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广播,不同于报纸,它主要是运用语言传播节目,是供人们听的,而报纸则是用文字印刷传播消息,是供人们看的。研究和掌握新闻广播的特征,扬我所长,避我所短,是我们广播工作者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新闻广播作为一个重要的大众传媒载体,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对信息的社会、国家信息获取的及时有效与否。采编工作作为新闻广播工作的基础工作,对新闻广播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进行,科学水平进步、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新闻传播平台不断扩大,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变得尤为重要,作为新闻传播工作的基础性工作,采编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对新闻广播事业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广播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新闻广播的各项服务功能,如信息传播功能、政策解读功能与知识普及功能等,并详细介绍了智能汽车时代下新闻广播服务功能发展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媒体生存环境的变化促使新闻机构不断探索革新,传统广播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尝试融合传播。河南新闻广播策划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报道,以多平台分发传播、口语化记录表达、互动式创新呈现,"深耕"以人为本的新语态和报道视角,深挖带着温度的好故事。笔者认为,这组报道是广播新闻融合传播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讨"互联网+"背景下"二次传播"与官方权威媒体议程设置的关系,为官方媒体选取受众欢迎的议题,且为正确引导网络中的舆论走向,通过内容比较分析法,选取奥运会、雾霾等热点事件,发现互联网中"二次传播"的话题与官方传统媒体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二次传播"越热的话题,就越有可能成为官方传统媒体的议题,反之亦然;成为官方媒体议程设置中的议题后,也会影响传播话题的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6.
丁婕 《东南传播》2021,(9):139-141
作为新闻工作者和文化自信的践行者,作为致力于文化传播的新闻媒体,2021年福建新闻广播开启"吾即潮流"年度宣传主题,以传媒人的视角,深刻解读阐释文化自信,体现责任担当.本文以福建新闻广播《新闻国潮风》节目为例,浅谈广播节目如何以新闻为依托,挖掘文化表达的多元方式,在节目创新和创作上如何为受众传递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张勤 《中国广播》2016,(7):43-46
融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如何运作?浙江之声、浙江新闻广播变革新闻运作模式,从原有的"媒介传播格式转型为按照新闻本身的格式做新闻"。"新闻宣传从稿件时代迈向多媒体运作时代",把互联网的"链接""放大""互动"等传播理念植入广播新闻运作,以新闻行动强化频率的新闻品牌。  相似文献   

8.
戴永明 《新闻窗》2012,(3):58-59
随着互联网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视野下微博、手机和各种户外媒体都在传播信息,地方新闻广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与竞争压力。在媒体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地方新闻广播必须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网络视野下要提升地方新闻广播核心竞争力,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梁振元 《新闻传播》2005,(12):14-15
纵览黑龙江新闻广播的发展历程,我们感觉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的全新思路让黑龙江新闻广播得以在龙江大地上迅速崛起,从而让黑龙江新闻广播在短短的三年中横空出世,在新闻传播的舞台上纵横驰骋、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逐渐推进,互联网等应用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信息的共享,提高了相应的传播速度,加快了其传播面积。这为新闻广播节目的工作建设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如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促进节目编排的优化推进,抓住时代背景,化挑战为机遇,促进新闻广播行业的持续发展,就成为广播行业当前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因此,本文将以媒介融合为阐述背景,通过浅谈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广播的主要发展趋势,说明将其与媒介进行融合的必要性,最后给出完善的编排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在传统媒体纷纷面临新媒体冲击而历经变革阵痛的今天,广播媒体在创新与生存之路上面临空前压力。然而,随着我国的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和移动互联媒体的蓬勃发展,传播科技日新月异,对于城市新闻广播频率(以下简称新闻广播)来说,当下也正是把握机遇、正视挑战的关键时刻,否则,生与死也许就在一线之间。一、城市新闻广播面临的困境与机遇目前,在新旧媒体共同的冲击下,城市新闻广播陷入内忧外患的发展困境中。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实践》2011,(6):20-20
本刊讯5月10日,杭州文广集团主办的"广播评论3.0传播新时代暨FM89杭州新闻广播《连线快评》节目研讨会"在杭州举行。参加会议的国内相关媒体、专家学者及电台一线的节目制作者各抒己见,针对"评论3.0传播新时代"的观念及FM89杭州新闻广播《连线快评》节目,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我们当前所处的是一个信息丰富的时代,各种传统媒体展开了激烈地竞争,这就给广大媒介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传播新闻、教育大众、提供娱乐、服务社会"这是大众传媒的共性,而新闻广播不但具有这些共性,更有方便快捷、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独有的特点,如何发挥新闻广播的自身特点,创新新闻广播的发展途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芳 《声屏世界》2016,(12):58-59
媒体从报道经济新闻到向组织经济宣传活动延伸,是媒体功能的扩大.大连新闻广播举办的"2015大连创客节"活动,把媒体的经济报道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展示了更大的影响力,创造了更大的传播力,形成了更大的"孵化"力.  相似文献   

15.
广播语言传播所处的政治环境对传者、媒介、受众三方面都有影晌。据各地广播的收听率调查显示,受众接触新闻类节目的频度指数遥遥领先。地方新闻广播日渐崛起,随着新闻广播节目的日益丰富,出现了多种广播语境,这就需要我们把握更多的语言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对台宣传直接"入岛落地"受到种种限制的情况下,利用台湾媒体进行"二次传播"日益成为加强对台宣传效果的重要方式。分析近年来海峡之声稿件被岛内媒体转引情况可以发现,重大活动、敏感话题以及军事安全等方面内容被"二次传播"的比例较高。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紧紧抓住台湾媒体的关注点,将之作为打开对台传播有效性的金钥匙,努力通过"二次传播"的方式更好地实现报道内容在岛内直接落地,有效增强对台宣传实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提高经济新闻广播质量,吸引听众的做法。一是要第一时间发布经济权威信息,使听众在期待获得指导性信息时能够想到广播;二是延伸经济新闻的社会内容,突出经济新闻广播的可听性,其中的两个主要选择是将经济事件社会化和社会事件经济化;三是要注意专业和技术信息的通俗化,使广播经济新闻容易听懂。文中特别强调了报道中对数字的使用问题。文章还以“珠江模式”的创新为例,总结了吸引经济新闻广播听众回归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吴生华 《视听界》2012,(1):62-65
继“报业大战”、《南京零距离》引领电视民生新闻大潮,江苏新闻广播的异军突起,让南京再度聚焦了中国传播业界的目光。据央视一索福瑞数据显示,江苏新闻广播2009年总的收听率在南京地区可以接收到的25套广播节目中排名前三甲,2010年跃居第二位,2011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19.
白谦诚同志的《广播特点初探》一文,提出了广播特点这一新闻广播理论问题。多年来, “四人帮”在新闻广播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制造了许多混乱。为了加强新闻广播理论的研究,我们希望在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指导下,对一些重大的新闻广播理论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对策     
《视听界》2007,(5)
新闻研究张苏明:《创新:引领广播新闻宣传"王者归来"》江苏新闻广播的成功代表了江苏电台新闻资源整合的成功。新闻广播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