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人类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世界通行的、必然的基本制度安排,在经济和科技活动中的地位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将知识产权保护上升为治理国家的国策。我们需要借鉴他国经验,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从源头抓起,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大幅度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保护创新成果,促进经济、科技与社会的迅速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回顾基础上,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初探中国各地区科技投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差异性,并基于其中的非线性关系,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门槛变量,分析科技投资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双重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中等程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利于科技投资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加大科技投资规模、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可以提高科技投资的使用效率、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政府部门切忌步入盲目加大科技投资规模的误区,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融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切实推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市场扩张效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促进区域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政府干预、价格效应在此过程中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会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2)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市场扩张效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路径;(3)通过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政府干预、价格效应在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区域创新的过程中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知识产权保护是捍卫和激励创新的关键举措,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助于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我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专利制度对创新的激励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郑友德  高华 《科研管理》1999,20(3):69-74
技术创新是从发明创造到科技成果实现商业化的过程。西方专利制度发展史显示了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专利制度能够实现对技术创新激励作用的关键在于它是关于产权界定的制度。专利权是私人财产权,也是人们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对这种产权进行界定将大大激发人们的创新活力。因此,专利制度是一种最有效的创新机制。作者认为,在依法保护专利同时,应对这种独占权给予必要的限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持社会恒久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开放创新悖论和负外部性并存的前提下,知识产权的“疏堵”保护模式对地区创新能力影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12—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开放创新范式下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在开放创新范式下,采用“重堵轻疏”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影响知识产权的创新溢出效应,不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样采用“重疏轻堵”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由于缺乏创新者激励,同样也不利于地区创新能力提升;只有建立“以市场化疏通为目的,以核心利益保护为底线”的市场化促进与保护模式,才更有利于实现创新者激励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双重效应。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创新研究方面的文献,对我国政府制定支持区域提升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具有理论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的专利制度主要通过4种作用机制来促进技术进步:提供技术线索实现逆向工程;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交易;提供技术知识实现差异化的模仿创新;发出信号完成创新资源在公共研究部门的配置。在主观博弈论分析框架下解析这4种机制的实现过程,研究认为:专利制度可以看成是主观博弈均衡的信息浓缩,当参与者的自身条件、所处外部环境和对专利制度的认知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主观博弈形式和均衡结果也会改变,进而影响专利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主观博弈论不仅可以解释中国企业利用专利制度提高自身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揭示出专利制度形成和演进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的专利制度主要通过4种作用机制来促进技术进步:提供技术线索实现逆向工程;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交易;提供技术知识实现差异化的模仿创新;发出信号完成创新资源在公共研究部门的配置。在主观博弈论分析框架下解析这4种机制的实现过程,研究认为:专利制度可以看成是主观博弈均衡的信息浓缩,当参与者的自身条件、所处外部环境和对专利制度的认知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主观博弈形式和均衡结果也会改变,进而影响专利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主观博弈论不仅可以解释中国企业利用专利制度提高自身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揭示出专利制度形成和演进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以专利制度"独占"与"公开"两个基本特征为研究起点,从市场竞争合作关系即企业自身、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三方面,考察专利制度对于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作用机制。概括为,专利制度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力,增强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强化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力,从而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驱动作用。提出从充分尊重他人的创新劳动、充分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制度红利三方面营造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文化。说明重视知识产权对于落实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祝亚明  秦珂 《情报杂志》2002,21(1):49-50
网络的兴起给专利的申请和实质性审查,专利授权范围的界定以及专利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同时开辟了国家之间知识产权竞争的新领域。面对网络专利权扩张的国际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网络专利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对专利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制定网络专利战略与具体对策,以切实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促进知识创新,提升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已经迈入需要更多地依靠知识资源推动增长的历史性阶段,专利制度必将会在促进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创新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专利制度是激励和保护创新的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11.
研发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与反垄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的专利制度会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创新激励,但是在高科技产业专利滥用行为会阻碍技术创新,因此反垄断法能够为技术创新扩散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中国在促进自主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将以专利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和反垄断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为创新提供有效的激励,又防止跨国公司滥用专利权。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我国的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提升我国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意在解决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弱势地位问题。通过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环境来提升我国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需要针对知识产权创造、运营、保护和管理制度中不适应创新经济关系要求的部分探讨相应的完善对策,具体包括4个方面:一是完善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的社会环境、人才培养与激励环境;二是完善知识产权运营环境;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四是完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管理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对于专利制度不正确的认识,本文提出:正确认识和理解专利制度的制度功能以及专利制度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完善专利制度,强化对专利的保护,改革我国现行的专利制度,优化专利制度的制度环境,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过程中产权激励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古绪鹏 《科研管理》1998,19(2):29-32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条件下,技术创新是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技术创新的成果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则是维护创新者利益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产权激励角度论述了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全过程的促进与保障作用,以期各界更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国际国内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新态势,分析了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制度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提出要发展和实践以专利制度为纽带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对我国企业实践开放式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红 《科研管理》2020,41(4):263-269
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增加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与争议。本文从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关系研究、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作用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效应的产业差异研究、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测度研究等方面对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   

17.
已有文献表明自主研发对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在自主研发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我国2003—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知识产权保护门限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对国内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门限效应。当知识产权保护低于门限值时,自主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知识产权保护跨过门限值后,自主研发对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更大。我国大部分省份未跨过门限值,处于低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内,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助于提高自主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阶段,区域间与组织间发展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强弱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也不同。借助阈值回归模型,研究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在强、中、弱三种状态下对组织创新的不同影响。通过对289家各类组织有效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强保护与弱保护情况下,知识产权保护对组织创新能力起负面作用;在中等保护情况下,知识产权保护对组织创新起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组织创新能力的关系是非单调的。  相似文献   

19.
职务发明专利制度由来已久,其立法本意是为了保护企业或单位,以及职务发明人的相关权益,在合理保障双方利益前提下,推动科技进步。本文从中国职务发明制度的发展历程谈起,通过相关案例解读以及其他各国专利奖励制度分析,给出中国如何在职务发明专利奖励制度方面进一步提高及改进的建议,以充分保护及调动职务发明人的创新积极性,顾全单位或企业利益,完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知识产权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略论专利制度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制度确实有激励发明创造、促进科技创新作用的一面,应该给予积极保护。但同时,因其自身的局限性,专利制度也凸显出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与社会利益、个别利益之间产生诸多矛盾。为此有针对性地分析、对待所存在的问题,使这一制度能扬长避短,更加趋于合理,是专利制度研究者共同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