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让它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率,这是语文教师时刻关注的问题。我认为打造经典的语文课必须在教学的活动中不断历练,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一.要从语文课的基本构建着眼,体现语文课堂的"书卷味"、"文化味"我认为语文课的教学要在教学中培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步骤的能力,营造学生认知的"落差",把握学生心理思维的最佳境界,让语文课不断绽开心语的花朵,让语文的课充分体现活动的创新机制,实现语文课的整体构建水平。教师在基本构建中渗透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是一种文化,语文课堂是传承这种文化的空间载体,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那么如何在倡导以学生生命成长为主的课堂上,让浓浓的语文味飘洒于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3.
有魅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充满"语文味",还要有"艺术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语文学习变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课要教出语文昧 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就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出语体美、情感美和语言美三者的有机统一.那么,语文课怎样才能教出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4.
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师就应该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以教材课文为主,加强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联系,还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增加语文课的"语文味",并融入师生间的人文关怀,创造和谐新课堂。  相似文献   

5.
传统语文课堂"语文味"缺失。语文味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陶醉、忘我的快感,是课堂的生命,是培养语感的关键。打造"语文味"课堂的方法是:巧设导语,酝酿"语文味";低吟浅诵,诵出"语文味";含英咀华,悟出"语文味";润物无声,释放"语文味"。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我到几所高中学校听了几堂语文课,有的课上得很成功,有的课就很值得商榷。这让我再一次思考语文课应当怎么上的问题。语文课堂不管呈现怎样的教学形态,但有一点必须保证,这就是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对于语文味,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但程少堂先生的观点最为大家认同,它是指"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有语文味的课堂,才是符合语文学科特性的课堂;有语文味的课堂,才可能是高效而有活力的课堂。但现实的情况很不乐观,不少教师的课上得低效、混乱而困惑。有鉴于此,下文所陈  相似文献   

7.
吴静 《考试周刊》2012,(47):44-44
高效课堂不仅要做到真实、朴实、扎实,还要做到灵活、互动、有趣,让学生乐于参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定是一堂激情燃烧的课,以情促悟,应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旋律。同样,如果语文课堂上没有激情流淌,那么,语文教学将成为一潭死水,因为语文本身就是感性的。那么如何打造富有激情的高效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显著特点。小学语文课堂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让语文课堂充满"三味",即把语文课上得有"情"味、"趣"味和"新"味,真正把语文课上成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有"情"味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不难发现,我们的许多教师语文教学缺乏"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我们  相似文献   

9.
纵观当下的许多语文课堂,许多的语文课因追求形式与功利而让原本应该有的语文味荡然无存。课堂上,真正的琅琅书声少了,咬文嚼字的品味少了,扎扎实实的训练少了。缺少语文味是当下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觉得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课堂如何拥有语文味做了思考,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是语文课堂追求的境界.有了浓浓的"语文味",我们的课堂才会实现诗意的回归,建构语文与生命融合的独特时空,令师生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语文课堂如何彰显"语文味","语文味"源自哪里?特级教师王文丽<给予树>一课的教学,也许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纵观当下的许多语文课堂,许多的语文课因追求形式与功利而让原本应该有的语文味荡然无存。课堂上,真正的琅琅书声少了,咬文嚼字的品味少了,扎扎实实的训练少了。缺少语文味是当下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觉得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课堂如何拥有语文味做了思考,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种文化,语文课堂是传承这种文化的空间载体,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那么如何在倡导以学生生命成长为主的课堂上,让浓浓的语文味飘洒于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语文变得鲜活灵动。小学语文,承载着浓厚的人文内蕴。因此,在课堂上,要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对文本反复涵咏体味,使"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美好情感有机渗透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是否具有"语文味"。有"语文味"的课堂才是语文课的灵魂所在。那么,语文课怎样才能上出"语文味"呢?一、语文味  相似文献   

14.
从语文高效课堂的内涵谈起,继而从课堂的引入,课中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再谈及如何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提升语文课堂效率。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如何打造语文课的高效课堂。难得的是,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以课堂实例为据,有理有据、以据论理,具有前瞻性与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有些老师过分强调人文性而使得语文课的语文味不足,导致语文课堂效率不高,本文试图从文本出发探究"一线串珠"阅读教学法。从找主线,定目标,拟问题三个阶段打开高效课堂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语言文字"及其"运用"是新课标的关键词。语文课教的是语言文字的形式,即教学生要重视朗读,还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要品尝文章,品语言文字气足韵美;要躬行写作,寓语言积累于运用之中,这样的语文课才富有"语文味"。从新旧课标的不同,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三个方面浅谈学习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有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处在一个充满文化味的课堂中。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打造充溢文化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不是舞台,但胜似舞台。语文课堂和其他的课堂相比,最大的特征是有味道的课堂。一节好的语文课,它声色味俱全。所以,一节好的语文课堂,应是声犹天籁,味如佳肴,色似春野。一节好的语文课,讲者醉,听者迷,其味纯正而又回味无穷。那么,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就要让自己首先具有语文味,这样的语文老师,才会让睿智的语言充盈着温度的情感,沐浴着学生的心房。语文课上设计的教学环节要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让学生在听课中,感受着语文的博大、美丽。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呢?咬文嚼字品语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我们要理解"语文"的内涵,然后,咬文嚼字品语文,打造高效课堂,上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要有语文味,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要在语文课上撒播语文的种子,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教师授课就要精心设计语文课,在开篇引导、课堂指导、收尾诱导上下一番苦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