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技风》2015,(17)
英语专业精读也称为基础英语或综合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程。为了发挥这门课程的应有的教育功能,就十分有必要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便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考核模式为过程性考核模式和终结性考核模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模式,避免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学习积累而采取期末突击的方式来应对考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翻译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英语专业毕业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或者说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英语专业精读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就成为了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本文从翻译在精读教学中的重要性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如何在精读课中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阳 《科教文汇》2008,(32):128-128
英语精读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本文通过对英语精读课特点的分析,探讨了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以及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春燕 《科教文汇》2008,(8):104-104
翻译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英语专业毕业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或者说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英语专业精读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就成为了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本文从翻译在精读教学中的重要性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如何在精读课中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淼 《科教文汇》2014,(23):130-131
英语精读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的专业主修课程,集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目标为一体。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本文将结合“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与英语精读课程的课程性质,提出一种培养学生在英语精读课程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进而促进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与进行。  相似文献   

6.
李莲花 《科技风》2011,(10):172+196
专业日语精读课是日语专业的整个教学阶段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门基础主干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实践课程,也是所有专业课中占有重要地位课时和比重较大的一门课程,本文针对低年级日语专业学生结合本人教学心得来探讨一下基础日语精读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形成性评价是相较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提出的一种过程性评价体系。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的转变并及时做出评价,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高职精读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提出形成性评价在精读课程中有效实施的方式,以达到真正提高高职精读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卓玲 《科教文汇》2014,(25):154-154
形成性评价是相较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提出的一种过程性评价体系。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的转变并及时做出评价,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高职精读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提出形成性评价在精读课程中有效实施的方式,以达到真正提高高职精读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闫爱英 《科教文汇》2009,(29):146-146,156
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课程,传统的精读教学课堂以学生默读、教师精讲为中心,学生总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交际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自己的语用及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精读课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探讨讲授精读课时采用综合技能集成法的理论依据及其实践环节的问题,这方面的探讨有助于建立一种有效的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模式框架,以便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梁煜 《科教文汇》2014,(26):104-105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对于英文原著的思辨理解能力较弱,而高校的英语精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逻辑思辨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重点,注意提问的主体和形式多样化,从而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冷瑜 《大众科技》2013,(8):99-100,109
在职业生涯中,英语阅读能力体现一个人的专业素养,并跟自己的业务能力挂钩。该能力的培养在高校的英语授课中占有重要的比例。现代高校教学中,常通过语篇分析,培养学生正确阅读意识,进行情感互动教学,分析文章写作体裁,培养El常阅读习惯等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局面。为高校英语阅读课程的良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博 《科教文汇》2011,(35):118-118,120
小组活动作为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的一种形式,基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语言、情感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为主的教学目的和以互动交流为手段的教学方式等特点,深受广大英语教师的青睐。本文主要通过英语专业阅读课的教学特点来简要论述英语教师如何通过小组活动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朱振芳 《科教文汇》2014,(5):115-116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既要作为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来培养,又要作为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来使用。正确的阅读理解取决于对语篇整体层次的把握。因此,进行课文语篇教学非常必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的三篇阅读为例,分析该教材阅读部分的语篇优势,探讨语篇教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韩秀英 《科教文汇》2013,(23):92-93
英语专业泛读课程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泛读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泛读教学中存在的障碍,并探讨了促进泛读教学改革、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潘绍新 《科教文汇》2012,(14):158-158,175
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期望通过本文的写作,为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权冬欣 《科教文汇》2014,(8):124-125
本文从英文报刊阅读的必要性谈起,探讨了如何将报刊阅读引入中职英语阅读课堂。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一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陈坚莲 《科教文汇》2014,(17):148-149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能直接、迅速地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然而,不少学生在阅读方面很薄弱,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