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微博是当下中国社会舆论生成和传播重要的场域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微博舆论领袖的特征及构成。然后,分析了当前中国微博舆论领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结合新浪微博的平台特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相关概念,构建了由微博舆论领袖特征指标、新浪微博平台测量指标和观测变量构成的微博舆论领袖识别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井忠勇 《今传媒》2013,(4):31-33
微博成为热点新闻事件的前沿阵地。本文针对微博热点事件进行研究,考察舆论概念的流变,结合对微博自身特性的分析,并剖析了其构成要素和特征,分析微博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以具体事例中微博舆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切入点,考察微博舆论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形态分布和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3.
当下的微博空间已分化为各方势力的竞技场,微博舆论场的交锋随之上演。本文从舆论场概念界定入手,认为微博舆论场是微博空间中舆论生成与传播的一种特定时空环境,与现实社会场产生交互作用,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与延伸,场内充满了权力与资本的争夺。微博舆论场中的博弈是现实社会中观念、权力和利益等博弈的映射与延伸,然而当下微博舆论场的博弈却呈现出反智化、站队化和非理性化等失控现状。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微博舆论场达至交融情境的规范路径。  相似文献   

4.
赵婷婷 《东南传播》2012,(12):45-47
本文以"中菲黄岩岛之争"微博舆论为研究视角,探讨微博在民众国家认同建构中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指出,微博舆论增强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微博舆论也存在固有的问题,需要民众自身素养的提高和政府积极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近期微博广为传播的"房妹"为例,对微博舆论场进行传播学解构。首先挖掘微博舆论场的内涵,然后在第二部分对微博舆论场的传播学现状特征进行分析,针对这些现状造成的问题,文章在第三部分提出了加强微博舆论场的传播引导的措施,趋利避害,使微博舆论场积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勇 《现代视听》2013,(6):26-30
网络、手机等新媒介和传统媒介共同构建的新媒介环境给传统舆论引导模式带来了新挑战。党政干部开设微博,可以利用其拥有的信息资源、特殊身份和影响力,成为网络舆论领袖,并进而利用网络舆论领袖的影响力、亲和力和微博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来引导舆论,这是新媒介环境下舆论引导的重要策略和创新。作为网络舆论领袖和微博博主,党政干部必须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并遵循微博传播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微博的舆论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7.
北京"7·21"暴雨事件中,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以及意见领袖微博在微博舆论场中相互激荡,在促进信息公开、引导网络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微博舆论场中的上述三种主要力量进行分析,总结突发性事件中微博舆论场的舆论表达特点,为相关各方应对今后类似事件提出更多微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博对舆论的影响日益增大,在传统官方媒体为代表的舆论场之外,又构建了一个微博所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在这双重舆论影响下,传统的政府危机传播策略已经略显失效。本文从微博传播特性出发,分析微博引发的舆论场变化,并为微博环境下政府如何做好危机传播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严茜 《新闻前哨》2013,(8):99-101
微博作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传播平台,已经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新型舆论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正在迅速增强。相对于微博舆论影响力的强大,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有所不同的微博舆论引导,则面临着不少困境。通过认识微博舆论的生成与互动机制,将会发现微博舆论引导面临的种种困境,而突破这些困境来进行有效的微博舆论引导,则是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张蕊  洪金梅 《新闻世界》2012,(5):124-125
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为民众搭建了一个公共意见的交流平台,民众的参与又将微博打造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民间舆论场。面对舆论引导的新变化,一些政务机构利用微博发声,发挥政务微博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博作为自媒体中的一种比较典型的代表,广泛影响大众生活,借助微博平台引发的微博舆论,也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微博舆论对社会的消极影响根源,探究如何进行有效的微博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2.
黄扬 《东南传播》2013,(5):45-48
随着舆论环境的变化,一些学者提出,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官方舆论场和坊间舆论场两个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舆论格局。而微博作为新兴的主要网络媒体,给虚拟舆论空间增添了许多多样的声音,代表各种利益集团的意见领袖在网络发挥着引导舆论的作用。笔者试图通过钓鱼岛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的表达来探究热门微博对于舆论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微博越来越火,有人说微博是"网络民主",也有人说微博是网络大字报。微博究竟是什么?怎样认识微博?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个媒体舆论平台和舆论媒介?微博实际上是传播意识形态微博作为一个舆论媒介,带有一种什么性质?比如我今天在这里说话,远的、近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5,(16):53-58
微博赋予了大学生更多的利用媒体发表言论的权力,成为了高校领域一个重要的新型舆论场。论文结合案例考察了微博公共空间中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生成,提出了四种主要的舆论生成模式:民意蒸腾模式、多元桥节点辐射模式、再中心化模式、自由博弈模式,研究发现校园草根微博、各方意见领袖、高校机构微博是大学生微博舆论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它们的作用之下,大学生加入到了事件的讨论中,推动舆论形成,对微博公共空间的发展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新兴的媒介形式,其信息传播的情绪性与渗透性给当前新媒体面临的舆论引导环境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微博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利用微博引导舆论的困境及局限,探析其发展策略,助力微博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16.
刘路 《新闻大学》2013,(2):55-59
通过对"李天一事件"、"长春婴儿随车被盗案"等一系列近期微博焦点事件的分析,本文探讨了微博在突发事件中对舆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突发事件的潜伏期,微博的作用在于将客观事件转化为微博事件,唤起舆论,并使社会焦点议题涌现;爆发期时,微博的舆论作用机制主要是事件现场呈现、事件真相挖掘、事件的舆论集散和观点导向;延续期时,微博则成为全民监督、信息反馈的舆论平台,而后发的突发事件又将对元事件的舆论热点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17.
微博传播环境下舆论生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航  张婷 《新闻传播》2010,(6):148-148
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形式,微博为人们表达自我、发表意见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并成为强大的舆论载体。本文分析了微博中舆论的形成过程.试图由此探究微博成为“最具杀伤力”的舆论载体的原因.为更好地引导微博空间中的舆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微博“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基于关系网络的互动模式、“病毒式”的裂变传播机制,以及爆炸性增长的用户群,赋予了微博突破中国传统舆论格局的能力,并成功瓦解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微博意见领袖作为微博舆论生成的中心环节,其舆论引导力度既可以加剧舆论的聚合和裂变式传播,又可以使公众关注点发生迁移,部分微博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失范在社会上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2009年微博普及以来,其已经迅速成为网络舆情爆发的重要源头,微博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的情绪,受众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而受众的观点又反过来作用于微博,不断改变微博舆论的走向,由此形成微博与受众情绪的共振,此种共振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舆论干涉司法,形成了"舆论审判"。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来研究,提出如何使微博与受众情绪达到最佳的共振。  相似文献   

20.
靖鸣  李姗姗 《青年记者》2012,(22):34-38
文微意博的微博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掀起了一场编织"围脖"的全民行动.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微博,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使民意表达的渠道和空间迅速扩展和延伸,由此发展出了一种新型的网络舆论形态即微博舆论.微博舆论经过裂变式的传播之后,形成一股强劲的舆论力量,对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问题进行关注与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