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翻译文本的显化特征一直是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往学者对其研究多基于文学文本语料,较少对电子信息类文本进行针对性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利用电子信息类双语语料库,使用CUC_ParaConc软件分析,将显化策略分为词义延展化策略、句式多样化策略和语篇明晰化策略三种并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探究电子信息类文本汉译的显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刘迪 《海外英语》2014,(9):133-134,140
小说《阿Q正传》作为中国和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其英译本亦千差万别,而现有的研究较少通过叙事学、文体学结合研究其翻译的文体学特征以及导致译本差别的原因。由此,该文应用双语平行语料库,以《阿Q正传》两个英译本为例,从人称代词主语转换和叙事视角转换两方面,对译文与原文进行翻译文体特征的比较。研究发现:汉英小说翻译中,无论译出或译入,人称代词主语在数量和频次上都有所增加,同时都呈现出语际显化的转换类型。但从译出和译入视角考查发现,对比于译出文本,译入文本的显化程度更高一些;叙事视角方面,译出文本倾向于保留原文中的客观视角,译入文本则多采用主观视角。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尚无以大陆地区汉译英旅游文本为对象的旅游翻译语料库,国内对世界遗产旅游翻译的研究也寥寥无几。研制以国内世界遗产旅游翻译为研究对象的大型双语旅游语料库,有助于推动基于实证语料的旅游翻译研究的发展。以福建为例,从语料库的构成、语料来源、语料标注、语料检索等方面介绍世界遗产双语语料库的研制方法,并探讨其在旅游语言及旅游翻译的特征研究、世界遗产旅游翻译的质量评估、世界遗产旅游翻译模式、计算机辅助旅游翻译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商洛学院学报》2015,(3):52-57
运用语料库的方法对《围城》英译本的显化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从人称代词显化的角度出发,通过自建小型平行语料库,对原文及其译本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和转换类型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存在人称代词显化趋势,并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新闻导语的特点,并从功能派翻译目的论的本质出发,说明目的论在新闻导语翻译中的适用性。另外,结合实例,介绍了在英语新闻导语汉译的过程中,拆译、合译和省略等几种翻译策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翻译语言被视为一种既不同于源语言、又有别于目的语的语言变体。研究者发现,翻译文本具有显化、简化、集中化等共性特征。本文旨在通过提取并分析汉语翻译文本(浙江大学汉语译文语料库,简称ZCTC)和原创文本(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简称LCMC)3词词束的使用特点来揭示翻译汉语这一语言变体相较于原创汉语在词束使用方面存在的若干特征,从另一个角度来探究翻译语的特点,从而为翻译汉语的"翻译共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郑振隆 《文教资料》2009,(19):45-46
建立语料库进行语言研究的方法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本文作者从翻译语料库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入手,重点介绍了以自建的<红楼梦>部分译文平行语料库为基础的翻译批评研究,通过Antconc,Wordsmith等语料库软件分析得到中文文本和英文文本这两者的词频、字数、词汇类别等信息,进行了双语间的比较,找出了两种语言文本的差别以及其中的翻译现象.作者认为可以对不同版本译文之间和原文译文之间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定量分析和功能阐释,获得各种客观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文化大国战略"的实施,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摆在我国译学研究以及翻译教学工作者面前:尽快培养大量优质的汉译外人才。显而易见,翻译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仅从俄语专业翻译教学角度,提出"汉译俄"教学改革应从教材建设入手,并在自建"人民网双语新闻小型汉俄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探讨汉俄平行语料库应用于"汉译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通过教材编写原则、语料搜集原则、教材应用等问题的阐述,提出对汉俄平行语料库应用于"汉译俄"教学改革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小型双语平行语料库,以近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总结出政治文献中泛义动词结构“搞好”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清晰化动词的译法、动补化译法,证实了政治文献翻译中泛义动词结构突出的显化倾向,同时也进一步证明小型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次上。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翻译感受、提高翻译能力和加深对原文与译文篇章层面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自建的新闻标题小型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对汉译和英语新闻标题原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汉语译文标题意思更明确,更易于读者理解,即英语新闻标题汉译的外显化程度甚高。进而探讨了影响新闻标题文本翻译外显化的文本因素和译者因素,指出外显化是翻译过程的固有属性,既体现了翻译的创造性,又是翻译的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发展,中日电子商务翻译需求越来越大,但对翻译产业发展起到有利推动作用的语料库的数量不多,特别是缺乏关于电子商务网站商品说明的汉日双语语料库方面的研究。笔者从跨境电子商务行业背景及汉日语料库的现状等先行研究入手,分析构建汉日双语语料库的意义,提出构建语料库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难题,为构建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网站的汉日双语语料库提出了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周薇 《英语辅导》2011,(1):47-50
本文以笔者白建的小型翻译文本语料库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学生在汉译英中运用关系词的情况。研究表明,关系词的使用在高水平组和中低水平组中表现出明显差异。据此,本文提出此类学习者语料库不仅可以作为翻译教学的辅助工具,更可运用于翻译测试中,以在整体评分法和量化评分法中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14.
