留守,容易导致留守学生被消极情绪困扰,进而出现行为问题、学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等,最终引起人格发展障碍。导致留守学生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方面缺少与子女的沟通,学校方面缺乏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和有效的心理援助体系,社会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及社会支持体系薄弱等。可以通过提升父母的教育职能以加强亲子联结,扩大学校的教育职能为留守学生提供系统的心理援助服务,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为留守子女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等途径来构建有效的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及其子女的有关问题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弱势群体子女的成长环境及环境对其影响,探讨了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番禺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国内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自然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首选。随着自身意识的提高及社会的形势要求,外来工人员越来越重视教育,他们不惜花费重金接孩子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就读,于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便出现了外来工子女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与本地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容易产生缺乏安全感、思想封闭、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对此,结合本片区实际,选择"小学外来工子女主观幸福感培养的措施"的主题进行研究,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透过数据分析,准确把握农村小学外来工子女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农村小学外来工子女主观幸福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旨在进一步更新小学教学理念,增强农村小学外来工子女主观幸福感,达到小学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经济飞速发展,地域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而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开始成为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这些学生的文化背景、地域特征以及生活习惯等都不同,心理发展状态也不一致,为了实现对外来务工子女学生的正面引导,使学生尽快地转变心理状态,就需要对此类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针对外来工子女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实施个别教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增大,单亲(父母离异)子女不断增多,外来新居民子女(父母务工)不断增加,直接给学校带来的压力是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使学校的教育压力越来越大。所以,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与转化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9.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始终是社会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的比例逐渐增大。随之而来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在小学课堂中,对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子女的教育方式也需要更多研究,以让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是针对城市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的特殊情况和需要而采取的学校教育干预措施,其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城市中小学教师对城市教育抱有狭隘认识,缺乏接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生怀有偏见和"放任"思想,使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在学校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为做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教师应该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生活、心理、家庭等方面情况,研究并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学习和心理问题,为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流动人口子女,并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