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自从会考的号令下了之后,中国传统教育界是展开了许多幕的滑稽的悲剧。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教了。  相似文献   

2.
耿红卫 《辅导员》2011,(6):69-70
"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的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至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教了,所有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有教的只是书,只是要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的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至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教了,所有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有教的只是书,只是要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这就是中国之教育!"  相似文献   

4.
自从会考①的号令下了之后,中国传统教育界是展开了许多幕的滑稽的悲剧. 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5.
自从会考的号令下了之后,中国传统教育界是展开了许多幕的滑稽的悲剧。 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  相似文献   

6.
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会考的号令下了之后,中国传统教育界是展开了许多幕的滑稽的悲剧。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教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  相似文献   

7.
<正>一、以平常心去看待毕业统测教师不要去猜今年会考些什么,不会考些什么,也不要认为可能会考的就重点讲,认为不会考的就少讲甚至不讲,甚至认为去年考过的内容今年不会考了就不讲。不管它会不会考,去年考过与否,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就得去认真教学。把学生在小学阶段该掌握的知识都教给他们,不管考不考,这  相似文献   

8.
会考与高考之间是考全面与考倾向的关系 ,推行“3+X模式” ,必须以强有力的会考作保证 ,既要保证会考质量但又不能赋予会考以筛选功能。建立在会考基础之上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要处理好考综合与考特长的关系。用“3+文 /理综合 +1”模式取代“3+X” ,不考“文理大综合” ;特长学科应开考全部 9门课 ,供学生自由选择 ;“1”应赋予较大权重 ,其选择权应该真正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国外的高中毕业会考大多兼具高考的功能,目前我国的高考事实上兼具了检测高中教学质量的功能。我国高中课改后的会考改革出现了三种模式:一是把基础会考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高考,增强会考的力度;二是把会考的主要科目直接纳入高考,但不把高考作为评价中学教学质量的惟一标准,另外建立普通高中教学评估制度;三是仍然保留高中会考,高考的科目会考不考,减少会考的科目,减轻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正> 当前,中学生物教学又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本来占高考70分已经饱受歧视,现又取消了高考资格,真可谓前途渺茫,雪上加霜。既然高考不考已成大局,那么作为一个生物教师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教好生物课,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高等学校输送有扎实生物基础知识的学生,是当前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从几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中学生兴趣广泛,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是针对高考这一目标而学,但大多数还是能从兴趣、志向等方面学习各科知识。但是,由于不参加高考而只进行会考对学生和教师的压力都相对减小,因为会考只是一种合格水平测试,要求与高考相差较远,假如使用当前高中生物教材教学,会考绝大部分会过关,加之教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我市的初中生物课开始实行会考。会考是检验学生整个初中阶段对本门课的掌握情况,重要性等同于原来的中考。而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复习,并在会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教书育人》2007,(7):7-7
韩进:禁止学校追求建设奢华;戴家干:高中会考目前并非“形同虚设”;毛振明:真正把体育课教懂教会教乐;孙绍振:高考只考1篇作文;专家:学校可以限制学生带手机;  相似文献   

13.
马老师,教师的苦衷我是深有体会的:每时每刻,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生怕学生在频繁的抽考、调研考、统考、会考、模拟考、升级考、升学考中成绩不佳而自己站不住脚……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自试行高中化学会考制度以来,已经第三年了。从87年会考的成绩按比例记入高考成绩总分,过渡到会考成绩与高考脱钩,经过两届的试验实践,会考成绩得到社会的公认,对试题的评价是良好的。 今年的会考命题,我们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注重以下诸原则: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上海市高考制度改革正在稳步实施。今年高考在理、化、生等六门学科会考的基础上,只考语、数、外三门学科。明年起,高中毕业班的学生要参加九门学科的会考,并且只有会考合格后才能参加高考。高考只考相关学科,一般不超过三门。这样做,有利于促进中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克服高中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科现象,促使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正常发展。 会考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选拔考试,两者的性质是不相同的,因此命题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据我们所知,今年会考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中会  相似文献   

16.
广角     
政策浙江省推行一系列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举措从2006年秋季起,原“浙江省普通高中证书会考”改为“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凡具有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籍的所有在校生都应参加普通高中会考。会考科目由10门改为12门,其中新增了“通用技术”和“自选综合”两门课程。会考科目分布在4个学期,每学期考3门,考试内容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高中毕业会考的使命与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考是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开放的脚步应运而生的。由于会考的实施 ,加强了对基础教育的监控和对普通高中毕业生合格水平的鉴定 ,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 ,使得文理分科和擅自削减某些课程的高中按照教学计划要求进行了必要的教学调整 ,高中毕业会考成为落实教学计划的有力导向。作为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 0世纪 90年代的最初几年 ,会考以其特有的形式和活力 ,配合高考逐步走出了文科考 6门 ,理科考 7门的几十年一贯的模式 ,在会考基础上的“3 2”考试 ,以全新的面貌为中国高考改革书写了新的篇章。会考制度的建立 ,有效保证了国家教育有关…  相似文献   

18.
实行会考制度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北京市实旄会考制度至今己近十年,遵循依“法”治考的原则.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浅谈如何教好理科政治吴景华政治科已不作为理科高考科目,但仍然作为理科会考科目,且会考时间安排得比较晚,一般要安排在高三上学期结束。这就给政治教师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一方面理科高考不考政治,在理科生心目中,仅作为会考任务的政治课已处于配角地位;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会考与高考的关系 1985年初,原国家教育部批准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单独命题,以探讨如何在高中全面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校的入学考试制度。如何处理会考与高考的关系?几年来,经历了一个认识的深化过程。简言之,会考与高考的关系经历着从“硬挂钩”到“软挂钩”的变化。 1987年11月,上海教卫办制订了《上海市普通高中会考和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新规定,会考是高考的先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