鉴于国内双语平行语料库研究的蓬勃发展,双语平行语料库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为了满足实际的翻译需求,自建小型双语平行语料库变得越来越普遍。本文基于自建的小型双语平行语料库,利用Para Conc的检索功能,详细介绍了双语平行语料库在信息型文本翻译中的具体应用。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应用双语平行语料库不仅能帮助确定专业词汇和语言风格,还能在翻译方法上提供一定借鉴。因此,双语平行语料库在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方面的作用值得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用语料库的方法研究翻译始于上世纪90年代,几乎与世界同步,现在用语料库的方法研究翻译已经成为译界的共识,其成功的范式就是通过对平行语料的比对来描述翻译的共性,在译语中寻找译者的痕迹和翻译语言的共同特征翻译的普遍性;翻译的普遍性或共性也即翻译的显化、范化、简化等;其中,翻译的显化策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文本、文化、语言和译者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语料库的东盟博览会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料库不仅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而且扩展了翻译的研究范围,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从翻译语料库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入手,重点介绍了基于自建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批评研究,通过Antconc、Wordsmith等语料库软件分析得到中文文本和英文文本这两者的词频、字数、词汇类别等信息进行双语间的比较,找出两种语言文本的差别,以及其中的翻译现象。作者认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批评方法不仅有助于在整体上比较客观地把握文本.而且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过程中,显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显化主要是由语言文化的客观因素和译者的主观因素造成的。透彻认识显化成因,有助于译者准确理解原文隐含的各种意义并分清其主次轻重,从而尽可能地传递原语文本的意义。笔者依据莫里斯的意义分类理论,结合自己的英汉翻译实践,探讨了显化的翻译策略,具体分为:加注、增益、具体化和释义。认为只有从具体的上下文出发,选择合适的手段来传达原文的意义,才能做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等值。  相似文献   

18.
许春翎  郭琦 《海外英语》2016,(4):116-117,120
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借用PACTE翻译小组的培养模式,学生译者的翻译能力培养包括策略子能力、双语子能力、工具子能力、语言外子能力和翻译知识子能力。学生译者可以充分借助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有效资源,经由教师指导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进行比对,在课下利用在线双语平行语料库和教师自建语料库平台进行自主查询、学习,全面提高其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21,(4):59-65
显化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梳理了国内有关显化研究的文献,发现显化的普遍性开始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显化研究对象比较狭窄,主要限于某个或某几个词类;以英汉翻译中各种形式的显化为主,对英汉口译和汉英翻译及口译中非形式的显化关注不够;对显化的解释和描写结合得不够好;源语透过效应解释显化时所使用的语料库不是很理想。作者建议:扩大显化研究对象的范围;关注非形式的显化;关注汉英翻译和其它外语与汉语之间翻译与口译中的显化;把显化的解释和描写有机结合起来;使用更合适的语料库深挖源语透过效应对显化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0.
自正权 《海外英语》2011,(2):133-134
通过分析对比自建的《道德经》英译本语料库和英语原创语料库,考察《道德经》英译本的翻译显化特征。研究发现:《道德经》英译本中人称代词后接BE、HAVE、WILL等可以缩写的词时,其全写形式出现的频次比(百分比)明显高于非翻译文本;引述动词后跟语法上可有可无的非强制性连接词that时,该非强制性连接词that出现的频次比(百分比)明显高于非翻译文本。以上发现在词汇关系和句子关系方面反映了《道德经》英译本的显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