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蔗糖水解和蛋白质溶液盐析实验改进湖北枝城师范学校(443300)董昌耀一、关于蔗糖水解的实验现行中师、中学化学课本中,有关蔗糖水解的实验步骤,都是用“10%的蔗糖溶液1毫升,滴加3~5滴稀硫酸(1:5),再将试管放到水浴里加热”;然后用银氨溶液或新制...  相似文献   

2.
向碘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蓝色会褪去吗?为了验证这一问题,笔者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3~4毫升淀粉溶液,滴入2~3滴碘水,并振荡,溶液变蓝,再加入约3毫升四氯化碳,充分振荡,液体分层,上层呈蓝色,下层呈无色.[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1毫升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再加入3毫升淀粉溶液,充分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上层呈蓝色,下层几乎为无色.以上实验事实充分说明:碘不能从淀粉溶液中被四氯化碳苹取出来,相反,淀粉溶液却能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把碘“夺取”出来.因此,长期以来被许多人所承认的那种…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关蔗糖、淀粉的水解实验成功率很低。教材中是将银氨溶液加入已水解的蔗糖、淀粉溶液中,当加入银氨溶液后,试管中的溶液立即呈黑色,经加热后很难出现光亮的银镜。笔者经试验后作如下改进,成功率极高,可达100%,具体操作如下: 1.将蔗糖、淀粉分别用硫酸加热水解。2.用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溶液呈黄色,  相似文献   

4.
滴加试剂顺序不能相反的几个实验河南省宁陵县高级中学(476700)马建军在学生实验中,常常有不少同学把教材规定的滴加试剂的顺序颠倒,结果出现异常现象.列举如下,供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时参考。1.碘和淀粉的反应:将3滴碘水滴加到少量淀粉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相似文献   

5.
一、四氯化碳能否使蓝色的淀粉碘水混合液褪色?实验1:取3 mL饱和淀粉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2滴碘水(将碘晶体先溶于酒精,后加水至深黄色),振荡,溶液呈蓝色。再向其中加入3 mL~4 mL四氯化碳,用力振荡2 min~3 min,可观察到上层溶液蓝色渐渐褪去。向上层溶液加入1滴碘水,上层溶液又变为蓝色。分析:该实验说明四氯化碳能将淀粉碘水混合液中的碘萃取出来,同时说明碘与淀粉结合力不强。碘与淀粉的变色是否是化学反应,有必要重新审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化学实验中的某些被误读的实验现象进行辨析,如:将铁片插入稀硫酸中表面变黑误认为是金属中的碳露出;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时产生的黑色物质误认为是CuO;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时生成的浅蓝色沉淀误认为是Cu(OH)2;配"新制FeSO4溶液"时将试剂溶于稀硫酸中误认为是防止Fe2+水解;淀粉水解碱化后加碘水未变蓝误认为是淀粉水解完全了。  相似文献   

7.
有如下问题:将滴有两滴酚酞试液的NaHCO3溶液加热有何现象产生?解释原因。此问题旨在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以及温度对水解平衡如何影响产生一定感性认识。但对此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及其原因解释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1 实验过程及现象11 向新制的04mol/L的NaHCO3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浅红色。12 取等量新制的04mol/LNaHCO3溶液于若干试管中,并各滴入2滴酚酞试液。留取一支作对照,其它各支分别在不同水浴温度下加热相同时间。结果发现,加热的温度越高,试管中溶液颜色越深。冷却所有被加热过的…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91页有关淀粉水解的实验为: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20%的H_2SO_4溶液,在试管2里加人4mL水,都加热3-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H_2SO_4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上有无银镜出现。笔者认为该实验有以下瑕疵: (1)就试管3的后续实验而言,中和试管1里的H_2SO_4时,加入NaOH溶液要适量,使水解后的溶液呈中  相似文献   

9.
中师生物学教材第二册在讲酶的性质时,有一个演示实验——“酶在催化作用中所需的外界条件”。其中有一步是:先向试管中加2毫升唾液,再滴加2滴稀氢氧化钠溶液,最后加2毫升淀粉溶液。将试管在37t水浴中加热10分钟后,滴加一滴碘液,观察现象。由于唾液淀粉酶在碱性条件下失活,不能使淀粉水解,因此搞加碘液后,试管内液体应变为蓝色。然而,实验往往以混合液不变蓝而失败。为什么呢?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加得少,混合液的碱性不足以使唾液淀粉酶失活吗?不是。原来,加入的碘首先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色的碘化钠、碘酸…  相似文献   

10.
吃饭时细细咀嚼就会尝到一股甜津津的味道,这就是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将饭粒中的部分淀粉水解成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等分子的缘故。为增加学生对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感性认识可做如下实验。互取甲乙两方试管各加入5mll%的新配制的淀粉溶液,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新鲜唾液和1ml蒸馏水。振荡后用37%的水浴加热两支试管(夏季在室温下放置即可)。2每隔3~4分钟取出几滴试管中的溶液用碘水检验一次;甲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浅,而己试管溶液颜色不变,一直为蓝色,十分钟后甲试管中的溶液加碘水不变色,表明淀粉已水解完全,而乙试管中的…  相似文献   

