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庆欣 《教育文汇》2004,(10):28-29
又到了期末的“收获时节”,每当这个时候,学校总要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一番“盘点”通常采用的做法是“背靠背”命题,跨年级“流水”评卷,为的是能较客观,公正地了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人工智能网上评卷技术的应用,内容包括:英语、数学填空题智能评分,辅助人工评卷一致性质检;语文、英语作文题型进行相似卷检测,辅助人工评分合适性质检;语文、英语作文题、政治、历史简答题等题型智能评分,辅助人工评卷大分差评分质检。经实验验证并在2018-2020年某省大规模考试网上评卷中应用,结果表明:人工智能评卷结果与人工评卷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质量检测成效明显,可通过海量信息检索进行相似卷检测。  相似文献   

3.
何勇涛 《广东教育》2009,(9):9-9,25
2009年高考广东省作文第一篇优秀样卷是《别拿常识不当干粮》。拿卷在手,眼前一亮,目光紧紧盯在标题“别拿常识不当干粮”几个字上。是啊,这个标题拟得太好啦!标题紧扣关键词“常识”,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干粮来比喻常识对生活的重要性,准确、具体、形象,无怪乎闪电般击中了评卷老师的心,在六十万多份作文中一下就进入高考作文评卷领导小组的“法眼”,被立为今年高考作文的第一篇标杆样卷,成为800多名作文评卷老师评卷前都认真学习揣摩的标本!  相似文献   

4.
容理诚 《广东教育》2002,(11):26-27
今年在互联网上评阅高考作文,是一场评卷的革命。一套先进的电子商务模式系统,可供700人同时评卷。先将考生作文扫描,再随机派发给评卷者,评卷者用自己的工作软盘进入系统对作文评分,再分别按顺序点击给分档次、发展等级、缺题目扣分、错别字扣分、提交评卷结果等项目即告OK。网上评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二评”,使评卷结果更加公正。以往的手工评卷,由于一评分数能被二评者看到,二评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现在则随机派卷,无分数参考。网上评卷,使评卷结果更加客观。以往的手工评卷,评卷者拿到的是以考场试室为单位装订…  相似文献   

5.
读过杨云萍老师的《从“满分作文”“零分作文”看高考作文评卷的理性缺失》,很受启发。文中对评卷“文采优于思想”“情绪多于理智”提出的批评,我特别赞成。这种“两轻两重”的现象存在,主要不在于评分标准的偏差,而在于评卷人的作文价值观的偏差。有的年轻老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6.
高考网上评卷误差控制的方法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上评卷是当前高考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 ,控制评卷误差主要有五种方法 ,误差控制的组织实施应抓好四方面工作。掌握控制误差的方法和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是确保高考网上评卷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高考语文作文应借鉴与传承科举"乡试",首先进一步加强评卷教师队伍建设,严格评卷教师职称及业务要求,严禁资格不符人员参加评卷,规范评卷教师年龄,建立评卷教师健康档案等。其次,为提高评卷效率,预先准备多种类型标准答卷,避免过细、太费时间的评分标准。最后,为保证作文阅卷质量,应逐步提高高考阅卷资金拨款,允许考试组织机构适当增加考生报考费用,接受社会企业捐款,制定阅卷教师表彰等制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回顾了纸笔考试评卷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纸笔考试主观题智能评卷技术和扫描网上评卷技术,并基于这两大技术的融合,设计了纸笔考试智能网上评卷系统。该系统在大规模教育考试网上评卷中的应用,提升了教育考试评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推动大规模考试评分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并为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考试评卷行业的应用融合形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大规模教育考试网上评卷应用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网上评阅高考作文之优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芳 《湖南教育》2005,(19):25-26
网上评卷是今后评卷发展的趋势,相对传统的作文批阅方式,它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从应试的角度,可以说高考作文有着“两位读者、两分钟”的特点。两位读者,就是每篇作文由两名互不知情的评卷员评改,即便是那些满分作文,在见诸报刊书籍之前,也只有两个读者;两分钟,是评卷员评一份卷的平均时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考、中考作文评卷不断加大对套话作文的打击力度,2010年和2011年全国18份高考语文试卷中,分别有10份试卷在作文要求中规定“不得套作”,有些没有明文规定的也在评卷时给予压制。各地中考作文也纷纷跟着高考走,加入“不得套作”的行列。在这种背景之下,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不敢再指导学生仿写,  相似文献   

