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蹄疫     
口蹄疫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人感染上这种病毒,口腔和四肢也会出现水疱,造成饮食和讲话困难,并伴有口臭。口蹄疫病毒属于鼻病毒属,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种。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纳米,最小颗粒直径为7~8纳米。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 cA、O、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     
口蹄疫是国际最重要的动物传染病之一,一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兽疫局列为甲类(危害最严重)动物传染病中的第一种疫病。口蹄疫是猪、牛、羊等偶蹄动物都能感染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粘膜和蹄部皮肤发生水疱性疹,因此称之为“口蹄疫”。病原是一种滤过性病毒。口蹄疫是现有农畜传染病中最复杂,最受重视的疫病之一。由于其病毒寄生广泛,传染性极强,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传播极快,往往能造成广大地区流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又因人类亦可感染本病,因此在公共卫生上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米勒在最新一期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撰文指出,他和同事在绵羊体中发现了一种病毒蛋白,名为包膜蛋白。它可以装载致癌基因进入绵羊肺细胞。在进入肺细胞时,肺细胞表面的分子与包膜蛋白相互作用,使致癌基因得以渗透入肺细胞,从而造成肺细胞发生癌变。 米勒说:“这一发现使我们更深入了解了肺癌这种病症的机理,同时还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将研究如何利用这种病毒蛋白作为转送治病基因的运载工具,从而治疗肺癌。” 乍听起来,使用引起肺癌的蛋白来治疗肺癌有些莫名其妙,但研究人员说,如果能够消除病毒蛋白引起癌症的能力,但保留其把基因送入肺细胞的功能,那么这些病毒就可以充当“送货车”,把治病基因、而不是致病基因送达癌变细胞。这种基因疗法对其他肺部疾病也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教学》2010,(6):79-80
据中国军网2009年12月22日援引新华社东京22日电,日本大阪大学和神户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分别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的人体培养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两种病毒都是将本身表面的突起附着于培养细胞表面的名为“MAG”的神经突起上,  相似文献   

5.
胡全 《生物学教学》2000,25(6):42-43
近年来东南亚地区不时传来口蹄疫局部流行的消息,引起人们极大关注。1什么是口蹄疫 口蹄疫又叫五号病,俗称口疮、蹄癀、鹅口疮,是猪、牛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本病是现有猪、牛传染病中最受重视的疾病之一。其原因是该病传染性极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其传播速度极快,往往造成地区流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又因人类也可能感染,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所以在公共卫生上也有重要意义。2病因、传染源及其特点 病因: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该病毒分为七个主型,即甲型、乙型、丙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亚洲1型。其…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是开展口蹄疫研究工作的基础.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由5'UTR、ORF和3'UTR及Poly(A)组成,全长约8500nt.本篇对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作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7.
1 区分流感、禽流感、“非典”1 1 概念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有三型,即:A型病毒,是在野鸟以及家禽、猪、鲸、马和海豹体内发现的最危险和最普遍的病毒,A型病毒的子型根据病毒表面的H和N两种蛋白质确定;B型病毒,此病毒可引起流行病,但是只在人群中间传播;C型病  相似文献   

8.
科学事件     
禽流感病毒研究重大突破日、英、美科学家在最近一期《自然》上发表文章说,他们在H5N1病毒表面一种叫做血凝素(heam agglutinin)的蛋白质上找到两个特定部位,这两个点是决定该病毒容易传染禽类还是人类的关键因素。H5N1病毒之所以容易传染给动物,是因为它表面蛋白容易跟鸟类呼吸道内层的“接受器”结合在一起,但是它还没有传染给人类上呼吸道细胞的正确“钥匙”。研究小组说,在第182号和第192号这两个位置氨基酸的改变,可以用来评估病毒的传染性。研究人员从印尼和越南的禽流感患者身上取到21个病毒样本,他们发现其中有3个特别容易跟人体…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是当今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家畜传染病 ,危害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 ,是一种传播迅速、感染率高、死亡率高的牲畜疾病。因此病变发生在口腔、蹄部等处 ,又呈现出畜间传染流行的疫势 ,称之为口蹄疫。在畜间流行口蹄疫时 ,也曾偶见传染给人而发病的病例 ,因之口蹄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1 口蹄疫病原体的特点及传播途径口蹄疫的病原物为口蹄疫病毒 (FMD)。在病畜的内唇、舌面水疱或糜烂处 ,在蹄趾间、蹄上皮部水疱或烂斑处以及乳房处水疱排出病毒最多 ;其次是流涎、乳汁、粪、尿及呼出的气体也排出病毒。这种病毒在外界的存活力很…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2008,(12):72-73
据东方网2008年5月27日援引国际在线消息称,近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一位病毒学家和一位生物物理学家,利用被称为“全内反射显微镜”的新式显微镜,亲眼目睹几十个分子在一个活细胞表面聚集,最终形成一种可怕的病毒——艾滋病病毒(HIV)的过程。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艾滋病病毒的产生过程,将对艾滋病的治疗和治愈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摘     
儿童大脑的劲敌 ——巨细胞病毒 学前儿童,如果“淘气”过分,不听招呼,缺乏理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则是一种病态。 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病态表现呢?病因之一是巨细胞病毒严重感染可导致这种结果。巨细胞病毒属疱疹病毒类,侵入人体细胞后,不增殖,也不破坏细胞,在细胞内处于静止的潜伏状态。一旦机体受到某种因素刺激时,病毒便被激活,引起多种疾病,如肝炎、肺炎、脑炎等,其中大脑局部水肿、软化、  相似文献   

