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客家,这个不朽的民系肇自中原,历经五次大迁徙,在历史长河中汇成了一首雄壮的客家民系之歌.没有迁徙,就没有客家人.客家民系在千百年的迁徙路上.不断淬炼自己,不断吸收各种文化精华,非但没有沉沦,反而创造了辉煌的客家文化.客家先民,历尽艰辛,从中原辗转迁徙到南方,并在当时的"蛮荒之地"扎下了根,繁衍生息,千载不绝.  相似文献   

2.
<正>清厦客家围村是粤中地区客家建筑的典型,文化内涵深厚,历史信息丰富;它脱胎于粤东北、赣南的客家建筑,又与其有明显的区别;它既带有客家先民原住地和途经迁徙地的文化烙印,又吸收了岭南广府文化极强的建筑形式,进而受客侨文化影响,中西结合,在客家建筑中独树一帜。一、粤中客家民系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1客家人与客家族谱“客家人是汉族里头一个系统分明、富有忠义思想、民族意识的民系。”[1]客家先民,原是中原的汉民。由于战乱、饥荒等种种原因,自西晋以来,经过几次大的南迁,聚集在6000年前就生息在客家大本营区域的南蛮族原居地——闽(闽西)、粤(粤东)...  相似文献   

4.
欧阳瑜玉 《图书馆论坛》2005,25(1):100-101,111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民系,客家族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文章提出了建立客家族谱数据检索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客家民系是汉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说其重要是因为它分布广泛,影响深远;说其特殊是因为它有与别的民系不同的方言、风俗、民情等等。产生于中原大文化背景下的客家文化,在长期的多次的南迁过程中,既继承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又改造及融汇吸收了新的生活环境中土籍人民的文化。形成自己  相似文献   

6.
赣南客家舞龙灯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客家"一词,清朝著名诗人黄遵宪有诗云:"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过江入八闽,辗转来海滨[1]17.根据历史记载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2]9.赣南是客家腹地,因地处边远,境内群山环绕、土地肥沃,大量中原汉人南迁到赣南及周边地区定居繁衍.目前,分十八个县(市、区),现有总人口818万人,其中90%为客家人,约占大陆客家总人数的10.7%.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读到窦应泰先生著作的长篇小说《客家人》,就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了,于是便忍不住搜集了大量关于客家人生活特点、风俗面貌、文化建筑等方面的资料,了解了这样一个坚强、睿智的汉族民系: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从唐宋时期开始,由于天灾和战乱等原因,他们大量辗转南迁。他们先在闽粤赣交界的广袤山区中扎根,以后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蔓延。现在已有千万客家人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8.
谁是客家人?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台北:古亭书屋,1975 Sow-Theng Leong,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Hakkas,Pengmin,and Their Neighbors,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97 1990年的某天,在赣南的某大学,笔者正在上一门历史系的专业课,老师突然讲道,赣南是全国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其人口的95%都是客家人,而客家人是中原汉族南迁后形成的一支优秀的民系。这番话令我和周遭的同学兴奋不已。因为我们这所地区性师范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来自赣南本地,这意味着,我们都是优秀的南迁汉人后裔——客家人。有趣的是,我虽然从小生活在赣南,但在那堂课之前却从不晓得自己是客家人,也就是说,我的客家人身份是被老师"宣布"的。  相似文献   

9.
闽西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区,是450万台湾客家人的祖籍地。上杭县图书馆白1993年5月为台湾客家华氏寻找祖源起,悉心征集闽、粤、赣、川、桂、台等地客家族谱,如今已收藏客家族谱115个姓氏、1600多种、1万多册及相关文书契约、祖图等珍贵文物,成为闽、粤、赣三省客家地区收藏客家族谱之最。上杭县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立,以及由此开展的跨越海峡的读者服务工作,为两岸客家人寻根谒祖与族谱对接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0.
苏勇 《兰台世界》2016,(19):158-160
客家传统谚语楹联中包含了很多廉洁元素,体现了客家人以俭养德、重义轻利的财富观和以民为本的思想。节俭是客家人最为突出的品格,这是一种内向型的克己复礼,通过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来约束人的贪欲。客家族群长年迁徙,因此更加看重团结,以亲与义为精神纽带将族群凝结在一些,反对因利害义。客家廉洁文化中蕴含了朴素的民本思想,这一思想既约束了专制权力,又符合群众对从政者的要求,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国家稳定。  相似文献   

11.
守护客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汉民族民系中的一支。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母体,继承中原汉族的文化基础,在辗转迁移闽、粤、赣定居后艰苦创业、繁衍四方的历程中,吸收、融合本土文化特征,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为汉文化变异后的南北杂陈、新旧调合的一种新质文化。多元性的客家文化文撑起了华夏一段独特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凸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图法》(第四版)客家文献归类与民族类目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民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客家文献,文章探讨客家文献在<中图法>(第四版)中归类的局限性,提出对<中图法>改进民族类目设置,以明确客家文献归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闽粤赣客家民居盛行门榜装饰艺术,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门榜民俗文化传统,极大地丰富和美化了客家人的生活空间。门榜题词或追溯宗族源流、颂扬族群精神,或纪念祖先功德、传扬先贤业绩,或言志抒情、向往美好生活,往往寄寓着奋发进取的人生哲理,是客家族群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客家人进行道德劝戒、箴规教育子孙、启迪后人修身养气的重要材料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客家文献数据库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民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客家文献。论述了客家文献的概貌和现状,探讨了建设客家文献数据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客家人是崇尚孝敬父母的民系。在粤东客家地区,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些俗语:“鸟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敬者必成大器”,“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他们把“孝敬”当成一个试金石。认为从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孝敬的程度可判断出这个人的道德水平及思想境界;从中还可预测出这个人将来有无大出息。  相似文献   

16.
晋中传统建筑受地域影响多山多石,在装饰上以砖雕为主辅以石和木雕,在布局形式上民居形成四方围合的四合院建筑群、内部开敞外部封闭的基本形式,其中以晋中地区的晋商豪宅为代表。通过对晋商民居建筑装饰、布局的了解,揭示装饰纹样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从而使人们对民居建筑艺术有更深入了解。晋中民居建筑以其独特的地域形态、风俗习惯、阶级观念以及他们从商的理念、生活的态度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建筑中包含的文化影响着一代代的晋中人,使儒商之称成为山西独特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客家图书编撰史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中原汉民族南迁一系,秉持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图书编撰方面,有丰硕的成果。本文对客家图书编撰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就客家图书编撰成就分时期地作了汇总、归纳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福建土楼是福建客家山区居民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设计风格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福建土楼的建筑特点是依山就势,巧妙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水"理念,而且整个宅区的布局合理,适应了福建客家人聚居的生活需求与防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客家人在海内外建立了数十个客家博物馆,策划了一系列客家文化陈列展览。从江西赣南地区客家文化陈列展览的现状看,客家文化陈列展主要存在同质化、层次较低、文物不足、展览形式单一、文物内涵诠释不足等问题。在策划客家文化陈列展览时,要坚持展览主题的思想性和原创性,内容的体系性和学术性,展览语言的艺术化和通俗化,同时注重展览的互动体验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20.
客家民系最终形成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为客家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中国社会史等学科的研究开创了广阔的天地。这就要求我们将客家文献进行归档,加以系统管理,有利于后来的学者对客家文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