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但明伦的《聊斋志异新评》,从四个方面对其语言艺术特点进行了论述,同时纵向比较了各小说美学家在语言艺术方面的不同之处,突出但明伦在语言艺术方面的慧眼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
李贽的文论思想对同时代及后世的文学创作都有重要影响,尤其他的小说评点对清代小说评点理论影响至深.1949年以来,李贽文论研究分为发展期、繁荣期、多元融合期三个阶段.研究重点由"童心说"的阐释、《水浒传》评点、文艺美学思想扩展到李贽散文、戏剧、音乐理论,研究范式向文化诗学转移.到了 21世纪,研究范围和方法显现出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把明容与堂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中的点评与《李贽文集》尤其是《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进行思想内容和行文风格等方面的比较,认为容与堂刻本《水浒传》中的点评不是叶昼托名李赞所为,而是李贽自己的评点。他的《焚书》、《藏书》等著述与对《水浒传》的评点都有共同点,即都着眼于朝廷国家的理治,“与圣教有益无害”。“忠义”思想是李贽评点《水浒传》的思想维度。“童心”说是李贽对《水浒传》进行艺术性评点的指导思想。其中,“真”、“趣”是李贽评点《水浒传》两个重要的艺术维度。  相似文献   

4.
《论语》中的仁学思想作为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其思想中的精髓,它的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从圣人如何修身养性、传统孝悌思想、忠恕思想等方面来论述"仁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孔子德育思想的精髓是“仁”.“仁”的根本是“孝悌”,要义是“爱人”,方法是“忠恕”,表现是“克己复礼”.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探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根据当今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特点,借鉴后现代主义思想精华,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思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于明清通俗小说的研究,就文本方面说,大多侧重在版本考证、作者钩稽、艺术手法鉴赏和思想内容述评;从小说理论方面看,则侧重对小说理论的描述、归纳、挖掘和价值评价上.前者主要表现为传统学术意义的继承,后者则表现为古代小说评点传统上现代逻辑体系和特定文学批评理论与思想的介入.这两个向度的研究尽管已表现出此学科研究的质的飞跃和时代性建树,但在研究领域的拓展上似仍缺少突破.基于这一研究现况,我们拟从史家文化角度考察与研究明清通俗小说现象:描述和说明中国古代史家文化对明清通俗小说作家创作动机、小说价值观念,尤其是小说题材选取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文化批评.这样既可以一定程度地拓宽当前明清通俗小说研究领域和视野,亦可对当今小说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从"孝悌"、传承、文武双修、"侠义"等武德伦理观及"蔡李佛"拳传授观,修炼之"法"与"术"诸方面对陈享武学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陈享作为"继古开今"的一代宗师,其武学思想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与"儒、释、道"思想的融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陈享的武学思想对审视传统武术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善传统南拳文化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体育,希腊人的自由──读黑格尔《历史哲学》片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运动源远流长.但它如何产生,意义如何,则讨论很少.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对这一希腊文化予以了重视,并给体育注入了思想上的深刻.解读黑格尔的体育思想,可以理解体育在人类文明过程中的价值.对黑格尔<历史哲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试图从哲学上把握体育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9.
《孝经》是孔老二给他的得意门徒曾参讲“孝悌之道”的言论,相传经曾参编纂成书。它被列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孔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奴役劳动人民的思想武器,也是为他们培养“忠臣”、“孝子”的反动教科书。最初,“孝悌之道”作为宗法奴隶制的基石,是为奴隶主阶级利益服务的伦理道德。到了汉代,随着奴隶制复辟危险的消失和封建制本身固有矛盾的激化,地主阶级转而乞灵于  相似文献   

10.
金圣叹作为明末清初的小说评点家,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评点的《水浒传》,在艺术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有许多真知灼见。如“性格”说,“动心”说,“因缘”说,“格物”说等等。特别是他关于人物性格的评点,极具理论价值,“开后人无限眼界,无限文心”。在人物性格评点中,金圣叹自觉地将人物性格加以对照,把它们鲜明地区别开来,而他的许多艺术见解也渗透在对照之中,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一  相似文献   