12.
评卷管理是考试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施测管理和成绩处理管理两大环节的联结点,在考试管理的链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评卷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系统控制各种产生评分误差的因素,保证评卷工作质量。本文试图从评卷误差产生的原因入手,探讨评卷管理中控制评卷误差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00年、2001年我参加了高考语文评卷,对高考作文评卷的指导思想、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深深意识到,只有意新、情真、言美的文章方成佳作,才能达到作文的上乘境界。一、高考得满分、高分不再是神话过去,人们把高考作文看得很神奇,作文得满分更是天方夜谭,即使想得个高分也是可望而不可及。随着评卷观念的更新,作文得满分、高分不再是海市蜃楼。作文评分立足于给分,不立足于扣分;立足于寻找闪光点,不应立足于寻找缺点,今年有6‰的满  相似文献   

14.
2013年高考语文卷18套中有17套的作文为新材料作文。在17套新材料作文中,有6套作文的写作要求“选择好角度”。新材料作文一般都会提供多个写作角度,让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事可叙,有理能说,有情要抒。不过不是任何写作角度都是一样的,新材料作文本身所提供的写作角度是有优劣好坏之分的。不然,我们的高考作文也不会提“选择好角度”这一要求了。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妙云教授也曾提过“虽然在过去的评卷中我们没有区分角度的优劣,但无论如何,新材料作文的角度是有优劣之分的”。那新材料作文中什么样的写作角度才是好角度,好角度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气质”呢?  相似文献   

15.
笔者多次参加高考作文评卷工作,在评卷过程中看到考生作文答卷表现出来的思想贫乏、情感干涩、逻辑混乱的状况,甚感唏嘘,这是当前高三作文训练形式化、套路化的恶果。近些年高三作文指导中存在的严重偏离写作本质的所谓“针对性训练”严重桎梏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要求考生举出实例写一篇自己战胜脆弱、培养坚韧品格的文章。作文本身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考生可以由衷地阐述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然而,也就是这次作文考题,把学生“作文造假”现象沉甸甸地摆在全国所有高考评卷老师的面前。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高考,作文高分的突破成为众多学子最揪心期待的大奇迹,期盼着“拿下”阅卷老师,获得满分;同时很多同学,担心“莫名其妙”地栽在作文上。高分的突破是否是许多人认为的“靠命”?底子较差的考生,是否就不能拿高分?我坚信奇迹尽在自己手中,一切皆有可能。如何给评卷者一个打高分的理由,这里所谈的作文“方略”多少有一些“离经叛道”的味道,把它说出来可能会招致非议,但它确实是一获取作文高分的途径,因此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语文。”这是一句流传很广也流传了很久的高考警句。那么,高考作文该怎样写才能得高分呢?道理其实很简单:考场作文,必须取悦评卷老师,考生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一些“亮点”,这些“亮点”就要像美丽的风景一样展现在人家眼前,令人流连忘返。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评卷体验与感受,对广大考生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今年参加了广东高考评卷,现结合今年高考作文所出现的问题和评卷要求,就高中作文训练主要注意事项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向左向右     
读了2011年第4期《中学语文教学》中俞发亮老师写的文章《真实、真情乃作文之生命》,对于文中揭示的一种作文阅卷评分结果印象非常深刻。文章提到了一位2002年参加某省高考阅卷教师的文章《你知道评卷老师“心灵”的选择吗?》。该文章披露了作文评卷中甚为严重的“立意得分误判”问题。例如一名考生的作文题目是“爷爷,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叙述“我”在到省城参加英语竞赛之前得到了爷爷病危的消息。是去参赛还是去探望爷爷?“我”最终选择了参赛,并拿回了一等奖。回来后爷爷已经去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