12.
纳米陷阱     
病毒(virus)是一种狡猾的致病微生物,它单独存在时不生不长,而当它“钻入”寄主(parasit-ism)细胞,会被“激活”,不断繁殖,将寄主细胞置于死地。原来,病毒由两部分组成——蛋白质壳和壳内的RNA链,病毒会“识别”寄主细胞膜上的某些  相似文献   

13.
巨细胞病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新生儿中,约有20万新生儿患有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现阶段严重危害我国儿童健康不可忽视的一种疾病。这种病是由巨细胞病毒所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的感染。本病的特征性的病变是受染组织细胞体积增大,胞核和胞浆内出现一种蓝色的病毒病变物,受染细胞似“猫头鹰眼”样,这种病变物可引起肝、脾、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上感的病因,由病毒引起者占90%以上,主要由鼻病毒,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感冒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对这类病毒性上感应用抗生素无效,治疗除对症处理外,可  相似文献   

15.
动物病毒进攻人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末年初,关于动物疾病的消息,不断惊扰着全世界的神经。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猴天花、西尼罗与埃博拉病毒,也许还包括SARS,这些“人畜共患疾病”频频突袭人类,似乎在提醒我们——微生物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这个星球了。对此,我们人类更像是地球的客人,  相似文献   

16.
<正>19世纪后“分子生物学”发展突飞猛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家以病毒为对象开展一系列实验获得大量的科研成果,如“利用T2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病毒在基因治疗中被用来当作基因转移的工具”和“某些病毒引起疾病的原因”等.由于高中教材对病毒没有专门讲解,“病毒”在高考中是个难点,对此笔者将从病毒的种类、结构、繁殖和应用四个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听过不少公开课,听得多了,便感觉到有些公开课虽然表面新颖,但本质上和新课改的理念不符,如果这样的公开课被听课教师模仿,像病毒一样流行开来的话,会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准备“杀毒软件”,将所谓的“公开课”拒之门外。1.“多媒体”病毒:警惕程度★★★,依赖系统:课程标准之“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武器”。公开课感染该病毒后,“多媒体”病毒会用其美丽的画面、动听的声音、多变的字体掩饰其冷冰冰的面  相似文献   

18.
牛的发病症状与防治一、口蹄疫口蹄疫是偶蹄兽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形成水泡为特征。病源为口蹄疫病毒。①症状:该病潜伏期平均2~4天,体温可升高到40℃~42℃。牛闭口流涎,开口发出吸吮声,1~2天后,口腔粘膜、舌与齿龈发...  相似文献   

19.
[基因新发现 ]英国科学家发现能消除艾滋病病毒感染力的基因据 2 0 0 2年 7月 14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消息 ,英国伦敦大学马利姆等发表论文报导他们发现的一个名为“CEM15”的人类基因 ,能消除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细胞的能力。通常情况下 ,艾滋病病毒会产生一种被称为“病毒感染因子”的蛋白质 ,抑制该基因发挥作用。因此 ,抑制“病毒感染因子”的功能就可使“CEM 15”基因发挥抗艾滋病感染作用。马利姆等人用一种缺乏“病毒感染因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细胞 ,发现“CEM15”基因会干扰艾滋病病毒的生命周期 ,虽然病毒仍可在细胞…  相似文献   

20.
流感是由人流感病毒引起的。人流感病毒有三型即:A型病毒,是在野鸟以及家禽、猪、鲸、马和海豹体内发现的最危险和最普遍的病毒,其子型根据病毒表面的H和N两种蛋白质确定;B型病毒,也可能引起流行病,但是只在人中间传播;C型病毒,危害性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