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维 《新闻窗》2007,(4):99-99
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组织者和串联者。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节目质量的高低。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对节目的传播,包括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两个方面。前者靠的是语言,而后者则包含气质风度、举止神态和服饰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服饰在电视宣传中有着重要的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承担着为大众传播信息和文化的重要责任,在向各界人士传播最新资讯的同时,也促进了语言传播的发展,因此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影响力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主要指出了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并对怎样正确发挥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影响力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3.
王芳 《声屏世界》2007,(6):53-53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凭借语言的声音形式传播和交流思想。所谓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创作,是指将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作为语言艺术来研究,作为审美对象来分析,进而使播音员主持人产生强烈的创造语言美感的热情和欲望,并最终使受众产生审美享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冉丽 《中国广播》2010,(5):28-30
播音员主持人管理理念的更新能够显著提高媒体的竞争能力。本文着眼于媒体产业化、媒介融合和全球化传播的发展前景,探析播音员主持人管理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刘萨 《新闻传播》2010,(6):61-61
播音员、主持人站在宣传的第一线,需要具备多种学科知识,不仅要求创作或表达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支配能力决定了信息传播质量的好与坏。认清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状态及其规律,并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广播新闻节目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传播的前沿主力仍然是播音员、主持人。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美感在展现新闻的审美价值、在反复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扩充新闻语言的理性力量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而广播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美感的价值应得以正确认识并不断加以重视和挖掘。  相似文献   

7.
兰凡 《声屏世界》2014,(4):39-39
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其形象直接反映了一个媒体的价值取向、文化选择和综合实力,直接影响媒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所以重视塑造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修养能力,对于提升媒体的品格和档次,扩大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健康先进的文化至关重要。职业形象塑造 职业形象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形象,包括声音形象、屏幕形象等。高安台目前主打的一档是时政新闻节目《高安新闻》,一档是专题类节目《瑞州大观》。  相似文献   

8.
杨芳 《今传媒》2012,(8):119-120
播音员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媒体影响力、媒体品格塑造的角度,论述了播音员主持人应重视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及人文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周雪梅 《新闻窗》2014,(6):60-62
30多年前,节目主持作为播音工作的分支功能开始在电视传媒中出现,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在表达上有了丰富性,于是主持人的形象与称谓正式诞生,约定俗成地造就了播音者的两个名字:播音员与主持人。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以播音员主持人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形态如今已成为中国电视传播的主要形态。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意识到,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媒行业中的稀缺资源,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品牌效应,各媒体开始不惜以重金聘请或挽留名主持人。  相似文献   

10.
提倡让记者走上屏幕,作为新闻节目主持人,有利于提高整个新闻节目主持人队伍的素质,有利于改变主持人新闻节目的面貌。这也是大势所趋。记者走上屏幕主持电视新闻节目比播音员客串主持人主持新闻节目,更符合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虽然记者充当主持人与播音员充当主持人相比,在形  相似文献   

11.
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媒体的先锋,在传播的过程中举足轻重。媒体品格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人文精神。作为传播活动中"最后一环"的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更应该坚定立场、坚守岗位,肩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直播节目的开通,为快捷时效的传播开阔了时空天地.然而,习惯于录播的播音员、主持人一时还难以适应直播的要求,因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失误,造成节目失败的事情屡见不鲜.因此,直播前的心理调整,对主持人和播音员尤为重要.无论是播音员或主持人恐怕都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那就是直播和录播的心态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3.
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工作,在广播电视大发展的形势下是大有可为的,责任重大。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其内容主要是靠播音员,靠主持人来传递的。新闻也好,社会教育、文化生活方面的节目也如此。播音员、主持人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要把宣传内容准确、鲜明、生动地传播给广大听众、观众。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没有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我们的新闻节目、文化生活类节目、社会教育类节目无法走向群众。他们是广播电视与受众之间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4.
肖军 《视听界》2005,(5):61-62
播音、主持是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在特定时空的“假定”情境下实现与观众有效交流的传播方式。要做到电视节目的有效传播,或者说要提高节目收视率,除了节目内容外,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懂得和讲究视频美。所谓视频美,简而言之,就是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准确恰当的方式和  相似文献   

15.
梅慧 《当代传播》2012,(1):105-107
信息爆炸、技术高新、文化多元,媒介产业化进程加快。传统模式和理念被打破,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播音员和主持人也以新的表达样式面对受众,为媒介市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有些播音员、主持人价值取向偏离常规轨道,过度的"人际化"、"娱乐化"、"三俗化"引发各界热议。在媒体这个文化传播平台上,播音员和主持人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要满足受众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建构播音话语审美空间,引导大众提升情感,促进传媒和谐传播。  相似文献   

16.
宋常云 《新闻窗》2014,(6):66-67
长期以来,有关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及素质要求一直是业界及学界讨论的主题。一些认识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有些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比如我们应该如何准确定位主持人和节目的关系,主持人要不要"表演"等等。也许在经过了十余年我国广播电视大发展的今天,再回过头重新思考播音员、主持人这个广播电视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对今后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和发展会有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熊艳 《今传媒》2014,(6):137-138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播音员、主持人个性化的主持风格逐渐成为栏目收视的重要保障。主持风格的创新和差异是电视媒介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市场化的鲜明表现。在形成各种主持风格的同时加以创新,是播音员、主持人不断完善自身风格的时代要求。将新闻事实传递给受众不外乎两种主要形式:声音和画面。播音员主持人通过有声语言将新闻事实传播出去,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又成为其风格差异的重要凸显。本文立足于此,主要探讨我国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特征与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播音员主持人话语权意识的体现,包括遵从话题制约律和语篇结构律两方面,并针对播音员主持人如何更好地实现话语权提出了几个建议,要求现代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做到紧跟时代潮流、掌握现代化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掌握传播的相关知识,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从传播者逐渐转变为倡导者和影响者。  相似文献   

19.
张小曼 《新闻世界》2023,(10):102-10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逐渐失去原有的市场地位。互联网改变了受众传播与接收信息的方式,传统媒体的优势弱化,媒体融合成为发展主流,而站在媒体传播最前沿的播音员主持人角色重塑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播音员主持人工作面临的新媒体传播生态、存在的短板、遇到的挑战以及角色重塑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林黎 《视听纵横》2005,(4):99-100
主持人、播音员对于人们来说不是陌生的,随着现代化传播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主持人、播音员已经广泛深入地走进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并以其特有的身份出现在广播电视的前沿。有关主持人、播音员的论述较多、争论也多,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确切的定义,这充分显示其职业自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