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梅州市是客家方言最集中的地区。除了纯客县外,有些县既有说客家话的人口,又有说闽南话的人口,我们把这样的县称之为"非纯客县",把这样的地区称之为"双方言"地区。丰顺县是梅州市唯一的一个"非纯客县",隍、黄金、汤南和潭江等乡镇属于客闽"双方言"地区。通过多次对黄金、隍等乡镇客闽"双方言"的语言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特别是从客闽方言词汇特点的比较研究,我们看到一些现象:优势语言可以影响弱势语言,然而,弱势语言口语中的基本词汇仍然保留。即客家话虽受闽南话影响,但仍然保留了客家方言词汇的基本特点。闽南话同样受客家话的影响,其词汇特点又与潮州话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闽南、客家诸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概况。全文分为三部分 :一、台湾境内闽、客方言分布概况 ;二、闽台闽南方言音系比较 ;三、粤、闽、台客家方言声韵调系统比较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揭东县下属各镇及相关村落的调查,力图较全面地揭示揭东县客家方言的分布特征,同时探讨该区域内闽客两大方言的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客家话"是伴随着客家意识产生而产生的一种方言名称,是显示客家族群特征的一个重要载体。从明中叶开始,广肇惠地区出现客家方言的称谓,在同一时期的粤东北地区没有把自己的方言称为客话。清末民初时期,客家方言名称传入粤东北客家人聚居的核心地带,并被客家知识分子接受与传播。  相似文献   

5.
汉语方言都具有存古性质,而江西上犹客家方言中,至今还保留着汉语中古时代特点的词汇。通过描写若干客家方言中保存的中古汉语常见的语词,现代汉语方言和历史文献相互印证,说明客家方言中某些语词的历史来源,对于目前客家方言历史来源问题,客、赣方言分合等问题的解决都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彭启峰编译的五经富客话罗马字《新约全书》系统记录了20世纪初叶揭西五经富的客家方言。在对此历史方言文献及揭西现代客家方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五经富客话罗马字《新约全书》的声韵调系统进行了构拟,并对揭西五经富一带客家方言百年来的语音演变及其成因作描写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安康方言南北融合的现象。所谓“南”,指移民从原居地带来的湘、鄂、赣、吴、闽、客家方言;“北”,则指官话方言。安康移民经过200多年语言接触,融合成现代安康方言,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汉语语音演变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闽方言是广东三大方言之一。总体而言,粤语作为强势方言,对闽、客方言有较明显的影响。但在局部地区,闽、客方言对粤语亦不乏反作用力。运用大量方言材料,结合历史人资料,试图初步揭示闽语在广东特定的环境中对粤语的反作用力,分三部分:一、广东闽方言的分布;二、粤方言语音中的闽语成分:三、粤方言词汇、语法中的闽语成分。  相似文献   

9.
“紧”和“哩”是万安县赣客方言中比较有特点的语法词语,两个词语都有三种不同的用法,其中“紧3”和“哩3”更能体现方言特色,由此说明万安县境内赣方言受到客家方言的影响较多。  相似文献   

10.
"紧"和"哩"是万安县赣客方言中比较有特点的语法词语,两个词语都有三种不同的用法,其中"紧3"和"哩3"更能体现方言特色,由此说明万安县境内赣方言受到客家方言的影响较多。  相似文献   

11.
从词汇看客家方言与粤方言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横向的渗透关系看,客家方言与粤方言地缘相连,粤方言作为强势方言,向外辐射的范围较广,渗透力较强,客家方言受其影响较大.从纵向的渊源关系看,在社会历史上它们亦关系甚密.因此,在客家周边的闽粤赣诸方言中,客粤两方言的词汇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2.
琉球写本《人中画》的与事介词替可表达与事范畴的受益、相与和指涉三种关系,这与当时的北京官话不同,而与今天的吴、闽、粤、客等典型的南方方言与事介词的功能分布相平行。典型南方方言保留了古代汉语使用一个介词通表与事范畴三种关系的用法,北京话、西北方言和普通话却不存在这种现象,而用不同的介词来表达,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具有方言类型学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浏阳客家方言是浏阳市境内的一种客家方言。目前,对浏阳市内方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属于赣方言系统的浏阳本地方言上,对浏阳客家方言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以浏阳客家方言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整理出浏阳客家方言的语音系统,首次全面地反映了浏阳客家方言的语音面貌,并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对浏阳客家方言的音韵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1879年前后英国长老会差会纪多纳和李威廉先后来到粤东客区,在客家地区开展传教活动。为方便在客家人中宣讲基督教教义,纪多纳等人潜心研究客家方言并着手词典编著等文字事工,其中中国本土牧师彭启峰独力完成了五经富客话土白《新约全书》的翻译,在圣经汉译史上值得大书一笔。本文根据教会档案等原始地方文献资料详细讨论了五经富客话土白《新约全书》的基本情况并详细考证了其编译者彭启峰牧师的籍贯、生平情况。以期复原五经富客话土白《新约全书》一书的编纂历史背景并解决其历史基础方言问题。  相似文献   

15.
《嘉应学院学报》2017,(3):19-24
四川客家方言是客家方言的一个地域分支,它离开闽粤赣客家方言母体独立生长300年后,还保存着客家方言的很多重要特点,这些特点是判断四川客家方言是客家方言而不是别的方言的根本依据。论述四川客家方言的传承规律,旨在揭示四川各客家方言点共同传承的客家方言所具有的重要特点及其传承性。经过比较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客家方言的显著特点、常用性强的内容、词法特点具有很强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方方言书写的历史已无法准确追溯。客家话作为南方的一个重要方言,外国传教士于1883年始用汉字书写圣经的客家方言翻译本,开始客家方言以汉字记载的历史。早期的客家方言书写显得不成熟,中期有明显的改善,但前后期几乎没有衔接。由于两岸的分裂和语言的发展,客家方言书写无法统一标准,经过130年的发展,客家方言书写还处于一个混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湖南客家方言主要零星地分布在湖南、江西两省交界的湘东长条形地段,这种分布格局与罗霄山、湘江等山川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历史移民、文化区域等不无联系。湖南客家方言的分布格局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是研究方言尤其是方言分布格局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客家方言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其影响仅次于普通话和粤方言。客家方言最远的源在中原汉语,较近的源与赣方言密切相关。不过,现代客家方言的特征有别于现代赣方言的特征,客家方言和赣方言都有资格作为现代汉语独立的大方言。  相似文献   

19.
汝城话的音韵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汝城县属于客家方言区的于桂片,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受外地移民方言的影响等原因,汝城话带有客,赣,湘和土话等方言的色彩,对汝城话的音系,音韵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汉语方言学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今天的汉语各南方方言分支中 ,赣方言与客家方言的关系最为接近。这一事实表明 :客家方言群与赣方言群在历史上曾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从区域开发史和移民史的角度 ,分析客家方言群的起源 ,认为客家方言群的直接源头应该是来自唐宋时期的江西境内移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