11.
"兼爱"思想是墨家思想的精髓,至今仍然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兼爱"的伦理涵义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感情层次和利益层次。感情层次就是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普遍地爱;利益层次就是爱时必须给对方以利益,使对方在爱中得到利益。"博爱"是基督教教义中的重要思想,它要求人们彼此相爱,爱一切人。"兼爱"与"博爱"有两点是相通的:一是认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大家应该彼此相爱:二是认为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知恩图报是人的一种本性,你爱别人,别人就会加倍地爱你。墨家的"兼爱"思想的人性基础与基督教是相同的,因此把它作为构建现代社会普遍伦理的文化资源,容易被西方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魏晋与晚明是两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孤傲嵇康与狂痴李贽最有代表性。他们有共同的士人心态:才高气豪、狂放不羁、厌弃仕宦、离经叛道、置纲常礼法于不顾,分别以"师心谴论"与"别出手眼"的方式放胆为文,以特立独行的人格激烈反抗与批判虚伪的"礼法"社会。为统治者所不容,为世俗小人所不忍;从而因名祸起,因文字而致罪。他们的死,既是个人的悲剧,又是时代的悲剧,值得去反思。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太极拳运动的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种,注重在演练中精、气、神与动作协调一致。从理解内涵、把握特点、形神兼备的角度对太极拳精、气、神的外现与修炼进行阐释,并分别就太极拳对精、气、神的内炼功效进行研究,最后指出太极拳运动精、气、神的内炼与外现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莎菲》不能用简单的“道德主题”或“女权主义”概括,在爱情故事的背后,是乱世中先觉者以“边缘意识”自守,在庸俗与空虚的双重诱惑中拒绝沉沦、抵死挣扎的心灵历程.这一“深层结构”才是这篇小说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城市化倾向"已经从一个边界明晰的事实概念扩大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事件"。其间不仅包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理想的追寻、对城市文明"先进性"隐喻的曲折表达,更隐藏着人们对乡村文明日渐远去的缅怀、对农村教育日益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6.
"夸蛾氏"--"蚂蚁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材选录的《愚公移山》中的“夸蛾氏”都作“夸娥氏” ,属于无本改字。《愚公移山》的故事原出《列子·汤问》 ,其原文是“夸蛾氏”。在该文中 ,“蛾”与“娥”音义俱不相通。“夸蛾”即大蚂蚁。蚂蚁搬山 ,完全符合《愚公移山》的寓意。根据民俗学的研究 ,万物皆有神灵 ,“蚂蚁神”作为大力神的代表确实恰如其分。《愚公移山》神话故事中的“夸蛾氏”就是“蚂蚁神”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教育观念是培养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工具。培养活生生的人的方法有激活人的生命力、活跃课堂气氛、解放学生思想、活学活用、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18.
当刘翔以12s91的最快速度取了2004年稚典奥运会的110m栏金牌后,“刘翔现象”就在神州大地轰然兴起。当刘翔及其教练“被迫”打算出国训练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这种中国式的“后奥运虚耗”已经对金牌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这种“后奥运虚耗”现象已到了需要有关方面加以规范、引导的地步。期望能为减轻中国“后奥运虚耗”的不良影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总督河道”是我国明代中央政府派出的专门为疏浚、开凿、治理河道的钦差大臣,故亦称总督河道大臣,其原官位、官阶不变,遇事方派遣,事毕回京复命,为非常设之官员。“河道总督”则是我国清代始设的掌管黄河、运河、永定等河,堤防疏浚、治理事务的专职官员,官阶与掌管行省的总督相同,为正二品,加尚书或都御使衔者为从一品。  相似文献   

20.
从古到今,对《九章》"陵阳"的解释,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说法,即:动词说、地名说、未详说和大波说。从目前情况看,四种说法中,地名说和大波说是学界认知的主流,而大波说的说服力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