11.
趣味化学实验──燃烧后的火柴云南大姚师范学校(675400)张雷一、蓝色与无色互变在锥型瓶中加入20毫升水和2毫升新配制的淀粉溶液,然后再滴加碘水(或碘酊)数滴使溶液是深蓝色。将火柴擦着并迅速伸入瓶中,待火柴头药在瓶中燃尽后。取出并立即塞上一橡皮塞,...  相似文献   

12.
教材上做此实验,是按三个反应、六个步骤、一个操作(革取)来进行的.笔者将此实验设计在“两管”(即U形管、玻璃管)之中完成,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对比性强,现象明显,且无有毒气体逸出,可谓一样多得.一.实验装置:见左图一一.实验操作:1.向U形管中加入Zg左右高锰酸钾粉末,2.取一根sxl50mm的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在图中“4、5、6”处贴上滤纸小旗,分别滴3滴饱和NaBr溶液、饱和KI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从上到下).3.另取一同样的玻璃管,两端各塞入一小团脱脂棉,分别滴入饱和NaBr溶液和淀粉碘化钾溶液,并各接一橡…  相似文献   

13.
先加碘液效果更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以及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实验中 ,常用淀粉酶来催化淀粉水解 ,而对实验结果的验证都采用淀粉遇碘变蓝这一颜色反应。实验中一般是将一定量可溶性淀粉溶液加入试管 ,调至实验所需的温度或pH条件下 ,加入淀粉酶 ,保温 5~ 10分钟 ,最后向试管中滴  相似文献   

14.
蔗糖水解演示实验,常用稀硫酸作催化剂,将10%的蔗糖溶液水浴加热数分钟,然后将银氨溶液倒入上述水解液中,以观察银镜的生成。笔者认为按此操作难以得到银镜。经过多次试验将方法改进如下: 取10%的蔗糖溶液3 ml盛于试管中,滴入浓硫酸3滴,加热至沸,冷却后滴入20%的NaoH溶液12-15滴至溶液呈弱碱性(用PH试纸检验)。然后加入2 ml的银氨溶液,浸入70℃左右的热水中,即可产生均匀光亮的银镜。改进后的实验,所用时间短,成功率高,现象明显。实验体会: 1、蔗糖溶液的水解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作催化剂,直接加  相似文献   

15.
为演示碘的升华实验,我们常采取用水浴加热固态碘来观察红棕色碘蒸气的方法,实验效果较为明显.此实验是碘在较高温度下的升华.那么如何演示碘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方法介绍如下: (1)取一长约 30 cm的滤纸条,用滴管吸取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均匀地滴在纸条上10滴左右,如图1所示. (2)把纸条伸入- 500 mL大量筒中,观察有无现象发生(无现象发生),如图2所示. (3)取少量固态碘放入量筒中,再把纸条伸入量筒中,观察所发生的现象(淀粉圈自下而上逐渐变为靛蓝色),如…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第7面"科学探究——淀粉的水解",在检验淀粉是否水解以及是否水解完全时设计如下反应。1.在试管1中放人0.5 g淀粉和4 mL水,在试管2中放人0.5 g淀粉和4 mL 20%的硫酸溶液,加热试管3min~4 min。2.用碱液中和试管2中的硫酸溶液至弱碱性,把一  相似文献   

17.
含碘食盐中碘的检验是高一化学新教材上的一个选做实验。国家标准规定食盐中碘酸钾含量(以碘计)为每kg食盐35±15(20~15)mg,折合成碘酸钾应为34~84mg。书上所用检验方法要配制KI溶液、淀粉溶液,并且瓶装KI价格昂贵。笔者尝试着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1实验原理含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在酸性条件下IO-3能将I-氧化成I2,I2遇淀粉变蓝。化学方程式如下:IO-3+5I-+6H+=3I2+3H2O2实验用品点滴板、玻璃棒、含碘食盐、稀硫酸(滴瓶装)、淀粉碘化钾试纸。3实验步骤在…  相似文献   

18.
室温下淀粉遇碘会变蓝 ,这个现象常常用来鉴别碘或淀粉的存在 ,对此我们已经非常熟悉。如果向刚煮沸还未冷却的淀粉溶液中滴加数滴稀的I2 KI溶液 ,却会发现溶液没有变蓝 ,逐渐冷却后蓝色才渐渐出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淀粉遇碘会变蓝”与溶液温度有关。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快速、易做、有趣的小实验。一、仪器及药品5 0mL容量瓶 2个 ,2 5 0mL烧杯 2只 ,带塞子的小试管 2支 ,1 0 0℃温度计 1支 ,酒精灯 ,多用滴管 ;碘、碘化钾、可溶性淀粉。配制溶液A :在 5 0mL容量瓶中配制 2 .5× 1 0 - 4 mol/L的I2 KI溶液。配制…  相似文献   

19.
<正> 无机化学微型实验的一个:取二支指型试管,分别加人2滴0.1M NaNO_2溶液和2滴0.1M HNO_3溶液,再各加2滴1M H_2SO_4,最后分别加人2滴1M KI淀粉溶液,观察到前者迅速变蓝,后者则不变。 这个实验明显地体现了HNO_2的氧化性大于稀HNO_3,前者能发生如下氧化还原反应,后者则不能: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分组实验五有这样一个实验:向盛有少量NaI溶液(本实验我们用KI代替NaI,以下论述KI)的试管中滴加2~3滴氯水,然后再滴加少量淀粉溶液。结果溶液不呈现蓝色,而看到的是紫黑色或棕黑色。针对此问题,我们开展了对这个实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